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百鳥朝鳳》,感受到了你沉溺手機不愛讀書的無奈


《百鳥朝鳳》是第四代導演吳天明的遺作,影片講了在新時代,兩代藝人在對嗩吶的傳承和發展中所遇到的挑戰。

看《百鳥朝鳳》,感受到了你沉溺手機不愛讀書的無奈


上世紀70年代,遊天明被父親送到鎮上有名的嗩吶師傅焦三家學嗩吶,終成為師傅接班人,習得象徵嗩吶吹奏最高榮耀的絕學《白鳥朝鳳》。在七八十年代,中國社會處於改革開放時期,風俗藝術受西方的衝擊,遊天鳴班裡的很多成員都為生活所迫轉行。實在湊不齊人手,肺癌晚期的焦三親自為德高望重者吹奏《百鳥朝鳳》。在焦三墳前,遊天鳴獨自為師傅吹奏《百鳥朝鳳》。


看《百鳥朝鳳》,感受到了你沉溺手機不愛讀書的無奈


這是一個悲劇。魯迅說:“悲劇就是把有價值的東西撕碎給人看。”電影中,焦三德藝雙馨、遊天鳴刻苦學習,孝敬師長,忠於藝術,藍玉聰明機靈……每個角色都閃爍著人性光輝,但他們的下場令人淚目。同樣有價值的,還有嗩吶匠視為珍寶的嗩吶,但終不敵西洋樂器的衝擊,被無情碾碎在地上。


看《百鳥朝鳳》,感受到了你沉溺手機不愛讀書的無奈


是誰做錯了嗎?沒有。只是有些好東西不適應這個時代。比如傳統樂器樂理體系和西方樂器不同,很少有人學;傳統戲劇節奏慢,和當代人生活不在一個頻率,大家更喜歡流行音樂、民謠和國外的rap說唱、藍調等。很多事物其實已經踏上了嗩吶的歷史軌跡,漸出大眾視線。


看《百鳥朝鳳》,感受到了你沉溺手機不愛讀書的無奈


當下文字很是落寞。人類主要信息來源有圖像和聲音。而圖像又可分為文字和圖畫,圖畫比文字更直觀形象。看故事書,你會勾勒出書中人物的輪廓,你會驚歎優美的文筆。但看漫畫書,成品圖像擺在你眼前,不需要大腦想象出畫面。視頻就更刺激了,聲像俱全。你會發現自己喜歡視頻大於圖畫大於文字,因為人性本惰,不想理解加工文字。長此以往,抽象思維能力退化。大量研究表明,每週看十幾個小時電視的孩子與不看電視的同齡人相比,學習成績較差,智商較低。內容生產者生產的視頻比文字更有市場,你聽說過有人打賞主播百萬,可你覺得對沒聽過打賞寫作者一百的;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就可以做主播,一天可以收入百萬;碼字工絞盡腦汁累死累活也賺不到百萬。市場經濟導致生產者更願意生產高質量的視頻而不是文字:取景要好,入鏡人要美,內容實用。這也促成了不看內涵只看臉的時代。


看《百鳥朝鳳》,感受到了你沉溺手機不愛讀書的無奈


一些短視頻拿捏感官規律很到位,視頻畫面、背景音樂的律動一致,讓人慾罷不能。比如抖音,雖說是短視頻平臺,但“抖”紅很多流行“音”樂。不信你打開手機上熱手歌曲,十有八九都是抖音抖出來的。


看《百鳥朝鳳》,感受到了你沉溺手機不愛讀書的無奈

熱搜前7均為抖音背景音樂


大家開始提筆忘字,文字表達能力越來越差。搞漢字聽寫大賽都是杯水車薪,報社破產了,實體書店轉行賣文具了,現在誰還寫信?別說寫字,都懶得打字,語音輸入它不香啊。在這個時代追女生寫情書好文采都沒用了,會使用網絡體語言、會用表情包更勝一籌。


看《百鳥朝鳳》,感受到了你沉溺手機不愛讀書的無奈


快節奏的生活拋棄了書這種耗費時間的東西,短資訊、視頻更得青睞。這也是時代的進步。我們知道的更多是上鏡的明星、歌星、大v、博主,知道幾個作家也是教科書上的。


看《百鳥朝鳳》,感受到了你沉溺手機不愛讀書的無奈


在這個時代,有那麼一群人:喜紙筆寫作,但傳播速度慢,或放棄寫作,或在網上發文。

在這個時代,也有這麼一群人:喜讀紙質書,但網絡觸手可及,爆料更多,便將書塵封,抱手機以終日。


看《百鳥朝鳳》,感受到了你沉溺手機不愛讀書的無奈


願你有空可以關掉wifi網絡,拿一本書靜讀,哪怕刷到一個教你寫漂亮漢字的小視頻,可以讚歎一聲(點個贊),拿出紙筆比劃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