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本考研有望吗?

文绍J


这个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看:

首先,有没有希望,要看你考什么层次的学校。你如果考的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之类的重点高校,希望相对渺茫,因为这些学校保送生多,统招名额少,且招生的时候多少有些向985、211大学的生源倾斜。但是如果你考的是有硕士点的普通一本或者二本高校,那么希望就要大很多,因为竞争对手相对弱一点,在复试环节也相对好。要知道,很多普通一本或者二本高校,不少需要接受调剂,如果你是第一志愿,且上了线,当然可以录取了。

其次,有没有希望,看你自己的努力和备考策略。三本生不代表你就一定弱,如果能够摸清楚目标学校的考试的一些重点和出题规律,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即便是985高校,也还是有希望的。当然,这个过程也不容易,你需要去看目标学校的样题,摸清楚出题的规律,然后自己按照出题的规律,认真复习,最后也是可以成功的。

最后,永远记住,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三本生是一个大的标签,但是你可以是三本中的佼佼者。不要给自己心里暗示,也不要看低自己,你其实比你想象得更好!


英语半岛


作为一个过来人。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有希望!

我研究生毕业一年多了,当年考研时候报的厦门大学,要16个我是第21名,也就是最后一名,因为是提前去的,所以就有较多的机会和竞争对手们相互认识。在他们当中就有三个是三本的,还有一个是学体育的,然后真的就是都录取了。我也很不幸落选,后来调剂去了另一所大学。

而且现在研究生学科点那么多,只要你好好学习,我相信你肯定会有很多选择的。

对于考研有没有希望,我有这么几点看法:

一、我是个文科生,所以就用文科学科考研的几个考试来举例了,我认为只要好好学,那肯定是考研有望。首先是英语方面,这个没的说,每个学科要求不一样,但是普遍要求都不低,所以要考研肯定要好好学英语,这当中当然也是有方法的,只要认真学过线还是没问题的。

二、政治,这个不必多讲,好好看看没问题。

三、专业课,相信你担心的地方也有在这里吧,我当时考试的时候,每个学校的要求书目和题目都不一样,所以选择学校时候也是多多对比,看看以往的题目,觉得适合或者热爱这所学校就努力一把。

至于你说的数学,我问了下工科的朋友,确实是有难度,但是好好学,好好复习,肯定是有希望的。

付出就有收获,当时复习考研早上六点就去占座,中午吃完饭就回去学习,晚上再学到十点。加油!


辉夜姬de漫音轩


只要摸清了套路、少走弯路、倾心付出,考研就有大大的希望!

本人女,985学校新闻系研究生毕业,专业第一成绩考上研究生,现在在一个二本学校当老师,身边不乏一些努力考研的人,这些学生考研不光是为了自己的前途,有一些也是因为家人 期待,觉得一路把书读下来对将来就业也有好处,家人也很开心。说说自己对考研的想法吧。

1.一本学校的学生考研时很怕三本的学生,这是为什么?

笔者本科在一个985高校读书,毕业时也选择了考研,当时最大的原因是不想工作,最起码当学生还可以享受假期。然而,在选择学校时我就遇到了难题,是否考本校会成功率高很多?我的导师告诉我:“还真不一定,你考普通的985/211,肯定拼不过二本三本学校的学生,因为他们比你们努力太多,而且准备的时间也长很多。”

在导师的建议下,我报考了本专业全国排名第一的学校,因为想着这样会少很多二本三本的学生竞争,最终成功被录取。反过来回头看我本科学校当年录取的研究生,除了一个我本科同班同学之外,多数是本省二本甚至三本的学生。这些学生的专业课分数很高,而且为人谦虚,知道自己底子不好所以更加拼命,反而比那些“出身好”的一本学生更加能得到导师的喜爱和青睐。

2.考研真的是有套路的,摸清了套路就能少走弯路

作为一个新闻系的学生,我考研时选择了本专业继续深造,决定考研后我做了以下工作:

A.上网查资料,看看目标院校往年录取情况、考研大纲、研究生培养方案、往年分数线等情况,这些资料在该学校的研究生招生网上不难找到,尤其要看录取人数和单科分数线!录取人数太少(1-2人)的不要报,因为一旦遇到985名校学生的竞争很容易被挤掉。单科分数线尤其是英语和政治,自己如果英语和政治底子很差,一定不要选单科分数线太高的学校!比如北京师范大学某一年对外汉语的英语单科线是70,这一点很多学生就达不到。

B.想方设法联系目标院校的研究生师兄师姐,尤其是自己同学校考上的,能帮自己少走很多弯路!

我有个师姐比我高一届,是早我一年以专业第一名的初试成绩考上的研究生,我就找到了她求教,她给我很多帮助,不仅帮忙找资料(找到靠谱的资料真的太重要),还帮我分析各位批卷老师的特点和喜好,并帮我找到学校老师的一些热门研究方向和研究资料、课件等等。经过这些,我就知道了只要拿下一些必考的书目就能保证基本分,有些可看可不看的书既太厚又读起来效果太差,不如直接找到书中的知识点来记忆,不仅省时间,而且会给自己极大的信心。尤其学姐会告诉我老师喜欢什么样的学生、喜欢什么样的研究生、喜欢什么样的答题思路。

C.专心学习,把需要背下来的书全部背过,一定要熟记,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就每天一遍!我考研的专业课有21本书,这在考研中已经算是很多的了,但是我一直告诉自己,只要全背下来就能考上,那怎么办?背!拼命背,为了怕自己忘记,有些书我背了大概七八遍,考研前四五天,我每天都能把所有的书目过一遍。

3.什么样的人容易考研成功?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思维模式

我带过一些考研的学生,也去考研机构做过辅导老师,发现考上与否有两个因素:

学习习惯+思维模式

我曾经带过一个很成功的学生,她是一个跨专业考研的,虽然对跨考的专业不甚熟悉,却在本科四年中始终保持专业前几的成绩,这个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效率。作为她的辅导老师,我告诉她将要考的专业需要哪些能力,比如会背书、会分析、懂前沿,然后指导她做出对应的努力,我发现这位学生真的是非常省心,各项任务都完成的很好,有耐心也聪明,一点就通且非常努力,最终以专业第二名的优秀成绩被研究生学校录取。

对于新闻系研究生来说,考研大概分为三块:有基础+有逻辑+懂前沿。对于一道30分的新闻学考研论述题来说,这三块各占10分,甚至后两个部分占比更高,那么如果你不知道考研光背书不够,那就很难拿高分。

分解开来,有基础就是要对专业书目尤其一些基本知识熟记于心,我有个同学考研两年,却连新闻学中最基本的黄色新闻概念都写不下来,这样是铁定考不上的,反正考研书目就那些,一定要全记住。 有逻辑就是会分析问题,知道遇到一个专业问题应该用什么样的思路去分析。比如你拿到一个问题,回归到书本中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个问题在如今的新闻操作中有何好处和坏处、将如何发展、如何扬长避短?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如果自己实在不会分析,那就找个万能的模板,比如新闻传播学领域,人大的陈力丹和北师大的喻国明,都是很好的学者,论文写得也非常有条理,分析问题的逻辑性非常强,那就可以拿来借鉴,用他们的思路来分析你考试中遇到的专业问题。懂前沿就是一定要多看论文,尤其是学界大拿的论文。老师招研究生在一定程度上是招学术助理,那如果你对于学术界现在在研究什么都不清楚,那能帮上什么忙呢?试想,如果一道论述题,这个学生答题的时候对这个问题的前沿进展非常了解,见解很深,哪个老师能忍心不给高分?

4.英语和政治真的很重要!

