在英国的小留学生回国上,反对国家包机的人很多,为什么会这样?

趟过爱河的大哥哥


英国小留学生回国问题上,之所以会在网上引发针锋相对的争议,我觉得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反感,而是担忧。

先说反感。

1.能够在孩子很小时就送出去留学,这些人“非富即贵”。

这些“非富即贵”之人,说句实在话,都是国家给他提供了发财致富的机会,他们对国家更应该有着高度的认同感和对国家感恩之心。

但是他们“富贵”之后,却反而开始嫌弃国内的教育,把孩子送到国外去接受教育。这些小学生将来即使培养成才了,也必然成为“东食西宿”之人,还不知为谁服务呢!

2.留学小学生家庭申请政府包机接回孩子,其实还想把“好处”占尽。

他们“富且贵”本来就是占尽了国家的“红利”,小孩子到英国留学,一年少则二三十万,多则四五十万,那么多年下来,家中没有千万级收入,是不敢把孩子送出国的。

现在从英国回来一张机票18万人民币,他们不是拿不出,几家联系一个航空公司,完全可以实现把孩子运送回国的目的。

但是他们放弃联系航空公司,而是向政府开口,其实,这里面就是想继续“揩政府油”,希望能够减免一些费用,如果政府免费接送,再能把以后的签证等“一揽子”工程解决了,那就再好不过了!

这些“富且贵”提出的要求有些过分,因此令国人反感。

再说担忧。

1.国人刚刚从新冠疫情这场灾难之中解脱出来,惊魂还未定,大量从疫情严重的国家回国,有可能引起第二波新冠病毒爆发。

2.国内有2亿多大中小学生已经被迫停课2个月,尤其是家有初三、高三的学生,再也耽误不起了,高考还有80来天了,对于很多普通家庭,高考是他们逆袭最重要的途径,出于命运的担忧,这些家长应当最为愤激。

3.对国安置能力、医疗资源的担忧,一个武汉爆发疫情,就让那么多患者等一张病床,就可以看出国内医疗资源的不足。

1.6万英国小学要接回,那么大学生、中学生不要接回吗?英国要接回,那么意大利、德国、美国的留学生不要接回吗?

因此说,英国留学儿童家长此刻的申请政府包机,触动了人们心中最根本的敏感区,因此反对声音特别大。


青衫李探花


在这件事情上,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心态都是不一样的。

这些小留学生们,可以说都是那种家境比较好,拥有的教育资源也比较好的人群,他们从小就拥有了这样好的资源,接受社会国外的良好的教育,可是一旦出现问题了,却又选择回国,导致很多人在心理上不能接受。民间所说的甘蔗没有两头甜,而这部分人这样的选择,就意味着他们需要两头甜的甘蔗,没有事的时候,我就选择那个拥有良好的教育的地方,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就选择回国找个安全的地方,这样的行为,让很多人不能接受。

另外一方面,大家担忧的是,国家国外现在疫情严重,很多小留学生回国,他们本身是不是潜伏的病例?会不会对我们生活带来影响?这个问题也不容置疑。到今天为止,已经出现累计输入性病例353例,这些病例,无论给我们生活还是思想上带来的压力,都是可以想见的。

原本,国人以为经过过去近两个月的居家抗击疫情,疫情已经逐步得到控制,我们的生活也要慢慢的回到原来的轨道上去,现在国外人群的大量涌入,貌似又打破了这样的平衡,说一点不受到影响,那是不可能的。很多地方到现在为止,迟迟不公布开学时间,可能更多的就是出自这个原因,因为输入性病例给民众心理上带来的压力,对孩子上学的产生了担忧,站在这样的角度,完全也有理由去反对包机,让这些孩子回国。

或许还有人反对,是因为担心包机占用了国家资源,包括在费用上是不是占用了纳税人的钱。你把孩子送往国外,享受国外的教育,最后却还要国内那些出不去的纳税人埋单,这也是大家所不能接受的。

当然,反对归反对,站在国家层面,对中国籍的公民,一向都有保护的义务,我们看到中国驻英国刘大使的讲话,很有可能根据这些留学生家庭的需求,作出相应的安排。只是,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希望这样的安排能对普通百姓的影响降到最低。最起码你回来了,按国内的要求来,不要出现此前像梁某、黎某那样的情况,祸害他人。


苏小妮


现在的人,我真服了,都在拿国家仁义,博爱,宽大的胸怀来道德绑架咱们得国家,这种人就是贪便宜的小人,自私自利,有多少个孩子,家长一起拿钱包机,然后由国家在中间为他们多方面协商,那样是最好不过的了,他们道德绑架国家,真的让全国人瞧不起,国家的仁义和仁爱只是对国家的人民,不是去对待那些在国外长大以后是个未知数的人,自己心里都有点数


