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缺的不是副業,而是賺錢能力

人人都想掙錢,到底要不要做副業?

上班時間工作,下班後去做美團騎手,多做一份工作就能多賺一份錢。

很多人理解的副業是除主業外的事業,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膚淺的理解。

我們缺的不是副業,而是賺錢能力

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副業”始終是在拿時間換錢,每天都在做低質量無限循環的工作,而且極其容易被取代。

這叫賺血汗辛苦錢,不能叫做副業賺錢。

我真正理解上面這句話時,剛好19歲。那一年,我上大一,寒假期間在一間五星級酒店做保潔員,刷了一個月馬桶,最後賺了2400塊。

跟我一起做保潔員的阿姨們平均年齡45歲,同樣的副業我想就算再幹25年,我的收入也跟這些阿姨們相差無幾。

自從幹過刷馬桶的工作後,我發誓這輩子都不要賺辛苦錢了,我要靠腦力賺錢。

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簡單的腦力賺錢賺的仍然是辛苦錢,而且不可持續。

人生黃金創富時間在30-50歲之間,長時間做低質量的副業賺錢,你的收入很難趕得上各種生活支出。

在支出不變的情況下,唯一能提升你生活質量的是指數性提高你的賺錢能力。只有你的收入遠遠大於支出時,你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富人。

20-30歲是提升賺錢能力的分水嶺,能夠在這個階段積累到賺錢能力的人,最有機會在未來累積到財富。

反之,則陷入低質量勤奮的無限循環,每個月領著3千的工資,感嘆努力還有什麼意義?

我認為真正牛逼的副業應該稱之為“復業”,是可以產生複利效應的事業,就像滾雪球一樣越做越大。

我們缺的不是副業,而是賺錢能力

這種復業的好處至少有2個,一個是能夠幫助你提升個人能力,另一個幫你累積財富。

在職場早期的3-5年,絕大部分人都在上班,根本存不了幾個錢,靠創業賺到錢的人幾率更低。

因此,我建議你多去關注工作給你的能力提升,而不是過於關注那些低質量收入的副業,搞不好還影響到你的主業工作。

捨棄短期的那些蠅頭小利,把職場黃金時間用於工作能力提升,這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在自我提升這條路上,你或早或晚都要走,越晚走的人風險越大,因為未來家庭的壓力會把你按在地上摩擦,你想不變平庸都難。

最後,關於副業帶來的財富積累,我個人的主要判斷是,它能否給我帶來持續性的長期回報,包括金錢和個人品牌溢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