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

莫xxxx


我喜欢的诗句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歌写的的有些悲凉,然而结合当时作者的情景来看,这是作者赶考不中,失落,无奈返回故里,路过寒山寺夜宿时候感慨而写!夜半的寒山寺空荡寂静!远处靠岸的船舶,不知道是不是又有落榜的考生和自己一样不得而返乡!诗歌到此结束了,但是我却想真正表达的事,当年与张继同年考中的状元,探花,可谓风光无限,相比而言,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然而少年过后,有谁又记得他们哪,反而是作者本人因为这一首诗而流传千古!所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要纠结一时得失,成败乃是一次次经历罢了!


王东风频道


独坐敬亭山

唐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喜欢这首诗,是因为连李白这个千古奇才都怀才不遇,别人还有什么可抱怨的。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李白做这首诗的时候,已经知道了“社会的险恶”。

他已经不是他8年前来敬亭山时的兴致勃勃,当时他受到时任宣城太守宇文先生的热情款待,受到当地文人墨客的追崇和欢迎。他经常与崔侍御、宇文太守、从弟李昭等人对酒酣高楼,散发弄扁舟,“屈盘戏白马,大笑上青山”。经常与诗朋文友“时游敬亭山,闲听松风眠。”“送客谢亭北,逢君纵酒还。”他用如花妙笔将宣城描绘为:“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他豪情勃发,心中激荡着“但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冲动,他沉醉在“歌舞共讴吟,欢笑相拜贺”的兴奋之中。不仅如此,李白还在敬亭山下盖起了住房,接来了子女共住以享天伦之乐:“我家敬亭下,辄继谢公作。”

这次到敬亭山,李白已岁逾花甲,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的漂泊流离,经历了蒙冤被囚禁的牢狱之灾,经历了带罪流放的屈辱,再也没有昔日友朋如云、迎来送往的场面了,再也没有北楼纵酒、敬亭论诗的潇洒了。他兀自一人步履蹒跚地爬上敬亭山,独坐许久,触景生情,十分伤感,孤独凄凉袭上心头,情不自禁的吟下了《独坐敬亭山》这首千古绝唱。这比较符合李白创作此诗的时空背景。

其实,山林的鸟是飞不尽的,云也不会飘游到天外。在诗中,众鸟孤云都离诗人而去,这是诗人情感外射的结果,是诗人有意创造为表现自己的孤独情感的茫茫空间。

可见李白坐在那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眼看着众鸟、孤云渐渐飞去,众鸟和孤云都离开了敬亭山,只有他自己依旧坐在那里欣赏着它,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写下这首诗的1年后,李白去世。

天才如此,也就如此了。


津沽一页书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不同的人都可以从毛泽东诗词中得到感悟和启发,领导干部可以感悟出为政之道,老百姓可以从毛泽东诗词来感悟怎么做人、怎么做事,学习为人之道、处世之道。

毛泽东诗词值得我们反复细细品读,因为它是一种文化,可以传承。解读毛泽东诗词,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历史,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成长史;解读毛泽东诗词,能够帮助我们提气,我们能够从中汲取到很多正能量。

毛泽东诗词“立意深邃、旧体新裁、文采华美、韵味无穷”的高度评价:既弘扬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又赋予了全新的思想内容;既有生动鲜明的民族特色,又有积极健康的思想感情。

学习毛泽东诗词,能够让我们充分领略毛泽东写诗填词的卓越才华和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从而丰富生活、陶冶情操。

“常读常新,常悟常新。”“解读毛泽东诗词可以提升我们的格局、提升我们的境界,使我们变得更加高尚、变得更高雅。”

非常喜欢毛主席的诗词,气势磅礴,胸怀宽大,充满智慧,情操高洁,所有的词也形容不了毛主席诗词的韵味悠长,耐人寻味!





一不小心遇见了你


今春疫情当前,最爱毛泽东主席的《送瘟神》中的一句: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词原文

毛泽东《送瘟神》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这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在一九五八年七月一日,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 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写成的!

