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告白》:由悲劇開始,再由悲劇終結,莉迪婭的悲劇源於何時

2014年,美國華裔作家伍綺詩的一部《無聲告白》征服歐美文壇,不僅躍升為《紐約時報》暢銷書,還奪得2014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第一名。

《無聲告白》:由悲劇開始,再由悲劇終結,莉迪婭的悲劇源於何時

這部作品是伍綺詩耗時六年準備的第一篇長篇小說,《紐約時報書評》對其讚賞道:"即使我們熟知身邊有這類故事,也從來沒在美國小說中見過,起碼,在伍綺詩之前,沒有誰講述過這類故事。這部小說寫的是成為‘異類'的那種負擔與壓力,這種負擔與壓力,通常會摧毀一個人,而不是塑造一個人。"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小說以結局開頭,帶給我們無限思考:莉迪亞為什麼死了?本以為是一本懸疑小說,可讀起來卻發現整本書並沒有設置任何懸念。即使如此,文中的每一個字依然緊緊揪著讀者的心。

莉迪亞出生在一個特殊的家庭裡,父親詹姆斯是年幼隨著父母移民來到美國的華裔,母親瑪麗琳是土生土長的美國姑娘。莉迪亞是家中的老二,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不同於哥哥內斯和妹妹漢娜,她不僅繼承了父親的黑頭髮,還繼承了母親的藍眼睛。

於是,家中所有的愛和期待都偏向了莉迪亞。李先生李太太認為莉迪亞一定能完成他們未完成的夢想。

然而,莉迪亞卻死了。在十六歲生日後的一個夜晚,莉迪亞走出家門,將自己沉入湖中。李太太不相信自己優秀的女兒會自殺,她堅信一定是有人將她帶走殘忍殺害;李先生依然習慣性逃避面對這個事實。作為父母,他們真的瞭解自己的女兒嗎?

莉迪亞像所有子女一樣,深愛著父母,同時渴望被愛。可是父母的愛是那樣沉重,莉迪亞的身上肩負著三個人的人生。她痛苦卻不敢反抗,她害怕失去父母,努力壓抑自己扮演一個他們期待中好女兒的角色。

今天我們將回顧莉迪亞的一生,探討莉迪亞的悲劇,究竟是誰促成了她的死亡?

《無聲告白》:由悲劇開始,再由悲劇終結,莉迪婭的悲劇源於何時


一、悲劇的開端:充滿階級歧視的社會中,混血兒家庭的辛酸

01 種族歧視下的父親,自卑懦弱而渴望得到認可

美國雖被稱為大熔爐,但是國會卻害怕熔爐裡的東西變得太黃,所以禁止中國人移民美國。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的華裔在當時社會的種族歧視下是一個孤獨的群體,他們努力渴望被認可,卻處處碰壁。生活在美國的黃皮膚,被當作是異類。

書中所寫的華裔被美國人歧視的行為,正是本書作者伍綺詩的真實經歷,這些情節不需要太多調查和想象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寫出。

莉迪亞的父親詹姆斯也是這個群體中的一員,他出生在美國加州。

1907年舊金山的一場大火燒掉了移民局大樓,檔案全部燒燬,詹姆斯的父母藉著這個機會冒用假名來到美國——這片鼓吹人人生而平等的地方。

然而詹姆斯一家卻並沒有得到想象中的平等對待,在他進入小學的第一天,就被視為異類,因為皮膚和眼睛顏色不同而無法融入人群中,他的童年都是在孤獨和種族歧視的陰影中度過的。

詹姆斯從小刻苦用功,希望取得成績得到認可。但是在當時白人至尊的時代,無論多麼優秀都無法顛覆命運。因為無論他如何努力都無法改變他皮膚的顏色,這是詹姆斯一生的陰影,縱使命運不公,可卻無力反抗。

而種族歧視帶來的自卑刻在了他的骨子裡,這一點在他的家庭中也有體現:面對白人妻子瑪麗琳,經常是敢怒而不敢言。

《無聲告白》:由悲劇開始,再由悲劇終結,莉迪婭的悲劇源於何時


02 性別歧視下的母親,倔強努力而不甘於平凡

自殖民時期以來,性別歧視就盛行於美國,和種族歧視一樣,都逐漸成為美國主流思想文化中的重要內容。他們認為女人的最高命運和使命是擔當好妻子和母親這個高貴的職責,這種思想不僅被男子代代相傳,許多婦女也都深以為然,她們根深蒂固地認為命運本該如此。

