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青年成為抗疫一線主力軍


90後的青春戰“疫”之歌 | 新時代青年成為抗疫一線主力軍


這次“全民戰疫”這場鬥爭中

90後的群影充分展示了當代熱血青年的勇挑重擔

不畏艱險的崇高品格

就像習總書記說的那樣

“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


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全體“90後”黨員回信。在信中,總書記充分肯定廣大青年在疫情防控鬥爭中“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深情稱讚“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鼓舞和激勵他們“不懼風雨、勇挑重擔,讓青春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絢麗之花”。


青年,是“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這次抗擊疫情的鬥爭中,以“90後”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4.2萬多名馳援湖北的醫務人員中,就有1.2萬多名是“90後”,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95後”甚至“00後”。不僅僅是醫務人員,在廣大社區工作者、公安幹警、基層幹部、下沉幹部、志願者以及方方面面的抗疫一線工作者中,也有很多“90後”的身影。他們在火線上激揚青春力量,以行動書寫青春篇章,以無私無畏的精神放射出新時代中國年輕一代的榮光。


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新時代中國青年志存高遠、報效祖國的堅定信念。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北醫三院分隊137人中,有75名“90後”,20名“90後”黨員。3月11日,臨時黨支部書記王奔和吳超代表北京大學三家附屬醫院援鄂醫療隊“90後”黨員給總書記寫了這封信。王奔表示:“最重要的不是‘幾零後’,而是‘努力後’‘奮鬥後’,能夠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能夠為國家作貢獻、為人民服務,才是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好途徑。”樹立何種人生理想,選擇哪種奮鬥方向,決定著青春往何處去。青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在我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歷史進程中,理想之光、信念之火激勵著一代代有志青年聽黨召喚、跟黨奮鬥。在抗疫的洗禮與淬鍊中,廣大青年特別是青年黨員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革命理想高於天”的諄諄教誨,把小我融入祖國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用實際行動,擦亮對祖國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向黨和人民作出了最有力、最堅定的信仰宣誓。


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新時代中國青年苦練本領、不懈奮鬥的堅韌實幹。“過去有人說他們是嬌滴滴的一代,但現在看,他們成了抗疫一線的主力軍,不怕苦、不怕犧牲。抗疫一線比其他地方更能考驗人。”3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武漢市東湖新城社區考察,聽完社區志願者代表謝小玉的工作彙報後,深有感觸地說。受到總書記的肯定和鼓勵,謝小玉工作起來更有幹勁了,她自豪地說:“抗疫一線也是大學,志願服務就是課堂。社區工作的經歷和體驗,是我課堂上學不到的。現在,我的承受能力、溝通能力、信息整合能力都增強了。”奮鬥不只是響亮的口號,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項任務、履行每一項職責中見精神。在這次抗擊疫情的戰鬥中,新時代中國青年用一張張被防護服和口罩勒出一道道傷痕的臉、一身身被汗水溼透的衣服,生動詮釋了他們醫者仁心、堅韌實幹的崇高精神。他們在這場重大斗爭中積累智慧、施展才華、強健筋骨、增長才幹、磨礪心志、鍛造品格,已然是黨和人民需要的棟樑之才。


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新時代中國青年迎難而上、勇於盡責的主動擔當。北京大學援鄂醫療隊隊員、北醫三院腎臟內科護士張潔說,以前社會上給“90後”貼了不少標籤,但在這次疫情中,“90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自己正了名,“‘90後’真的長大了,以前我們被別人保護,現在我們可以保護別人了。”葉紅菊與張潔是同一批來武漢的“90後”。她說病房裡有名70多歲的患者,身體狀況差,她細心照看,有叫必應。有一次,老人費力地用左手拽起偏癱的右手在胸前晃動。她剛開始沒意識到,後來發現老人在努力作揖感謝,眼淚頓時湧了出來。葉紅菊說:“被患者需要,是一種幸福,更是一種責任”,“人們都說三十而立,最大的‘90後’今年已經30歲了,三十而立,我們立住了!”


舉國戰“疫”之時,不只是張潔和葉紅菊,在ICU裡對患者說“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盡百倍努力”的武漢兒童醫院醫生張茂榮;在多次危重症患者治療中,主動衝鋒在前的武漢協和醫院醫生吳永然;在雨中站得筆挺,守護火神山醫院的人民警察燕佔飛……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90後”。關鍵時刻、危難關頭,他們用勇敢與堅強、擔當與盡責、無畏與無私,成為這個戰場上披堅執銳、英勇奮戰的生力軍。正如有人為他們點讚的那樣:“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今天已成為新時代共和國的脊樑,成為我們國家的驕傲和希望!”


馬克思指出:“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個時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新時代有新使命,新使命要求有擔當時代大任的寬肩膀、鐵肩膀。艱辛與磨礪是成長最好的營養劑和催化劑,也是最好的磨刀石和試金石。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大考中,一批中國青年經受了嚴格的思想淬鍊、政治歷練、實踐鍛鍊,錘鍊了勇於擔當的寬肩膀、充分展現了能夠負重的鐵肩膀。他們無愧習近平總書記的稱讚,一定能擔當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重任!


新浪微博:@寶雞團市委

青少年服務熱線:12355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