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開區再迎利好,中德產業園詳細規劃發佈

近日,《瀋陽市中心城區中德產業園控制性詳細規劃》主要內容進行了批前公告。規劃板塊包括郎家單元(編碼ENLJ)、翟家單元(編碼ENZJ)、挨金單元(編碼ENAJ)、馬貝單元(編碼ENMB)、寶馬單元(編碼ENBM)、新工廠單元(編碼ENXG)。

經開區再迎利好,中德產業園詳細規劃發佈

規劃簡要內容如下:

經開區再迎利好,中德產業園詳細規劃發佈

經開區再迎利好,中德產業園詳細規劃發佈

經開區再迎利好,中德產業園詳細規劃發佈

經開區再迎利好,中德產業園詳細規劃發佈


一、規劃範圍

中德產業園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範圍東至中央大街,南至渾河,西至規劃渾河二十八街,北至沈遼路,建設用地面積48平方公里。

二、功能定位

中德產業園規劃定位為東北振興發展新引擎、中德國際戰略合作試驗區、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探索區、國際先進智能裝備製造示範區、創新驅動和綠色集約發展引領區。

三、規劃佈局

在總體規劃的基礎上落實各項公共服務、交通、市政配套等設施,強化軌道交通站點周邊用地功能業態,結合近期項目細化支路系統,均衡社區公共綠地,打造產城融合、功能完備的國際產業園區。

空間佈局延續帶狀走廊城市格局,依託渾河、細河和軌道交通三號線佈局主要的公共服務設施和生產服務功能。四環外以增量用地為主,發展高端裝備及生產性服務業為主;四環內以優化存量用地,加強生活配套為主。

(1)空間結構

以細河與軌道交通3號線為紐帶,形成“一中心、一基地、三公園、五個產業組團和多個服務組團”。

一中心——中德國際服務中心。圍繞細河U谷公園及渾河濱水綠色開放空間,打造國際文化交流、運動健身、商務辦公等功能為一體的高品質公共服務中心。一基地——中德國際合作創新基地。充分利用工業大學的核心帶動作用,打造中德雙元教育試點、高級職業培訓、產品研發孵化、工業設計等功能為一體的國際研發集聚區域。三公園——渾河沿岸打造三個大型生態公園,分別為現狀的西峽谷公園、國際化服務中心南側體育公園及產業聚集區南端的生態公園。五個產業功能組團——打造高端裝備、汽車製造、智能製造、戰略新興產業及工業服務組團,建構中德園全產業鏈條體系。多個服務組團——結合中小企業轉型工業2.5配套總部服務組團,渾河沿線打造國際社區組團,沈遼路沿線配套兩個生活居住組團。

(2)用地佈局

工業用地佈局:四環以西依託寶馬廠區形成汽車製造、高端裝備、智能製造、戰略新興及工業服務五大產業集聚區;四環以東依託工業大學建立國際合作科創基地,並引導原中小企業轉型升級發展。

居住用地佈局:主要沿沈遼路、一河兩岸區域進行佈局,打造產城融合的國際化園區。

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設施用地佈局:四環西南側配置國際化公共服務中心,包括文化設施用地、體育用地。結合居住區設置基層教育科研、醫療衛生、文化、體育、養老和商業服務設施,形成簇群式的鄰里服務中心,打造15分鐘生活圈。

商業服務業設施用地佈局:主要沿沈遼路沿線、各類居住社區中心佈置,規劃商業設施用地,包括商業、娛樂康體、公共設施營業網點用地等。

綠地與廣場用地佈局:主要分佈在細河沿線、公服中心等區域。防護綠地主要為道路防護綠地。公園綠地包括塊狀公園綠地和街頭公園綠地等。

四、綜合交通規劃

外部路網構建“兩橫兩縱”快速路網,與全市高快速路系統銜接,實現10分鐘進入高快速系統的目標。在快速路基礎上,打通二十二號路、二十五號路,強化與母城交通聯繫;打通中央大街、渾河十五街,強化與永安新城、渾河新城交通聯繫。

內部路網形成“四橫八縱”道路骨架,滿足帶型城市出行需求,橫向道路強化與主城聯繫,縱向道路支撐產業空間佈局。通過打通斷頭路,改善微循環,開展精細化道路設計,塑造暢達、安全、綠色、智慧的道路空間。

五、市政基礎設施規劃

按照“內供外引、用備結合”的原則,圍繞寶馬新工廠建設,全面提高園區基礎設施供應能力;推廣海綿城市、分質供水,推進綜合管廊、5G示範區建設,提升基礎設施服務水平;努力構建安全穩定、智慧生態的基礎設施保障體系。

六、五線控制

紅線控制包括大堤路、沈遼路、開發二十五路、開發二十二路、開發二十一路、中央大街、渾河十五街、四環路、渾河二十一街、渾河二十三街、渾河二十五街、渾河二十六街、渾河二十八街等道路。綠線控制包括公園綠地和防護綠地。黃線控制包括地鐵線位、公交場站、充電站、供水、雨汙水泵站、電力、電信、燃氣、供熱、環衛、消防、綜合管廊指揮部等設施。藍線控制主要為細河、渾蒲灌渠等水系廊道和控制地域。

七、本公示文件的解釋權歸屬瀋陽市自然資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