莉迪亞的母親瑪麗琳從小也被母親灌輸這樣的思想:成為一名優秀的家庭主婦。然而倔強的瑪麗琳卻希望自己擺脫傳統女性的固有角色,成為一名醫生。

要知道醫生在當時的時代是幾乎被男性壟斷的職業,直到1964年民權法案明文規定禁止基於性別的不平等待遇,婦女可以進入學術界、企業界、醫學界等領域。

不得不說瑪麗琳的天賦和努力足以撐得起她的野心,在講師和同學們歧視的目光中她卻能取得最精準的實驗報告,並且每次測試都能拿到第一,足足勝於班裡其他的同學——男同學,我們幾乎真的相信她要成功了。

然而世俗是這樣強大,一個女子,要打破傳統觀念的桎梏,太難了。最終瑪麗琳還是走向了平凡,歸於家庭,相夫教子。

《無聲告白》:由悲劇開始,再由悲劇終結,莉迪婭的悲劇源於何時


03 跨種族的結合,隱藏著父母截然不同的夢想

當瑪麗琳被“李”這個特殊姓氏所吸引時,她認為黑頭髮黃皮膚的詹姆斯非常特別。反觀詹姆斯,當這個擁有純正美國血統的姑娘向他表白時,他恍然覺得美利堅這個國家對他敞開了心扉。

於是他們結婚了,瑪麗琳希望藉助這個華裔男子的特殊,來實現自己與眾不同的心願。詹姆斯需要這個女子的純正美國血統,來實現自己融入人群的心願。

追本溯源,詹姆斯和瑪麗琳的執念讓21世紀的讀者難以理解,可是如果結合當時的社會現狀來看,便能體會到他們人生中的無奈與掙扎。

對於他們來說,相遇讓他們誤以為能夠在對方身上實現夢想,從這時候可以看到他們的思想都走偏了。一個人想要什麼想成為什麼樣的人都必須是靠自己的努力實現的,而不是期待旁人代替自己完成。以至於後面當他們把夢想加註在莉迪亞身上時,他們都並未覺得任何不妥。

在婚後的相處中不難發現,詹姆斯和瑪麗琳缺少溝通,他們甚至根本不理解對方真正在乎的是什麼。他們的結合,雖然有愛,但其中參雜了各自的目的,他們的婚姻並不純粹,這也是後來造就莉迪亞悲劇的根本原因。

原生家庭不被當時社會所接納,甚至在部分地區他們的婚姻是違反法律規定的,而家庭內部也一直隱藏著矛盾。內憂外患之下莉迪亞出生了,莉迪亞的一生註定是悲慘的。

《無聲告白》:由悲劇開始,再由悲劇終結,莉迪婭的悲劇源於何時


二、悲劇的童年:在恐懼中成長,對於父母沉重的期待只能默默接受

01 童年陰影導致莉迪亞形成討好型人格

母親在孩子成長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未成年的孩子還不具備完全的世界觀,遇到事情他們很難理性地分析問題,而一旦走進誤區,那麼對他們今後人生產生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

莉迪亞五歲時曾經遭遇過母親失蹤的經歷,這件事對她的刺激很大。因為母親離開時沒有留下隻言片語,敏感的父親為此而暴躁不安。在這種壓抑的環境下,莉迪亞帶著母親失蹤的陰影生活了兩個月,這給她帶來了難以癒合的創傷,因為缺失安全感變的敏感而自卑,懦弱而孤獨。

幼年的莉迪亞偏執的認為一定是她和哥哥做錯事讓母親失望才會離開,她暗自許諾只要母親回來,她要實現母親的每一個意願。那時莉迪亞不知道,正是這個年幼無知的許諾,鋪墊了她今後悲劇的結局。

後來母親因為懷孕歸來時,莉迪亞卻認為是自己無聲的許願被聽到了。在接下來的日子,她發現只要回答出母親提問的算術題,她就能獲得母親的親吻、擁抱和誇獎,而母親也因此變得亢奮。

她知道以後的題目會越來越難,可是為了滿足母親的期待,莉迪亞只能全都接受。長此以往,為了獲得母親這種“有條件的愛”,莉迪亞逐漸形成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指一味的討好他人而忽視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種不健康的心理狀態。

一味地取悅別人,把他人的需求擺在第一位,通過自己的行為去獲得他人的認可。即使在這個過程中莉迪亞發現自己很不開心,卻也無力掙扎。莉迪亞錯誤的認為,只要一味的討好,就能維護這個內裡已經殘破不堪的家庭。

