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苦難,才能讀懂人生(淺談苦難)

孟子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中寫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一個人只有禁得起苦難,越得過苦難,才能嚐到苦後的甘甜,見到雨後的彩虹。

餘華在《活著》一書中寫出了主人公富貴的悲慘人生。富貴年少時家中很有錢,娶了米行老闆的女兒家珍,家珍為其誕下一兒一女,女兒取名鳳霞,兒子取名有慶。可富貴並沒有好好過日子,又賭又嫖,輸了錢對家珍非打即罵,最後敗光了所有家產,房子和土地都被龍二霸佔,活活的把老父親氣死,輸光了家產的富貴決定洗心革面卻又被抓去參軍。

讀懂苦難,才能讀懂人生(淺談苦難)

好不容易在戰火中死裡逃生,回到家中卻發現母親早已過世,女兒鳳霞生了一場重病變成了啞巴,這時真正的苦難才向富貴襲來。妻子家珍不幸患上軟骨病幹不了重活,終日在床上躺著。因土地革命富貴分得一塊地,可是富貴還要照顧重病的妻子,還要乾地裡的活,生活已把他壓得喘不過氣,但他還是堅強的活著。

“屋漏偏逢連夜雨”富貴的兒子有慶在城裡上學,縣長夫人做手術需要獻血,有慶血型與縣長夫人吻合前去獻血,可憐的小有慶獻血的時候不喊一聲疼,抽血大夫就一直抽,有慶因為失血過多,活活的被大夫抽血抽死。可縣長偏偏是富貴一同被抓往前線的好友春生,富貴只好作罷,只剩家珍不肯原諒春生。

讀懂苦難,才能讀懂人生(淺談苦難)

富貴的女兒鳳霞被城裡的偏頭二喜相中,二喜人很好結婚時風風光光的迎娶鳳霞,可老天總是喜歡讓苦難的人更苦,鳳霞在生下二喜的兒子苦根時就產後大出血死了,家珍在鳳霞死後沒多久也死了。

這個挺著大肚子走幾十里路把富貴從賭場拉回來,富貴對她非打即罵她依然不離不棄,面對春生的自殺,她又激勵春生說∶“春生,你要活著,你還欠我們一條命,就拿你自己的命來還吧”生活還是把這個好女人折磨的面目全非,一睡不起,隨著她的女兒去了。

讀懂苦難,才能讀懂人生(淺談苦難)

二喜因為有了苦根,苦苦的支撐著讓自己活下去,從喪妻的痛苦中走出來,可禍不單行,二喜在城裡的工地幹活時因為吊車故障,二喜前去查看被水泥板活活的夾死,他的兒子苦根被富貴照顧,可生活覺得給富貴的打擊不夠大,因為窮,苦根沒吃過好東西,有一天苦根生病富貴給苦根做了一鍋豆子,自己下地幹活了,可回來發現苦根因為吃豆子活活的撐死在了家中。

富貴的後半生一直在痛苦中掙扎,到老了只有一頭黃牛陪著他,富貴的親人一個個的在他眼前消失,他嚐遍了生活的艱辛,也領悟到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心酸,生活的重擔把富貴的背壓的越來越彎,即使貧賤到把臉埋在塵土裡,富貴的心卻始終堅韌。

即使萬般痛,我們也要活著,明天終會到來,有時候我們並不是為了得到什麼而活著,而是為了活著的本身而活著。

讀懂苦難,才能讀懂人生(淺談苦難)

城市裡的環衛工在“城市沒醒”之前就打掃衛生,彎著腰撿著紙片,真正的乞丐把尊嚴掩蓋起來,向人們乞討,有人說∶應該把乞丐趕出城市,有手有腳不去勞動,煞了城市風景。可我們也忽略了那些真正殘疾的乞丐,沒有同情心,冷冰冰的城市真的是我們想看到的嗎?

有人說∶人的一生就該經歷苦難,經歷苦難就能有所作為。這個說得有點太絕對。在獄中受宮刑之苦的司馬遷,寫下了被魯迅稱讚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鉅作《史記》名垂千古;那個在20多歲癱瘓的史鐵生曾自嘲∶“職業是生病,業餘在寫作”但他寫下的《我與地壇》曾激勵著無數人,被人稱讚:“即使那一年的文壇一部作品也沒有,那一年的文壇也是個豐年”

讀懂苦難,才能讀懂人生(淺談苦難)

自己能承受住,讓自己堅強的苦難才叫苦難;如果苦難把你打到了,從此一蹶不振,自暴自棄的苦難不叫苦難叫劫難。但不管如何陽光可能會來遲,但一定不會不來,試想那些一出生就在終點,靠自己的父輩得到一切,生活如一灘死水的人,又有什麼意義呢?我們要相信自己,終會戰勝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