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老齡化問題,普通老百姓、創業者、企業家、國家政府如何做?

GIS李勝


人口老齡化是經濟、社會、科技發展的產物。發達國家大部分早在5年前就已進入了老年型國家的行列,因此我們也不必“談虎色變”。正因為人口老齡化是一個波及許多領域的重要趨勢,因此迎接人口老齡化的挑戰也必須在更加廣泛的領域內綜合考慮,協調運籌,把它作為一個戰略性的大問題全面策劃,及早部署。

1、做實“個人帳戶”,逐步增強養老保險基金的支付能力

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制度由現收現付制改為“統賬結合”的部分積累制,目的就是為了迎接下世紀人口老齡化高峰時養老金支付的危機。基金累積制養老金擁有許多優勢,它可以幫助正在走向老齡化的中國維持充足的存款率和良好的投資與生活水準的不斷提升,它能讓勞動者分享經濟改革成功的果實,並且拓寬和拓深中國的資本市場。但是由於當前國企處於戰略重組階段,經濟效益不佳,養老金替代率又不斷提高,因此現在的“個人帳戶”實際上起不到積累的作用,存入的基金甚至不能滿足當期的支付,“個人帳戶”只起到了支付退休金的作用,基本是“空帳”。

為了實現養老保險制度從現收現付向部分積累模式順利轉變,為制度轉換成本尋找積極有效的支付手段已經迫在眉睫。據統計,從1952年到1978年,職工實際工資每年只遞增.38%,到1978年職工的貨幣工資平均才615元,1978年居民人均儲蓄額僅有21.88元。而國民收入的積累率卻由1952年的21.4%增長到1978年的36.5%,其中有的年份高達43.8%,工資總額佔國民收入的比重僅為18.9%。所以國有資產的存量是政府過去長期實行“低工資、低消費、高積累”的政策條件下實現的。因此,從理論上說,通過國有資產的存量和增量支付社會保障的轉製成本,將“老人”和“中人”的空帳填實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

關於這筆轉製成本的估算,國內外專家的測算不盡相同。據世行1994年測算,大約有1917億元,只佔當年GDP的4%多一點。據國務院體改辦課題組1997年的測算,大約在27628億元—1826億元之間。筆者認為,如果剔除1997年提前退休者集中以及投資回報率不高等因素,這個成本大約相當於當年GDP的水平。另外,這個轉制過程將經歷3年,因此分攤到每一年大約只佔GDP的3%左右。尤其是在2年至22年之間,是勞動年齡人口持續增長而總撫養率相對較低的時期,應當抓住這個黃金時段,增加積累,將空賬填空,順利完成轉制的歷史性任務。

2、建立老年醫療健康保險制度,逐步實現健康老齡化

按照人的生理演變,人的一生8%的醫療費用在6歲以後,但目前大部分老齡人存在看病難的問題。主要因為經濟拮据,無錢看病,有了病也只能“硬撐著”。以武漢市漢陽區為例,老年人中享受公費醫療的只佔全區老年人的38%,大部分老人患病時,醫療費全要自己出,那些退休金少而又不能按時足額拿到手的老人顯然是難以看病的。至於農村,合作醫療未能普及,許多地方缺醫少藥,農村老人看病更難。

首先我們要建立和健全老年醫療保險制度。與總人口相比,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高傷殘率、高醫療利用率的特點。位於前五位的慢性病依次是:循環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肌肉骨骼結締組織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眼及其附屬器官疾病。身體機制的退行性改變以及疾病導致了老年期傷殘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下降。76、7%的6歲以上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視、聽、語言、智力、肢體等功能方面的殘疾,是總人口平均水平的3、6倍。因此,為老年人提供基本醫療保險,滿足他們的基本醫療需求,使老年人及其家庭不致因為疾病導致個人及家庭經濟危機。在建立面向整個人群的醫療保險制度的同時,有必要對老年人制定有關政策(可根據情況先從高齡老人開始逐步進行),以保障老年人醫療的基本需求。開展面向老齡化社會的教育,醫學教育要兼顧人口老齡化有其對醫療保健需求的特殊性,在醫學院校、護士學校的課程中增加有關內容,使醫務工作者系統掌握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疾病特點。同時要培養一批適合社區初級衛生保健工作的全科衛生工作者,為包括老年人在內的社區成員提供初級醫療保健服務。另一方面,要注意面向社會、家庭和老年人進行健康教育,包括保健常識,護理知識,緊急狀況下的應急措施,提高人群對老年身心特點的認識和一般保健護理知識。努力滿足老年人的基本醫療需求。城鎮完善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建立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農村探索多種形式的健康保障方法。逐步建立城鄉醫療救助制度,改善特困老年人的醫療條件


期市曉文


面對老齡化問題,普通老百姓、創業者、企業家,國家政府如何做?