考研时,我遇到很多专业课很高但是英语不过线的学生,我也发现,考研时分差大的很多时候就在于英语和政治。笔者考研时英语1成绩80分,政治73分,算是比较高的,比一些两科都在50分左右的同学来说高很多,即使两门专业课不是非常理想,也能保证我进复试了。

一定要单科过线,底子太差的可以有针对性地上个考研辅导班,这不是做广告,有时自己闷头学还真不一定有好效果。

5.考研是一场没有参照系的备考战线

相比高考,考研时没有人督促,也没有比较,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一定要沉住气,我当时一直听五月天的一首歌来激励自己,《倔强》送给大家

我和我最后的倔强

握紧双手绝对不放

下一站是不是天堂

就算失望不能绝望

我和我骄傲的倔强

我在风中大声的唱

这一次为自己疯狂

就这一次我和我的倔强


考研东住佛小仙女


三本考研有希望吗?不仅有希望,而且非常有希望!!!


三本考研难吗?难,很难!既然很难,那我们还有考研吗?

如果想要考,那就去考吧。每年从三本逆袭到985院校的人也不少!!!

总有一个要成功,为什么不能是你呢?!

三本考研最纠结的问题就是:考试题难不难?考研复试会不会受到歧视?

我想说考研真的是你上你也行的事儿。不要被大数据所吓到!2018考研,内蒙古考区报名人数4万7千多人,开考当天缺考5千多人,仅第一天缺考率就达到10%,全国缺考人数更多,参加考试的都好好准备了吗?不一定,其中有很多陪考情侣、边找工作边复习的等等。

所以你的竞争对手其实不多,最重要的对手是你自己!!!

一、考试题难不难?

会计学硕,考试科目四科:数学三、英语一、政治、会计专业课

会计专硕,考生科目两科:英语二、管理类联考

题主提到数学,那应该是考会计学硕。我从学硕角度分析一下。

三本考研,主要是基础薄弱,其中数学更是重中之重。考研届有一句话说:得数学者得考研,足以说明它的重要性。数学的特点是分值高(150分)、题量大,但是它又很基础,特别是近几年数学命题方向更是以基础为重!数学考试大纲定义:考查的是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运用数学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理论。其实数学没必要死扣那些一两个难点,大部分的考题都是基础题,特别是最后几道答题(线性代数和数理统计)每年答题套路都快固定化了。考试时候能够拿下来这些基础题,得个140分不成问题,这足够你考个985院校了。如果你要考个一般院校,那么恭喜你,得个120分就足够了。

这么说起来,数学真的不太难。只有你静下心来踏踏实实把这些基础过关,最起码数学这科不会扯你后腿。

二、三本考研复试会不会受到歧视?

歧视和黑幕是两个不同的问题,有歧视不代表有黑幕。况且一般的院校人数都招不满,哪来的歧视?哪舍得歧视学生。歧视,更多的是一群人不努力的借口!但是如果说歧视完全不存在,也不完全正确。毕竟人是一种主观的生物,我们都是理性人。导师在选择学生时,更是择优录取!择优录取的评价指标有很多,出身院校只是其中一点。你既然进了复试,说明你的学习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只需要展示更多是能力就可以了。导师看重的是在本领域的研究潜力,你有足够的潜力时,这些都不是问题。况且,复试占比低于初试,只要你初试成绩够高,一般很难在复试环节折戟。

不得不说,三本考研越来越成为主力!越来越多的三本考生开始考研,考研是大势所趋!不需要逃避,努力去做到更好!


