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书法为什么感觉很多人看不懂?

聽雨盧—昝小强


为什么一些人看不懂书法?

话说欣赏书法懂得人看门道,不懂的人看热闹,和很多事情一样,只有经历过才能有资格评价。



所谓看不懂书法,分两个层面的解释。

第一个就是看外表,这个当然大多数人都可以看,看什么呢?就是看整齐工整不,看漂亮不,看有没有错字,这是简单的欣赏书法,也是欣赏书法的第一道工序,欣赏了外表的样子后,懂书法的人就会慢慢欣赏笔法,章法等更多深入的问题,而不懂书法的人也就没有接下来的动作了,就此打住了。



第二个就是看内涵了,懂书法的人会慢慢研究此人书法的笔法,是学习颜真卿呢?还是学习赵孟頫的,懂的人毕竟学过,也了解过,所以一看就知道是谁的风格,其次就是看此人学习的好不好,通过推演,就知道写这书法的人从那起笔,收笔姿势等都会一目了然,可以说是情景再现。



所以说有人看不懂书法是正常的,没有研究过看不懂也属于能接受的,只有当涉足于书法这个领域,那么简单的书法还是能看懂的,当然那些高雅的书法艺术是需要对于书法研究的很深入的人来欣赏,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认识,不论是专业技术方面还是对于书法的理解,都是有不同的认识。


贾宝玉传人贾三少


其实不能说有些人欣赏不了书法,应该是很多人不懂得真正的欣赏书法。什么叫真正的欣赏呢?我个人觉得就是,你看一幅作品时,你能有根有据的说出一些道道来,好它好在哪?不好它不好在哪?这才是真正的懂得欣赏。因此这就需要你自己多少练过一些,然后对这幅作品背后的知识累积要有一些。

举个个人例子,就说说我自己吧。我是初中开始自学书法,那时住在农村,八十年代初家里穷,也没条件拜老师。因为老师要求暑假练书法,就买了根毛笔,买了瓶墨水,找了一堆废报纸开始练起,结果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书法。练了很多年过去了,字写的还不错了,硬笔毛笔一起练的我是。但对于历史传下来的书法佳作并不是都能欣赏,我学的是柳体,那时就看不惯颜体胖嘟嘟的样子。特别是看了颜真卿的行书《祭侄文稿》,这写的什么啊,乱七八糟,跟胡写乱画一样。我想初看这幅作品的网友们都会跟我有一样的想法吧。

又经过好多年,自己能静下心来去看看书法史,认真了解了这些书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后,再去看一些作品时,看法就发生了改变。颜真卿的书法贡献是他打破了二王一脉延续下来的一种风格,用篆籀的笔法写出一种雄伟的气势,打破了二王一脉比较俊秀妩媚的书风。另外就是颜真卿的书风中体现了他对国家对人民的忠心耿耿。古人对书品的评价往往跟人品联系紧密,颜真卿之所以被后世推崇,他的对皇帝的“忠”也是很重要的一方面。

而《祭侄文稿》的背后还隐藏着安史之乱时的一段英雄悲情故事,颜真卿写文稿时是面对着侄子的头颅写下的。他的哥哥和侄子在安史之乱时,不畏叛军的威逼利诱,誓死守城,最后“孤城围逼,父陷子亡,巢倾卵覆”。过了很长时间后朝廷才剿灭叛军,收复失地,这时才找到侄子的一颗头颅和兄长的残肢。颜真卿就是对着装着侄子头颅的匣子,挥泪下了流传千古的《祭侄文稿》。

知道了这些之后我再去欣赏《祭侄文稿》,能从作品中感受到颜真卿当时的心情,感觉一下子就穿越到了唐代,就站在颜真卿的身旁,看他在痛苦和哽咽中写的这篇草稿。

说了这么多,您说书法高深吗?这还没从书写的技法上说呢。技法上我们看作者的起笔、收笔、行笔,藏锋还是露锋,中锋还是侧锋,行书的牵丝萦带,笔画之间的呼应、使转等等。这些都是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时我们可以去品位的元素。


翰墨今香


书法美,既在其形,更在其神。当今书法为什么感觉很多人看不懂呢?我以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1,很多人对书法知之甚少。书法本来就是一门高雅深奥的学问。试问,一般人能有几个看懂草书的?书法中多见繁体字,你认得多少繁体字呢?譬如下面这副作品,你能看得懂吗?(答案是: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汉字博大精深,书法源远流长。有写甲骨文金文的,有写篆体隶书的,还有写行书楷书的。有硬笔、有软笔,有简体、有繁体。楷书有楷书的笔画,草书有草书的结构。同是书法,楷书讲究横平竖直,隶书要求蚕头燕尾,行书讲究自然飘逸,草书要求行云流水……如果你不了解一下书法常识,不知道入笔行笔、结体繁体,有些书法作品,不骗你,你真的看不懂。