《無聲告白》:由悲劇開始,再由悲劇終結,莉迪婭的悲劇源於何時


02 父母所有的愛和期待使她窒息,但她卻不敢反抗

莉迪亞自己——她是全家人的宇宙中心,儘管她不願意成為這個中心——每天都擔負著團結全家的責任,被迫稱在父母的夢想,壓抑著心中不斷湧起的苦澀泡沫。

除了當醫生,莉迪亞無法想象自己能夠擁有別樣的未來和不同的人生,那好比企圖設想太陽圍著月亮轉、自然界沒有空氣這種東西一樣荒唐。

當父母發現她與其他孩子不同時,他們多年的委屈彷彿找到了宣洩,他們的愛與期待瘋狂的湧向莉迪亞。至於家中其他的孩子,包括莉迪亞內心的聲音都被他們忽視了。

起初莉迪亞是為這些愛而感到歡喜的,是的,我們都渴望被愛。可是當他被這些愛壓得窒息時,她卻說不出一個不字。

因為從小習慣接受的她沒有為自己人生做主的能力,她已經在父母傾盡全力的愛中迷失了自己,她需要通過她的行為獲得父母的認可。父母的期待侵佔了她的人生,併為她套上了厚重的枷鎖。

在莉迪亞最後活著的那些日子,母親依然催促她爭取更多的學分,父親依然詢問那些不存在的朋友的近況。這些都快要把莉迪亞逼瘋,可是她依然不敢反抗。這一切都源於母親失蹤的陰影。

對於陰影,伍綺詩是這樣說的:“陰影猶如難聞的味道,始終徘徊不去,時間一長,就再也無法沖刷乾淨。”這個陰影,籠罩著莉迪亞的一生,以至於後來莉迪亞想要反抗父母時,卻時常想起母親失蹤的事情,她害怕反抗會失去他們,所以只能順從接受。

當看到聖誕節父母送給她的禮物時——瑪麗琳的《科學界的女先驅者》和《基礎生理學》、詹姆斯的《如何贏得朋友和影響他人》。看到這裡我忍不住在內心吶喊:拒絕啊,莉迪亞,勇敢地喊出那個字,告訴他們你根本學不懂物理化學,也根本沒有朋友!

可是說出來就真的有用嗎?莉迪亞的父母親,他們只顧著自己的感受,他們從沒有關注過莉迪亞的需求,他們根本不在乎她提出的問題。

一面被愛一面被忽視的莉迪亞內心承載了太多痛苦,走向極端造成悲劇是必然結果。

《無聲告白》:由悲劇開始,再由悲劇終結,莉迪婭的悲劇源於何時


三、悲劇的結局:哥哥即將離開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莉迪亞最終以悲憤的方式向父母表明心意

現在,她想起曾經優美降落在一攤樹脂裡的蒼蠅,也許它誤以為那是蜂蜜,也許它從未見過樹脂。當它意識到自己犯下的錯誤時,已經太晚了。它掙扎撲騰,然後淪陷,最後淹死。

隨著年齡的增長莉迪亞逐漸有了自己的認知,父母的愛將她推向崩潰的邊緣。最終她苦苦維持的平衡被哥哥的離開而打破,她感覺自己會永遠地墜入那所謂的愛的深淵。最後傑克的質問使她徹底醒悟。

所有的事從一開始就錯了。她短暫的一生都活在恐懼之中,恐懼失去父母,恐懼失去哥哥。她從未為自己活過一天,為了他們的期待,她把自己假裝成另一個人。

正如雨果所說:只有一個辦法可以拒絕明天,那便是死去。

現在,莉迪亞終於明白了,過了16歲的她想要為自己的而活,這是她唯一一次自己做決定。為了拒絕父母的醫生和交友夢想,她來到曾經無比恐懼的湖邊,將自己沉入湖底。

她用行為,證明自己不再害怕,對父母進行了一次愛的告白。

《無聲告白》:由悲劇開始,再由悲劇終結,莉迪婭的悲劇源於何時

臧克家說過:“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他還活著。”

莉迪亞死了,在她將自己的身體沉入湖中之後,也或者更早,在她五歲那年決定完成母親每一個意願的夜晚。如今她帶著父母的夢想一起沉入湖,她終於解脫了。同時也給家人上了沉重的一課。

莉迪亞的死去看似是結束,卻也是新的開始。經過死亡的洗禮這個家庭將都煥然一新,家人因為她的離開而開始審視自己,每個人都開始反思。

一切都在恢復秩序,就像莉迪亞離開之前那樣,甚至有些事情已經往好的方面發展了。詹姆斯和瑪麗琳之間開始溝通,他們也將目光注意到另外兩個孩子身上。

莉迪亞的一生從出生就註定了悲劇,而她短暫的一生,就如同書架頂端落塵的日記本——一片空白。她的一生,揹負著父母沉重的愛和期待,從沒有為自己活過,也從沒有找到真正的自己。

結語:

《無聲告白》以莉迪亞的悲劇反映了父母對孩子過分干涉的現狀,雖然當今社會不再有階級歧視的困擾,但是莉迪亞的影子,也多少出現在每一個孩子的身上。

對於父母正依然以愛的名義綁架孩子的行為,唯一正確的解決途徑是建立有效溝通,而不是無聲的告白和有聲的爭執。

希望我們能如書中所說: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