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後的皇帝是誰給安放在十三陵的?

用戶5375540533153


陽明新學來回答這個問題,歡迎指導、討論。

這個是清朝多爾袞以皇帝禮儀安葬的,並有正式溢號的——大明欽天守道敏毅敦儉弘文襄武體仁致孝莊烈愍皇帝。

一、關於明朝十三陵

首先,要明確一個問題,不是先有十三陵事先存在,然後崇禎皇帝朱由檢吊死後放進十三陵的,十三陵是對包括崇禎皇帝的思陵十三位明朝皇帝陵墓的統稱。明朝共有十六位皇帝,除太祖安葬在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沒有陵墓,明代宗由於當時的被明英宗復辟導致沒有專門的皇陵外,明朝一十三帝的皇陵全部在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

二、崇禎皇帝朱由檢是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後吊死的

崇禎皇帝是北京城已經守城無望的情況下,當時朱由檢繼位成為明朝皇帝,大明帝國已經面對內憂外患搖搖欲墜,儘管朱由檢日夜操勞勤勉為政想救風雨飄搖中的大明,但天災人禍註定要滅亡明朝。雖然當時崇禎皇帝完全可以遷都南京的情況下,死守北京城但還是被李自成的起義軍攻破,眼看城破皇帝想召集大臣們商量怎麼辦,各大臣卻無一人前來,崇禎皇帝不禁心灰意冷萬念俱灰從而絕望上吊自殺,披髮覆面,自認為死後無顏面對列祖列宗。

崇禎皇帝自殺死後幾天才被李自成的部隊發現,李自成命人將皇帝和皇后著帝妝收斂入棺,並將皇帝和皇后的棺材移到東華門設靈棚示眾。接近十來天后,皇帝和皇后才被葬入昌平縣田貴妃的墓穴之中。李自成也曾經想為崇禎皇帝新建帝陵,但時間倉促一時難以做到(清兵已經入關,直逼北京城),其時田貴妃的墓園也才草草完工。

三、清朝取得北京城後,為收服明朝臣民,特意按皇帝禮儀安葬崇禎皇帝

清兵入主中原後,為了收服籠絡大明朝的遺臣遺民為清朝效力,在崇禎皇帝下葬大約一個月後,多爾袞命令禮部按禮制將皇帝和皇后下葬,並將田貴妃的墓園改為思陵,並按照皇帝陵園改建擴建。後來在順治、康熙、乾隆年間均有改建和修繕。在陵園管理上,清朝也是派出了專人管理明朝的十三座皇陵,常年在思陵設置守陵太監二人,役夫八人(每座皇陵都如此)。每年還派工部官員巡查修繕。


所以,崇禎皇帝是被李自成草草下葬在田貴妃的墓中的,完全按照皇帝禮儀安葬是在清朝入主中原之後的事情,皇陵也受到了清朝的大力保護。


陽明兵器


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皇帝朱由檢,是李自成攻入北京前上吊而亡,最後有清朝皇帝多爾袞安葬在十三陵中的。

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除了三位皇帝沒有安葬在十三陵之中,其餘的13位皇帝全部安葬在此,這三位沒有安裝在十三陵之中的皇帝分別是:

一、開國皇帝朱元璋,眾所周知,當時的明朝地都在南京,所以他死後安葬在南京鐘山的“明孝陵”。

二、建文帝朱允炆,朱雲是朱元璋的孫子,由於朱棣的原因,建文帝沒有當多少年皇帝就下落不明瞭,所以說到現在為止都還不知道他安葬在哪裡。

三、朱祁鈺,本來當時是他的哥哥朱祁鎮先當的皇帝,但是由於年輕時候的朱祁鎮昏庸無能,帶兵親征竟然被敵方俘虜,王朝不能一日無君,所以說就由他的弟弟朱祁鈺當上了皇帝,但是後來朱祁鈺把他的哥哥朱祁鎮救出來之後,朱祁鎮又發動奪門之變,將弟弟趕下臺,並且將弟弟所修建的陵墓都奪了過來。

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崇禎是在李自成攻入北京之前上吊而亡的,屍體在自殺後幾天才被反叛軍發現,李自成還算厚道,先將皇帝和皇后葬入田貴妃的墓穴之中,也是準備為崇禎皇帝修建新陵墓的,但是由於清軍入關迫在眉睫,一直沒有實施。

最後安葬崇禎皇帝在帝陵的是多爾袞,為了贏取民心,在崇禎皇帝葬入田貴妃陵墓的一個月之後,重新為崇禎皇帝舉辦葬禮,並且將田貴妃的改為思陵,按照帝陵的規格重新修建,後來清朝也多次對十三陵修建,並且派遣了專門的管理人員去看守十三陵。


汗青正浩


你問的問題有些模糊~~~我按自己的理解來答


1、明朝最後一位進十三陵的皇帝是崇禎皇帝朱由檢,他是清順治給葬入十三陵的。

2、明朝共計16為皇帝(不算南明),葬入十三陵的有十三位,太祖朱元璋葬在南京明孝陵;建文帝朱允炆被叔叔朱棣奪權,下落不明;最後一位是明代宗朱祁鈺,原因是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弟弟代宗繼位,在於謙幫助下打贏北京保衛戰,瓦剌(蒙古 俘虜英宗的部落)見人質沒起作用,一年後就把他放回來了(別有用心),代宗捨不得權力,把英宗囚禁了,過了七年皇帝癮,最後被太監陰了(太監在代宗病重時放英宗出來—奪門之變),於是英宗又成為皇帝,這一下代宗就沒資格金十三陵嘍。。。


以上是我的回答,不知道能不能解決答主的疑惑


希望48817


明朝16位皇帝有13位葬在十三陵,太祖朱元璋在南京明孝陵,建文帝失蹤,思宗崇禎自已身亡,最後一位埋葬在十三陵的是天啟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他死後是他的弟弟思宗朱由檢埋葬在十三陵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