2,一些丑书搅乱了人们的审美观。近些年来,由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书法界也受到一些冲击污染。尤其是那些当官的人,本来字写的很丑,他偏偏要写,你敢不让他写。既然写了,就有人溜须拍马,胡夸乱吹。还有那些有钱的人,他给书法比赛赞助了,他也要写一副丑书来参加,你说你能不让他得奖。得奖了,就要跟其他作品一块展览。也许有人会问,这是按什么标准评的呀?谁优谁劣,你能看得懂吗?说实在的,这些官商,你装点门面附庸风雅也好,你写点丑书过过瘾也罢,但你不能拿丑书示众,更不能让书法市场鱼龙混杂,去搅乱人们的审美观,混淆书法的美丑界限,让很多现在人和后来者对当今书法看不懂。

3,再加上个别人的故弄玄虚。有些人一旦在书法上有点出息,就以为自己了不起了,就会多想一些虚的东西,写字的时候喜欢端个架子,拣一些难认的字去卖弄,本来很平常的字也让他折腾得东倒西歪,似乎别人只要看不懂他就很开心就感觉高人一等。

扎扎实实写字,规规矩矩做人。书法,马虎不得。


水丰草美


当今书法为什么看不懂,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境界未到,技不如人,二是“江湖体”泼墨。

第一,境界未到,技不如人。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有很多时候,我们看一幅作品的时候,都要分成两种情况:

一是业余眼光,二是专业眼光。业余眼光就是自己根本就不懂书法,也从来都没有学过,技不如人,然后就指指点点的,其实这就是个外行,不懂却装懂。而专业搞书法的人,就能从中看到优缺点,就能从好的作品中吸取精华。

▲怀素草书

我觉个例子,把怀素或者是张旭的草书真迹,或者是弘一法师李叔同先生的晚年书法,放到大众的眼里评判,那将会是一边倒。因为,怀素和张旭的主要是以大草狂草著称的,可是这种书体在常人眼里就好像看“天书”一样的,肯定看不懂。而弘一法师的字,更像是六七岁孩子写的。已经返璞归真了,我们常人是看不懂的!

▲弘一法师晚年作品

我认为,之所以看不懂这些大师的作品,最主要还是因为境界未到,技不如人吧。

第二,“江湖体”泼墨。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书法也随着时代而不断的“创新”。一大批“书法家”也都踊跃的走在众人的前线。

这些“书法家”,大多数都是通过媒体和网络平台来宣传和吹捧,来太高个人的书法地位。他们用“注射器”射字,用“拖把”写字,甚至是“盲人闭眼”写字,并且写出来的字,无论是专业或者是业余的都看不懂,没有一个字是认识的,这样的“书法家”你们认可吗?

就上面这张图写的是什么?谁能看得懂?我感觉就连作者自己都无能为力吧。

所以说,我们不能被这些“江湖体”泼墨书法家给迷惑了,我们学习书法就必须走正道,如果写歪门邪道的书法,那么在当今社会有谁能看得懂呢?

我是“强哥书画”,插图来自网络!想了解更多,敬请关注“强哥书画”!


强哥书画


我觉得不懂书法也很正常啊,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其实书法就是一个专业,我们没有学习过这个专业,当然就不懂了,就像我学习了很多年的书法,但是我没有学习做过饭,就是不懂烹饪,甚至我也看了很多的书,也谈不上懂文学。

现在的学科分化越来越细了,就算我是学习书法的,书法里的东西也不是全部都懂,比如我就很少写篆书,对于篆书我也不太懂,甚至很多的篆字我都不认识,更有一些书法爱好者,他们平时就只练习一种字帖,比如我的一个朋友,他就只练习北魏的《张黑女墓志》,而且练习的很努力,一坚持就是好几年的时间,可是他对于张黑女以外的字体都不懂,这个也未必能够叫懂书法。

所以说一个人不懂书法真的是一件很正常,因为我们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没有经历再去另一个领域学习,除非你爱好书法,毕竟很多人业余时间可能会用在其它的方面,这个是个人的自由。

徐志摩书法


不二斋



我也是老百姓,也没参过赛,就是自娱自乐,这个不知道老百姓能看懂否?


宋大哥


对于这个问题不仅普通人迷茫,爱好者迷茫,专家也迷茫啊!

你可以从中书协大咖的评书标准看得出,中书协的标准是什么?以传统书法大家做标准,看作品是否符合传统书法大家!然后呢,还有一个标准是是否有写自己的书法!没有自己的东西不成!没有创新不成!

