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八十年代一些玩古玩收藏的人,現在能耐得住寂寞,眼界眼力還特好?

大漠樓蘭2


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玩古玩收藏,至今將近40年了,可以說把人生的大半輩子時間用在了古玩收藏上,豐富的閱歷足夠讓他們眼光“賊亮”,“刀槍”不入。

國內收藏大家馬未都先生就是這個時代玩古玩收藏的代表人物,他的不少藏品就是在這個時間段淘得的,他識別古玩的眼裡也是在近四十年的風風雨雨中練就的,眼力強了眼界自然就高了,於是便有了他出版的不少關於古玩的著作和興辦的多個觀復博物館。

八十年代屬於改革開放初期,古玩市場雖然也有假貨,但相對而言要少的多,在當時對於假冒偽劣產品是要打擊的,嚴重的要追究刑事責任。市場的嚴管,使古玩市場真貨多於假貨,只要有足夠的眼力,“撿漏”是不成問題的,馬未都先生就是靠當時的“撿漏”收藏了上千件精品古玩,為將來的收藏事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凡是從那個年代的古玩收藏走過的人們,見識了不少的古玩精品,練就了識別古玩的火眼金睛。如今面對充斥著假古玩的市場,他們已經沒有了“撿漏”的衝動,時刻要防止掉入古玩的“陷阱”,不得不說,是氾濫成災的古玩市場讓他們耐得住寂寞,輕易不敢再出手了,因為眼力、眼界再高也有昏花的時候,不如靜下心來沉醉於已有的古玩藏品。


視天下i


我是八十年代後到九十年代開始收錢幣,銅板,銀元的,後逐漸玉,雜件,瓷器,當時銀元二十一二元收,銅板論斤稱,玉器二三十元,瓷器一百出頭就能收到,當時工資三十六元,因錢少失去了不少好東西現在想起都後悔,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三十年前的藏品現在都在,也積累了經騐,但在玩這行幹到老學到老,三人之中有我師








慶長生華


八十年代,在後海小山開店,一到週六日,使館的人,就開著車來,幾十人一起,在各個店裡轉悠,要是能喊出1000-2000一件,就已經非常好的東西了,使館的人眼一瞪,用流利的中國話說一句:“我X,那麼貴!”。那時候真東西多,假的少。哪像現在,一個古玩城,也找不到幾件真貨。

90年代初,在潘家園買了一塊鬥彩的盤子,被人拿去到景德鎮仿了幾塊,在北京的拍賣行,賣了。前幾天,有個南方的人,發照片給我,說買了一塊盤子官窯,讓我看看,我一看,就是仿的我的盤子,就告訴他,東西新的,他不信,問我哪裡看出來的?我說是仿的我的盤子。後面的落款還是我建議改的呢。到現在還沒換,並把自己的盤子照片發給他,他才信。另外,關於撿漏的問題,我想說的是,只要眼裡好,啥時候,都有漏可撿。信不信有你。


永寶齋齋主


提起八十年代,開始喜愛古玩的人,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喜怒哀樂,樂此不彼。在那個年代,我也開始喜歡,那時候我還年輕,跑得動,信息也不發達,人們互相之間也沒有溝通,在我們當地,搞農業大發展的時候,平整土地,出了很多東西,大東西交給博物館,有的小件人們帶回家玩,大部分遭到破壞。當時人們的意識淡薄,社會上根本就不存在什麼假東西,一兩包煙,別人都有可能給你東西,三塊兩塊,十塊八塊,都能買到東西。到了90年代,社會上才開始有人收東西,價格飛漲,貨源緊張,從南方過來的假貨,越來越多,人們真假難分,搞的人也多了,造假的人也多了,信息也發達了,人們都是為了經濟而去,真正愛收藏的人查很少。直到現在,古玩市場魚龍混雜,爾虞我詐,互相拆臺,可以說,為了錢財,使出了一切手段,什麼繼承傳承文化,愛好收藏,成了騙人的鬼話。現在市場蕭條,關門謝客,也是正常現象,我個人覺得,一切將會,回到正常的軌道。丨愛好收藏的人,眼光會越來越好。一些投機取巧的人,將會被淘汰。愛好收藏的人,也會靜觀其變,愛好投資的人,也會對文化有很大的理解,而從此投資古玩行業。國家政策的支持,市場的開放,將會真正迎來傳統文化繁榮的景象,古玩的春天,將會真正到來!