一个小小的血吸虫的肆虐,深深刺痛了一颗伟大领袖的心。一个残暴的瘟君的覆灭,大大激发了一份磅礴的情。

当毛泽东得知江西余江县消灭了为害极广的的血吸虫病时,作为共和国的缔造者,一个念着人民的领袖,激动得彻夜难眠。感慨和热忱化作了这首七律,一个领袖爱心的赤诚,爱民之情,耀然诗中,它闪烁着的艺术光辉。

毛泽东回顾过去,描述了瘟神给中国带来的无穷灾难。首联“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抒发了诗人的悲愤心情。祖国的南方,向来以鱼米之乡著称,这里青山绿水、风景秀丽。可是,一个小小的血吸虫竟使大好河山萧杀黯淡,就连华佗这样的名医奈之不何。“绿水青山”与“枉自多”对举,“华佗”与 “无奈”相联,强烈的反差、对比,寄寓了诗人多么深厚的感情,又饱含了人民大众多少苦楚!颔联“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千村”“万户”极言受灾地域之广,受灾人数之多;旧中国到处是人的地狱,鬼的天堂!颈联“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道出人民寻求解脱灾祸的强烈呼声。随着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人们寻遍长天,看过无数的星河。然而,年年岁岁惨况依然,苦难依旧,人们到哪里去寻求帮助他们解脱

创作背景

全诗名为“送瘟神”,毛泽东有浪漫气质的诗人,《送瘟神》便是毛泽东主席的杰作。在诗中,诗人的内心世界随着神奇的想象、多变的画面得到了多方面的展示。既有理想,又有现实;既有科学,又有神话;既有对旧时代人民苦难生活的叹息,又有为新时代人民壮举的喝彩。情致高昂,想象丰富。诗人的才情得到了极致的展现,诗作的审美情趣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尤其是"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我觉得最爱,很喜欢!新冠疫情当前,我更喜欢!


天地忆图


喜欢仓央嘉措情诗《见与不见》,让我能用平常的心去看待人情、友情及爱情,诗词如下: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 相爱

寂静 欢喜



代容姐的小时代


苏轼说,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谁都知道,贬诋岁月绝不好过。可是,这个超然的词人,硬是在清贫苦涩的时光里,找到了平生快慰。无晴无雨,不悲不喜,虽然不是谁都能做到,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多点开阔,少点计较。



趣味奥数


杜甫的《绝句》

对春天的阳光明丽、惠风和畅、鸟语花香感受至深,诗人无须触摸就能想象出泥土的松湿和沙砾的温暖;而泥之融、沙之暖的体会又加深了对飞燕的轻盈、鸳鸯娇慵的视觉印象,从而使诗人的整个身心都沉浸于柔美和谐和春意之中。 反复诵读此诗,你也会有春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此诗的成功不但在于作者善于观察物象,更在于作者善于体察物情。


A中国心551


我最喜欢的诗句是毛主席说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学习、成长、进步中度过的,这样才能成为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给家庭、家人带来财富和幸福的人,给同事、朋友带来安全、快乐的人。学习科学知识、应用技术、管理经验的过程中必须以虚心的态度才能进步有所收获,获得成功,如果报着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骄傲自满的态度,必将浪费韶华,一事无成,终身遗憾,悔之晚矣!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在哪个时间段学习、工作,都要牢记毛主席的教导: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老李初中物理专讲


唐代诗人柳宗元《江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千 山 鸟 飞 绝

万 径 人 踪 灭

孤 舟 蓑 笠 翁

独 钓 寒 江 雪

所有的山上,飞鸟的身影已经绝迹,所有道路都不见人的踪迹,正应了四句开头一个字,千万孤独。

江面孤舟上,一位披戴着蓑笠的老翁,独自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垂钓。

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

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

诗人所用的景象在描写中可以说已经是绝顶之巅,皑皑白雪,孤舟渔翁,林间小道。甚至光从语句之中就能体会到那种孤寒凄冷的心情。其实上课时并未多过于关注其他,只是停留在诗词表面现象,而如今心力进程经历的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情感。


赴这一面之约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这应该算是千古绝句了吧。读起来琅琅上口,且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写作手法更是别具一格,海日本是景色,却代表了时间,江春本是时间,却表达了景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