飞驰的小人生


这个事情,个人认为(比“以为”要更有感情色彩)不能把反对意见简单地和“仇富”对等,也不应将之与撤侨以及接回滞留游客相提并论。

固然出国留学和出国务工、旅游都是自费的,经济条件允许,本人遵纪守法,也并无不可。只是,务工是谋生、自食其力,旅游是去散心里,而且只有突发灾难或战争,国家才撤侨或者接回滞留游客。此前接不听劝告去某地旅游的游客也有自费的成例哦!

送子女出国留学这个事情嘛,微观上,为父母者莫不为子女计长远,送子女去留学,看中的除了教育资源外,还有什么,大家自己各自体悟吧。个人是个激进派,说话不大中听哈!站在父母角度,给子女最好的,无可厚非(找不到更的词,先顶顶,词义往更消极方向理解)!但是那真的是最好的吗?父母容易对子女产生助人型心理和人格,但是子女是否领情,可就……湖南有句老话“崽大不由娘”啊!现在老有“不接地气”之类的感叹,因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将来的事情,现在某些方面的努力是否管用?个人以为,难说得很!

中观上,田朴珺宣扬的“西方贵族精神”引发的争议、娱乐圈限籍令揭露的从业者放弃国籍的乱象,以及国内几例外籍华人和留学生在入境后隔离中带着傲慢与偏见的矫情和无理/礼/耻行径,都让国内大多数人在能否有效防止境外病例输入的忧虑中夹杂着对送孩子出国留学的思考和抵制甚至鄙夷情感。

宏观上,中国传统文化及价值观和西方价值观的冲突可谓由来已久,加上建国以来欧美等国仗着把持世界传媒话语权对新中国持续的妖魔化、污名化,以及近期美国在疫情防控中辱华、反华行径和丹麦、挪威等国在其国内疫情失控前后的恶心嘴脸,也让送孩子出国留学蒙上一层“数典忘祖”甚至“背叛”的色彩。尤其是国内疫情已经防控住,社会趋于回归正轨,而国外疫情爆发,乱象显现时向国内求援的关口,家长们提出的留学生包机回国的问题,难免会触发大量反对意见!

对此,个人建议,凡父母与孩子仍然是中国籍的,不妨自己出钱,涉及组织、航班及外事政务方面的,可由政府出面,但必须遵守国内现行防控规则!而且下不为例!至于为什么?个人不懂外交方面的事务,有人提出“国家领事保护”,没查过,但是前面说了那么多,什么海外游子和祖国情感,用在这里,个人感觉总有点儿某位外国球星离世,微信里致哀的朋友圈,比对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等抗“疫”一线工作人员致敬,以及牺牲的抗“疫”一线工作人员致哀的朋友圈多得多的悲哀和愤慨!!!

至于父母子女任何一个人已经放弃国籍的,宣效忠于谁,请找谁去背书,不值得管!说难听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种人是其心必异,其行可鄙,其人当诛!



云水无觅处


为什么小小的孩子要去英国上学呢?难道华夏五千年历史文化你们都学懂了吗?可怜那点洋奴心害了孩子!有几个钱烧的了!


用户3897755775311


八年抗战时多少伪军知道吗?那时候也会说四万万同胞团结起来。有用吗?这些人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接受西化,抛弃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巴心巴肺想让他们的下一代做个中国皮囊的外国人。再或是做一个没有中国灵魂没有中国心的中国人。这些孩子长大后还有几个会是中国人呢?你还和他们讲民族大义不觉得好笑吗?孩子无辜,家长有过!


江右小百姓


国家可以帮忙组织包机,但是费用一定要他们自己出,这样可以问题解决。让国家包机运回,这种人太无耻和自私了,把把没钱的普通老百姓纳税人的钱拿去,方便有钱人,这不是倒着了吗?


天野良子


那是自卑而丑陋的仇富心态。有部分人是节衣缩食送孩子留学的。何况同时也将国内教育资源留给了其他人。学成后思想政治上为外国服务的毕竟少数。


JADEWONG


那些被钱烧的老板们,根本不知道未成年人出国留学是盲人骑瞎驴,没有必要。画蛇添足而已。富人的行为,国家买单,公平吗?


小女天天好


能留学英国读小学生的父母会差钱吗?他们这是在敲诈国家!包机接小孩回国还可免费医治,只能说这些孩子们的父母有多拉圾!有顶的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