平生爱吃鱼


同学,看到你的问题,感觉你本身是不想考研的,或者说没有考研的勇气。我也是女生,本科出身也不好,一样考上了研究生,考上了名校的博士,当了硕士生导师。

作的一名自动化专业的研究生导师,我想告诉你:只要你决定要做什么事情,并全力以赴去努力,肯定有希望,而且希望肯定很大。

我自己的研究生,就有好几个是三本的学生,他们在考研后,都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简单说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学生A:专升本学生,当年勉强过了考研调剂线,研究生三年,发表学术论文5篇,首先签约华为,后毁约来到国电南京自动化研究所。他目前工作4年,出版了自己的著作,成为行业的骨干。

学生B:某三本学生,三年来,每天早出晚归到研究生做实验,读资料。工作签到中国科技大学一个老师的项目组,三年后,技术入股自己创业了。

在很多老师看来,招研究生当然会关注你是三本的学生身份,但更要看你是否具有做研究的潜力和毅力。所以三本考研有没有希望,关键是看你是否是个有毅力,能坚持,踏实工作的那个人。

工作十多年来,和很多老师都有一个共识:工作,读书不一定是最聪明的那个人最优秀,而是最踏实最有毅力的那个人是最优秀的。

所以影响你能否考上研的,除了你的成绩,更是你的品质是否能打动老师。

考上了研究生,就相当于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平台。自己如何去表现,去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是决定自己过得好坏的关键因素。


理性教育


三本考研确实难度大。你的专业又是会计专业,是考研的热门专业。

三本考研难度主要体现在复试上面,一般三本考生即使进入面试,初试成绩排在中上,也很可能在面试过程中被其他出身好的学生反超。考研面试中学历歧视并不少见。

因此,想要考研成功,你需要做的是:

提高初试成绩。初试成绩越高,面试竞争力越强。

过了初试后,积极联系导师,为自己复试争取机会。

选择合适的考研院校。可以参考往届师兄师姐考研成功的院校。成功率更高。

大学期间好好表现,争取多些亮点。大学期间好好表现,多拿奖学金,学分绩点高,也能在面试中多点亮点。


小丹教育佳


首先想说的是,考研成功与是不是三本学生没有必然关系。三本学生考研成功的案例很多!

结合我个人的经历谈一下这个问题。我本科所在学校,不仅是所谓的“三本”,还是一所极其年轻的学校。但大四时报考了一所985院校,而且考的是一个国家重点学科,最后成绩很不错,还拿了奖学金。后来,又发现身边陆陆续续有很多普通院校考研成功的例子,其中还有一些是专科出身同等学力考研成功的。所以,三本学生考研可以成功,这个无需质疑。

我想说的是,不管是来自三本还是其它什么院校,考研要成功,有几个方面是不容忽视的。

第一, 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考研而不是去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努力的方向。我个人几乎是没有犹豫地报考了研究生,一方面是因为高考失利导致读本科时的心理落差(虽然老师教得非常好,所学内容也很喜欢,但那时就过不了“三本”这个坎儿,说白了就是不服气啊),一方面是因为发自内心有再继续深造的愿望,而不是单纯为了换一个更体面的毕业证。

第二,衡量自己的实力,弄清楚现有知识水平和目标院校目标专业之间的差距。无论是跨专业考,还是本专业,只有找到了差距,才能有的放矢,才能更好拟定复习计划。

第三,多向老师请教,多和优秀的同学交流(本校和外校的皆可),寻找志同道合的考研战友。每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本科院校之间的差距,硬件设施那些先不说,除了师资,有一点影响比较大的就是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虽然三本院校里认真学习的同学不在少数,但比起重点大学里的学习氛围来说还是差一点,这就更需要报考者给自己创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

上面说的这几点,不光是针对三本院校学生,其实适合所有报考者。当然,考研成功,除了这几点,包括复习方法、及时掌握报考信息、选择导师等等,都非常重要。话说回来,二本、三本的说法现在已经不重要了,甚至已有取消的可能。与其犹豫三本考研成功率,还不如更多思考自己为何考、怎么复习等更重要的问题。


北岸笑忘书


兄弟,考研跟你本科读的几本一点儿都不沾边儿!

考研相对于高考来说,是很公平的!不存在地域差异,也没有水平差别!只要咱能“坐得住”、“耐得住”,就一切问题都没有!