玉佛緣345


我從8○年代初開始喜歡瓷器的,那時人特單純,社會上基本沒仿品,新華書店也沒有收芷方面書籍,那時我喜歡釣魚,常去農村,碰到農民還問一問,有沒有過去的盤子,碗,茶壺,之類,純撲的農民真會拿出東西給你看,問你要不要,那時拾元錢可買個清三代26公分以上大盤,完整無毛病的。80年代未社會上開始有仿品了,以後逐年增多到氾濫,那時玩愛好純是喜歡,就是沒錢,只要口袋中有個5元錢也可買個普通茶壺,玩的人少,真東西還多,玩的時間長了,人們說的見多識廣,特有眼力,長年累月知識面積累,真正懂行的愛好者,拿到一件器皿盡其所能找出某一點不符合時代,就值得懷疑,不能擁有,而現實中有想當一部分芷家,對某一件器皿有一,二處符合書夲知識,就認為真品無疑,半桶水且淌的很,打水漂了,還聽不進忠言相告,所以玩收芷不是人:人都可以玩的,一定要有悟性,悟性是無法傳授的,除非你笨鳥先飛,多勤奮,多思考,才能加入這個特殊行歷。



人求我


確實是這樣,本人就是其中的一份子。說到收藏,在那個時期所收藏的藏品基本上都是真品,而且價格很平宜,那些官窯的清代,明三代都是幾十元最多亦是百多元,所以那代人的收藏者是絕對經得起風雨的,由於長時間的磨練已經練成金睛火眼。











玩遍天下瓷


老行家眼力獨到,深藏不露。有錢就投資田黃,做古玩古董生意,輕鬆自在不用煩,利潤豐厚,保值增值風險低。我做了二十多年,已經在廣州一線城市買了4套房子,而且買的房子基本上都是一次性付款的。

主要收藏田黃,因為田黃是升值最快的收藏品,也是熱門古玩收藏品,從來沒有跌過價。田黃從1995年的5千元一克,升值到現在2019年的20萬元一克,再過10年可能升值到100萬元一克。而黃金價格基本上是在原地踏步,沒什麼變化,同田黃的距離越來越遠,根本追不上。

2017年1月,福建廈門一次拍賣會上,一個重達1725克的田黃石,拍出3.92億元的天價,單價22萬元一克,田黃的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乾隆田黃


八十年代處於改革開放之初,有收藏意識的人是鳳毛麟角而擁有古董和藝術品的百姓對其升值空間及擁有的價值完全懵然無知,這就造成了嚴重的市場錯位,以至使初期的文物販子和收藏者能以極為低廉的價格買到品位、品相都屬上乘的古董和書畫藝術品。在30幾元工資就能養活一大家人的年代見到有人花“大錢”購買自己認為一錢不值的破爛許多家有存貨的人蜂湧而上生怕錯過這個村便沒有這個店,待到市場回過神來已是物是人非。隨著時間的推移,有貨的已經惜售可加入販賣的“收藏”大軍卻急劇澎漲!供求關係的易位讓製假售假者看到了巨大的商機,一時間假古董、書畫贗品大量出現在農村和城市新出現的“天光市場”。這段時間,“打眼”者不計其數“揀漏”者洋洋得意,這就對買方的眼力是嚴峻的考驗。於是,一大批久經市場摔打自學成才的民間文物專家迅速成長,馬未都就是從一位收破爛的成長為收藏家、鑑賞家,而且是這支大軍中的翹楚。

現在,造假者的水平已臻化境幾可亂真,市場上的古董、古書畫等文物稀有真品,而上世紀八十年代進入市場成長起來的這些人早已搛得盆滿缽滿且功成名就。此時你就八抬大轎請他們去趟此渾水也不可能,他們耐得住寂寞是理所當然!


森林村人


幾十年的風風雨雨雷打霜凍練就了抵抗力,火眼金睛,慧眼識珠,從開始接觸的真品多,特別是工作,生活,環境所處的地域不同,你見的真品,珍稀藏品就多,而且深深明白真品的特點,特徵,只要細心鑑定,定能看出贗品,高,中,底仿的破綻百出,在西安古都邊的十萬大山裡,就沉澱了很多歷史古董的遺傳物件,就明朝末年李自成農民大軍百萬大軍攻破北京城清洗了北京城,很多瓷器,銅器,字畫,文玩,被農民軍帶進大山,子子孫孫的藏家裡,這些事情磚家們是不知道和深入瞭解的。世事變遷,今天的謀利者,滿世界的仿製騙人,但真品,珍稀品確實很少的,普品較多。多看真品,你才知道有多少人打著磚家後旗號,騙一般不深研古董的人,不懂的人,他理論上右拐左拐騙昏藏家上當受騙。











只論真品


也不盡然,八十年代的那些玩兒現在都退休了不玩了,有的通過上網知道自己被騙了不玩了,網上也有頑徒不死心每天在頭條長編大論瞎騙騙,有個八十三歲的高齡老頭經常在頭條發文發圖片,勸他悠著點,他照樣精神煥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