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后的皇帝是谁给安放在十三陵的?

用户5375540533153


阳明新学来回答这个问题,欢迎指导、讨论。

这个是清朝多尔衮以皇帝礼仪安葬的,并有正式溢号的——大明钦天守道敏毅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庄烈愍皇帝。

一、关于明朝十三陵

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不是先有十三陵事先存在,然后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后放进十三陵的,十三陵是对包括崇祯皇帝的思陵十三位明朝皇帝陵墓的统称。明朝共有十六位皇帝,除太祖安葬在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没有陵墓,明代宗由于当时的被明英宗复辟导致没有专门的皇陵外,明朝一十三帝的皇陵全部在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

二、崇祯皇帝朱由检是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后吊死的

崇祯皇帝是北京城已经守城无望的情况下,当时朱由检继位成为明朝皇帝,大明帝国已经面对内忧外患摇摇欲坠,尽管朱由检日夜操劳勤勉为政想救风雨飘摇中的大明,但天灾人祸注定要灭亡明朝。虽然当时崇祯皇帝完全可以迁都南京的情况下,死守北京城但还是被李自成的起义军攻破,眼看城破皇帝想召集大臣们商量怎么办,各大臣却无一人前来,崇祯皇帝不禁心灰意冷万念俱灰从而绝望上吊自杀,披发覆面,自认为死后无颜面对列祖列宗。

崇祯皇帝自杀死后几天才被李自成的部队发现,李自成命人将皇帝和皇后着帝妆收敛入棺,并将皇帝和皇后的棺材移到东华门设灵棚示众。接近十来天后,皇帝和皇后才被葬入昌平县田贵妃的墓穴之中。李自成也曾经想为崇祯皇帝新建帝陵,但时间仓促一时难以做到(清兵已经入关,直逼北京城),其时田贵妃的墓园也才草草完工。

三、清朝取得北京城后,为收服明朝臣民,特意按皇帝礼仪安葬崇祯皇帝

清兵入主中原后,为了收服笼络大明朝的遗臣遗民为清朝效力,在崇祯皇帝下葬大约一个月后,多尔衮命令礼部按礼制将皇帝和皇后下葬,并将田贵妃的墓园改为思陵,并按照皇帝陵园改建扩建。后来在顺治、康熙、乾隆年间均有改建和修缮。在陵园管理上,清朝也是派出了专人管理明朝的十三座皇陵,常年在思陵设置守陵太监二人,役夫八人(每座皇陵都如此)。每年还派工部官员巡查修缮。


所以,崇祯皇帝是被李自成草草下葬在田贵妃的墓中的,完全按照皇帝礼仪安葬是在清朝入主中原之后的事情,皇陵也受到了清朝的大力保护。


阳明兵器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皇帝朱由检,是李自成攻入北京前上吊而亡,最后有清朝皇帝多尔衮安葬在十三陵中的。

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除了三位皇帝没有安葬在十三陵之中,其余的13位皇帝全部安葬在此,这三位没有安装在十三陵之中的皇帝分别是:

一、开国皇帝朱元璋,众所周知,当时的明朝地都在南京,所以他死后安葬在南京钟山的“明孝陵”。

二、建文帝朱允炆,朱云是朱元璋的孙子,由于朱棣的原因,建文帝没有当多少年皇帝就下落不明了,所以说到现在为止都还不知道他安葬在哪里。

三、朱祁钰,本来当时是他的哥哥朱祁镇先当的皇帝,但是由于年轻时候的朱祁镇昏庸无能,带兵亲征竟然被敌方俘虏,王朝不能一日无君,所以说就由他的弟弟朱祁钰当上了皇帝,但是后来朱祁钰把他的哥哥朱祁镇救出来之后,朱祁镇又发动夺门之变,将弟弟赶下台,并且将弟弟所修建的陵墓都夺了过来。

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是在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前上吊而亡的,尸体在自杀后几天才被反叛军发现,李自成还算厚道,先将皇帝和皇后葬入田贵妃的墓穴之中,也是准备为崇祯皇帝修建新陵墓的,但是由于清军入关迫在眉睫,一直没有实施。

最后安葬崇祯皇帝在帝陵的是多尔衮,为了赢取民心,在崇祯皇帝葬入田贵妃陵墓的一个月之后,重新为崇祯皇帝举办葬礼,并且将田贵妃的改为思陵,按照帝陵的规格重新修建,后来清朝也多次对十三陵修建,并且派遣了专门的管理人员去看守十三陵。


汗青正浩


你问的问题有些模糊~~~我按自己的理解来答


1、明朝最后一位进十三陵的皇帝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他是清顺治给葬入十三陵的。

2、明朝共计16为皇帝(不算南明),葬入十三陵的有十三位,太祖朱元璋葬在南京明孝陵;建文帝朱允炆被叔叔朱棣夺权,下落不明;最后一位是明代宗朱祁钰,原因是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弟弟代宗继位,在于谦帮助下打赢北京保卫战,瓦剌(蒙古 俘虏英宗的部落)见人质没起作用,一年后就把他放回来了(别有用心),代宗舍不得权力,把英宗囚禁了,过了七年皇帝瘾,最后被太监阴了(太监在代宗病重时放英宗出来—夺门之变),于是英宗又成为皇帝,这一下代宗就没资格金十三陵喽。。。


以上是我的回答,不知道能不能解决答主的疑惑


希望48817


明朝16位皇帝有13位葬在十三陵,太祖朱元璋在南京明孝陵,建文帝失踪,思宗崇祯自已身亡,最后一位埋葬在十三陵的是天启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他死后是他的弟弟思宗朱由检埋葬在十三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