考研之我见(想法甚多,粗略几条,仅供参考):

1、练好“坐功”。考研每一门都需要三个小时,而且中途不允许提前交卷出考场的,所以,你得能在一天内,把自己死死得“钉”在板凳上起吗三个小时以上!

2、找好“战友”。考研是一个长期项目,经过大学三年的“三不管”生活,每个人的惰性和懒散之风彻底泛滥成灾,找一个能一起肩并肩一起为考研奋战到底的好“战友”至关重要!

3、抓住“秘籍”。英语不要死背单词,兄弟,中国汉字咱才认识几个?你能保证全都会读、会写、会用吗?呜呼哀哉,英语单词,我们就只记形状,了解意思,不妨碍我们理解全篇文章大意就可以了,切不敢踏入死背单词的怪圈中去,考研不考你单词怎么写!记住喽…政治要“理解大意,顺藤摸瓜,与时俱进”,妥了,多说无益!专业课要向你报考的院校师哥师姐学习,抓住历年专业课考试试卷(起码五年之内),学会猜题、押题!

4、释放“压力”。不需要天天起早贪黑得跑自习室,适当找些自己的爱好,每周给自己放假两天(周六、周日),该耍耍、该吃吃!每天定时休息,不熬夜,别以为自己熬几个夜就能事半功倍,那是圣了“圣人”,咱不是!

5、解决“心结”。不要盲目羡慕和过度自卑,对考上研究生的师哥师姐,要汲取经验,学习好的考研方法,对自己做到“量力而行”盲目追求好学校、好专业;对自己更不要自卑,担心考不上,其实想想咱高考的压力,考研就是九牛一毛!

种种吧,还有许多说不完的东西,先分享这么些吧,不到之处,请各位“大神”指点一二!


Andy牧笛


没有问题,我和你一样,五线城市三本院校本科,考的研究生,目前研二。

首先你要对自己有信心,并不是非要重点本科才能考得上研究生,逆袭的多得是。

我考研考四门课,高数、英语、政治和专业课。同样高数是我的薄弱环节,大学的高数课上我没有听过,还好考试的时候都是课本习题,直到大三我都不知道里面有哪些内容。不过我对于考研这件事情和你不同,我自从开始大三就决定了考研,那个时候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要考高数也是没办法,所以我从大三上学期就开始复习高数了。

刚开始也不能说是复习,只能说是学习,因为我没有好好学过高数,所以自己得先把课本学一遍,我们用的是同济第六版高数课本,上下册,我就先学习知识点,看了知识点后就做课后习题进行巩固,用了半年的时间学习完了两本高数。大三下学期报了高数辅导班,这个时候我已经可以听明白老师在讲什么了,我一直在做题,不过我做的都是课后习题,和考研真题,然后大四上学期也是做数学题进行知识点的巩固,你要把你错的题搞明白弄懂,不要一味的进行刷题而不去查缺补漏,虽然我付出很多努力,但是最后考了70分,分数不高,但是全部过线了,国家线和学校的分数线都过了,虽然付出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是不付出努力一定不会成功。

而且对于考研这件事还是希望你能放平心态,不是说考上研究生就能怎么样,如果你有梦想,朝着梦想去努力,就是好的,对于考研你的家里即使抱有多大的期望都不如你自己对于这件事情的小小的期望,你要思考明白这件事情是你想做的吗,你想不想考研,而不是我的家里期望太大导致我要去考研,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另外如果关于考研还有其他问题而我又能帮助你的话可以在下边评论或者私信给我都可以,希望能帮助你。


赵小包


为什么对自己失望呢???

真实案例,我在一个普通高校读研究生,周围有几个同学是从通过专升本,然后读的硕士研究生,还有个别的专科毕业两年之后考的研究生,专科都如此,更何况你是本科呢!!

考研我认为主要是心态问题,不同于高考,不同于普通的期末考试,没有人会带你学习,一切都得依靠自己,这也是很多人放弃的根本原因。

既然选择了考研,那就风雨兼程,你会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