普通老百姓、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把孝、敬、禮、儀做好,關愛父母長輩、尊老敬老、善養父母。作為老齡化群體,也要有社會責任感和家庭責任感、“人老價值不會老”發揮餘力去體現自我價值,提升自我保健意識、防範大於治療、平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科學鍛鍊、科學保健。

創業者面對老齡化問題、創業者可以抓住人口老齡化這個趨勢,去尋找關於大健康趨勢方面的產業。

企業家面對老齡化問題、可以聘用一些身體健康,思想上進的老年群體。讓他們發揮餘熱、為自身和社會創造價值,多參與一些關愛老年人的社會公益事宜。

國家政府、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構建養老、孝老、敬老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推進醫養結合,加快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國家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中長期規劃》。《規劃》近期至2022年,中期至2035年,遠期展望至2050年,是到本世紀中葉我國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性、綜合性、指導性文件。


早醒10分鐘


老齡化問題是中國和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在未來20年都面臨的一個社會問題。

1)中國政府很早就意識到這一點,並已經給出了宏觀的對策,即90:7:3,這是什麼意思呢?就是90%的老人居家養老,7%的老人在社區養老,3%的老人在養老機構養老;按照目前中國65歲老人2.4億左右的規模3%的機構養老床位需要720萬張,不過目前全國養老機構的床位已經超過了這個數字,只是不均衡而已;現在有些養老院一床難求,有些養老院持續虧損;

2)企業家和創業者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做很多,因為新一代的老年人,有錢有閒,消費能力強,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市場,即便是老人護理也有許多新的需求;

3)普通老百姓最主要做的可能是保持身體健康,購買合適的養老、醫療保險即可。


棋盤投資殷志成


普通百姓沒別的辦法。就是自己養生。少吃多餐。少吃油膩。菸酒戒掉。

早睡早起。鍛鍊身體。不生氣不著急不牢騷不管事

創業者別想了。老人錢賺不到的。那種騙老人買保健品的昧心錢別賺


娛樂小南辛


面對老齡化問題,作為一個普通百姓,改變思維。切莫遵循“養兒養女為防老”的舊傳統觀念,應該提前做到以養生保健,平時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多加註意。常檢查身體花小錢,不生病或少生病,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的身體,只有身體健康了對家人及兒女來說,都是一種福氣。因為他們有自己的家庭和事業,陪護一時可以,而他們長久照顧失去經濟收入。……主要還是靠自己。身體健康,生活能自理,則是人生之幸事。作為一個創業者,一個企業家,同樣存在不可逆轉的老齡化問題,除經濟能力問題外,期盼雙方老人的健康。中國的傳統文化人以老孝為先。現在國家規定六十歲退休,農民享受養老保險金,籌建市、縣、鄉、村的公私養老院,在某種程度上講,是未雨酬繆的良策,千方百計的搞老齡化福利工程。向好和完善方面努力著,社會老齡化問題會隨著時代的發展,日趨完善,給全民安樂業奠定良好的基礎。



滿春新景


這是個社會的問題。老百姓改變觀念,以前的養兒防老,改為社會、企業家創辦社會養老機構,大家群策群力來解決養老問題,讓更多的老人能夠安享自己的晚年生活。



行者悟道


面對老齡化問題,作為一個普通百姓,應該審時度勢。切莫遵循“養兒為防老”的舊傳統觀念,應該以養生保健為主題,平時在衣、食、住、行、諸方面多加註意。不生病或少生病,保持良好良好心態和健碩的身體,對自己對伴侶對兒女來說,都是一種福氣。因為他或她,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不可能全日制的陪護,主要還是靠自己。身體健康,生活能自理,則是人生幸事。作為一個創業者,一個企業家,同樣存在不可逆轉的老齡化問題,除能力問題外,讓賢就是標誌著腦力和體力皆不勝任的體現。對此,國家規定六十歲退休,農民享受養老保險金,籌建市、縣、鄉、村的公私養老院,在某種程度上講,是未雨酬繆的良策,千方百計的搞老齡化福利工程。向好和完善方面努力著,社會老齡化問題會隨著時代的發展,日趨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