那么!我要问到底是写传统呢?还是写自我呢?写传统呢!你说没有自我,写自我的严重脱离传统!这样的标准是标准吗?这样的标准谁能看得懂呢?恐怕只有自己能看的懂吧!或许除了自己,别人也没有看懂的必要!

书法有标准!书法的基本功需要标准,笔划与线条有标准,提按有,笔力也有,断与连有,虚与实也有!掌握了书法的标准,就没有必要依靠什么是否合乎书法大家的套路。再者说,你们所说的是否符合书法大家,你自己知道吗?什么样算是符合,什么样没有符合,你自己知道吗?

说到底是这些所谓的大咖自己也没有底气,你自己都不知道书法应该如何写!或者是只知道一点点如何写的套路,其余的都是懵懂!

不要拿那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高姿态!那种高傲需要底气,至少你没有!你的书法里提按还很低级,你的书法笔力也虚浮,你还没理解到断与连,更没有通彻虚与实!那么你凭什么高傲啊?

书圣王羲之的书法大家都能看懂一些,米芾与王铎大家也能看懂一些,凭什么您的大家都看不懂啊?说到底是这些大家基本功深厚,即使是把书法理解至无人能懂的境界,人们还能理解他们深厚的基本功!您的呢?除了写到让自己都不知所云,还有什么?我的理解是只有虚弱,虚浮,还有玄虚!


一笑貫长天


怎么说好呢?作为亿万人口中的普通人,不懂书法很正常,古人说,做人吗,不怕认不得字,就怕认不得人,当然现在的中国人,不识字的己很少很少了。书法只是中国字的艺术性书写方法,懂不懂书法,在现今社会,完全不影响生活,工作和事业。

为什么有人不懂书法?我反问你,你自己很懂书法么?别人为什么—定要懂书法,中国人练书法难道不是写中国方块字吗,别人能认识方块字不就行了吗?



有些人不懂书法,可能是别人书法修养差,但也可能把精力放在其它爱好上,如学唱歌,学器乐,学做买卖,学科技创造发明。好象这些对懂不懂书法没有半毛钱关系。


有些人不懂书法,可能是有些书法作品压根就不能使人看懂,如现在的丑书,射书,及巨幅的表演异形字,这些东西是不是书法,本身就有争议,如果说看了字后不懂书法,那我说不懂才最好。

有些书法家写整齐的楷书字,只要是个识字的都会竖起拇指,都知道这书法好。


我们通常说懂书法,是指书法爱好者在—起交流心得,互相取长补短,如书法协会会员的交流展览等活动中,互相称赞,即使是书法家,你在—般人面前说你很懂书法也没有多大意思,好比对牛弹琴。我们学书法大多是个人爱好,是业余文化艺术修养,书法可充实自己的文化生活。人上—百,种种色色,书法爱好也只是—小部分,真真懂书法的就更少了。

练书法,表演书法,是弘扬文化艺术精神,自己懂书法,更要写好书法,写好能让人看懂的书法,这才是懂书法的正能量。我的回答如果对你有帮助,就请关注我,你也可以提问邀请我来回答。


曾宪全110401818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任何一个行业,深入的越多,那么能看到的门道就会越多。

对于书法爱好者们,往往学习和研究得越深入,越能看出一些书法作品的取法和来由,从多个角度去体会书法的奥妙和深度。

看不懂书法的人往往有两类:

第一类是平时对书法没什么研究和学习的人。他们一般是从文字的结构表面去看待书法,因为平时观察到的美的文字的表现形式是印刷体,越接近印刷体的书法就越容易得他们的肯定。比如唐楷、隶书、行楷。他们夸奖一个人书法好一般“你字写得真好,和印出来的一样”。更有甚者认为楷书就是“美书”,草书就是“丑书”。

第二类是一些“剑走偏锋”的书法爱好者和书法家。有些书法功底并不深厚,很多属于“先挤上车后再补票”的那类,为了巩固和维护自身的利益和地位,则对一些在楷书或行楷领域比较有建树的书家横加指责,认为他们的字呆板俗气,象印刷体一样,往往又成了另一个极端。


当然也还有些“书法”,是“书圣”也看不懂的,“创新”得很离奇,那只能另当别论。


香江阁主


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就是用汉字仅有的笔划,书写出汉字之外的神形,具有气韵生动,笔法超脱的特点,既有汉字的基本形状,又无汉字固定法则,与其它艺术形式一样,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视觉的冲击力。

书者集自己的艺术感悟,艺术想象,艺术功力,艺术风格展示了似字非字,似墨非墨,似文非文的艺术空间,给人以超越时空的,超越字外的艺术享受和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

大众由于艺术熏陶的不同,艺术修养的差异,对书法艺术的形式,书写方式的千变万化,不拘一格的字风看不懂是常态,也就是书法艺术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