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開元時期死姚崇為什麼算計前後任相三次的活張說?

一路夢想2020


說起來姚崇跟張說其實沒有什麼私怨,那為什麼姚崇臨死還要佈局設計張說呢?

一切的原因,只是因為權力的鬥爭。

張說這輩子沒有怕過誰,就怕過姚崇,因為姚崇實在太強大了!

姚崇強大到什麼地步呢?他以一舉之力肅清了開元前政治混亂,為開元奠定了基礎。

史上記載姚崇行政效率極高,唐朝的宰相都是群策制,就是不止有一個宰相,姚崇拜相後其他的宰相都成了擺設。

常常是姚崇說的頭頭是道,玄宗聽了頻頻點頭,別的宰相不敢吱一聲,只對姚崇投以崇拜的目光,因而當時姚崇被人稱為“救時宰相”,同時他的助手被稱為“伴食宰相”,這伴食宰相說的就是盧懷慎。

據說有一次姚崇兒子死了,姚崇請了半個月的假,這盧懷慎便成了唯一的宰相。可盧懷慎沒有姚崇那樣過人的行政能力,便在此期間將文件整理好等待姚崇回來處理。

沒想到姚崇回來上班後,沒花多久時間便把這半個月來堆積如山的政務處理好了,可見其本領過人少有人及,至少張說是不及的。

他不僅行政能力比不上姚崇,甚至在玩政治手段時候也比不過姚崇,他是被姚崇趕下臺的。

在姚崇升任中書令(首席宰相)前,這個中書令的位置是張說坐的。

待姚崇拜相後,張說立馬感到了一種情所未有的恐懼,這個對手實在太強大了,以至於他有些自亂陣腳起來。

誰都想當首席宰相,只有當了首席宰相才算走上權利的巔峰,為此張說與姚崇無形間開啟了一場政治對壘,張說想要保住這位置,而野心勃勃的姚崇則想要搶奪這位置。

是張說先發制人的,他為了保住這相位,左顧右盼要給自己找同盟,他找到了一個同盟,一個皇子,唐玄宗的親弟弟岐王李隆範,並與其迅速成為了好友。

按理說,這回有皇子做自己後盾了,張說應該不用愁了吧?恰恰相反,張說忽略了一點,而這一點正好被姚崇所用,並將其一舉擊破。

且不提歷史上多少九王奪嫡事件,單單是唐朝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兒子李承乾與李泰爭太子之位,這些就足以讓後世借鑑了。

岐王李隆範肯定沒有奪皇兄的想法,張說也不會傻到這地步,他只是想強大一下後臺,給自己爭取一下政治支持,免得和姚崇博弈時候死的太慘。

可這一切姚崇看在了眼裡,暗道這簡直就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待到玄宗召喚他詢問政事時候,他“無意”間透露了岐王與張說交往過密,並擔心岐王年紀輕輕可能會誤入歧途。

這一切玄宗聽了進去,自己的祖宗們的前車之鑑還不夠驚醒嗎?就是自己還是靠政變起家的,因此玄宗果斷做了決定,把張說貶為相州刺史,即刻執行。

為此,姚崇與張說結下了怨。

待到姚崇將死,知曉此時又迴歸政治中心的張說會對自家報復,便設下一計保住自己的家人性命。

他太瞭解張說了,此人貪財得要緊,便令家人待其死後,將金銀財寶堆滿帳前,若是張說覬覦寶物便將寶物全贈與他,請他替他寫神道碑上的碑文。

神道碑,即記載死者生平事蹟的碑文,立於墓道上供後人讀覽。

待張說假模假樣來哭姚崇時候,果然如姚崇所想,張說多次表現出對寶物的興趣,姚家人便立即將這寶物全贈與張說,並請他撰碑。

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張說在大庭廣眾之下,笑納了姚家這麼多財寶,自然在碑文裡給了姚崇極高的評價。

可不想幾天後等張說反應過來,自己把姚崇寫得這麼好以後怎麼清算他家族時,姚家人已經將碑文刻好並給玄宗看過准許了,張說心中悔之晚矣。

死姚崇算計活張說,由此得來。

鴇姐說古不靠譜,專注歷史八卦hin多年。

參考書籍:

《這個唐朝太有意思了》士承東林


說古不靠譜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下面分享一下自己的見解。此事側面證明姚崇的才幹。也說明姚崇有識人之能,長期的同朝為臣,姚崇充分的瞭解張說的興趣愛好,脾氣秉性,做事風格。所謂料事如神也是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