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海更深》:幸福這東西,如果不放棄些什麼,就無法得到它

一個人可以失敗到什麼地步呢?年近五十仍然一事無成,窮到要偷母親的東西拿去當;惦記已經離婚的前妻和兒子,像個跟蹤狂一樣偷窺他們的生活;為了付兒子的撫養費,違背職業道德去賺外快,但好不容易拿到手的錢轉手就花在賭博上面,連讓孩子吃頓好的都做不到。

這個糟糕的兒子、糟糕的丈夫、糟糕的父親就是《比海更深》的主人公良多。良多的人生可謂一塌糊塗,他在15年前的處女作小說獲獎之後就迅速沉寂下來,變成一個沉迷賭博、沒有職業操守的私家偵探,原本美滿的家庭也因為賭博而破碎。一場颱風把他前妻、兒子關在了母親的家裡,讓他有了一個正視自己失敗人生,重新追求幸福的機會。

母親對沉浮在失敗的沼澤中無法振作的良多說:“幸福這東西,如果不放棄些什麼,就無法得到它。”她想告訴兒子,告訴我們:人啊,如果沉溺於過去的輝煌,不正視自己的失敗,是無法迎來新的幸福的。


《比海更深》:幸福這東西,如果不放棄些什麼,就無法得到它

《比海更深》電影劇照


01.放下曾經的輝煌

良多曾經是一位作家,他的小說在十五年前獲得了文學獎項,對此他非常驕傲,寫作也成了他一生的理想。可是理想敵不過現實,在出版了這唯一一本小說之後,良多就江郎才盡了。

起初他還能開設文學講座和寫作課程來維持生計,但他不會教書,也沒興趣去學習如何教學,最後甚至因為否定“寫作課”存在的意義而擅自停課,進而丟了工作。

顯然,良多事業上的失敗並不是因為他缺乏才能,而是在事業低谷期還維持著虛偽而清高的“自尊心”。人一旦驟然獲得成就,就容易迷失自己,在他人的追捧之下無法看清自身現狀。很多人就是這樣浪費了才華,一生止步不前。

對於良多這種人來說,可怕的不是一直平庸,而是曾經輝煌


《比海更深》:幸福這東西,如果不放棄些什麼,就無法得到它


書中這樣形容良多租的公寓:髒得不堪入目。但在這樣的房間裡,書架卻是唯一的淨土。乍一看還以為良多是多麼熱愛文學,但事實上呢?書架上清一色擺放的都是良多那本獲獎小說,以及十五年來都保存如新的,曾經刊登這本小說的雜誌,此外竟然沒有其他書籍。良多留念的哪裡是文學,他離不開的是那個事業輝煌時候的無限風光。

“你們總是追求已經失去的東西,做些實現不了的美夢……老這樣的話,不是每天都活得不快樂嗎?”母親淑子這麼說。

良多拼命地去追求過去的成就,行為上卻止步不前。用《終生成長》一書的概念來說,良多屬於固定型思維模式者,這類人的特性之一,就是把努力視作對自己天賦的褻瀆,他們無法放棄過去的輝煌,接受不了一時的失敗和平庸,從而無法踏踏實實的去學習,最後就像良多一樣,渾渾噩噩度過一生。

我們必須認識到,承認失敗並不可恥,放棄曾經擁有過的輝煌也並不丟臉,挫折和失敗應該作為激發我們潛能的基石,這樣我們才能走得更遠。能夠正視過去的人才能正視當下,能夠放棄曾經輝煌的人才能不被虛幻包圍,重新獲得成就。

《比海更深》:幸福這東西,如果不放棄些什麼,就無法得到它


02.放下已逝的愛情

響子是良多的前妻,她漂亮、性格好、人緣也好;她熱愛文學,崇拜著身為作家的丈夫;她為了家庭和孩子,放棄了自己的夢想。即便是後來良多事業失敗了,每天不回家,還把家裡所有的錢都拿去賭博,甚至把手伸向了兒子的教育保險費,響子也沒有放棄他。

可惜最終良多還是辜負了響子一片心意,一頭扎進賭博的深坑,絲毫不做悔改,兩人的婚姻至此還是走向了盡頭。

和曾經擁有輝煌的事業一樣,良多曾經擁有的妻子也是最好的。因此響子過去有多麼愛他,他如今就有多麼不願意承認這段婚姻已經成為過往。他特意選擇離響子公司近的事務所上班,經常偷偷去看她;甚至調查她的感情生活,跟蹤她和兒子,用這種沒有意義的行為證明他對響子的在乎。

良多對響子是有愛的,但這份愛既沒有督促他戒掉賭博,也沒有讓他重新振作。由此可以看出,良多所謂的“念念不忘”早就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執念。正如他執著於作家的夢想一樣,他也執著於這個他曾經擁有,卻最終失去的美好愛情。

“有勇氣成為他人的過去,才是成熟的男人。”


《比海更深》:幸福這東西,如果不放棄些什麼,就無法得到它


正是因為良多缺乏這樣的勇氣,才十多年來都放不下這段感情。他假裝還有機會,不接受響子去追求新的感情,良多意識不到,他的執著不僅傷害了彼此,還傷害了牽連在這段感情中的兒子。

戀愛和婚姻最美好的地方就在於我們擁有選擇權,但這同樣也意味著並不是每一段感情都有美好的結尾。如果執著於過去就無法去迎接新的幸福。當斷則斷,該放棄的時候放棄,該改變的時候改變,這樣才能減緩失去帶給我們的傷痛。

就像響子說的:我們都下定決心,向前看吧!

03.放下對父親的恨

親子關係一直都是是枝裕和想探尋的重點,不論是《如父如子》還是《步履不停》,是枝裕和都把父親和孩子寫成了一個輪迴:長大後我不想成為你,但我還是成為了你。這個輪迴在這本書裡也同樣有所體現。

良多的父親精通多項技能,原本是公司裡非常看重的技術人員,但他卻沉迷賭博,最終被公司開除。賭博毀了他的事業,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將家裡所有的錢都拿去賭,賭到後來沒了錢,就開始把家裡所有能當的東西都偷出來拿去當,甚至包括良多小時候珍藏的郵票。

良多和他多麼相似啊!即使再怎麼不願承認,他最終還是成長為了父親的複製品。


《比海更深》:幸福這東西,如果不放棄些什麼,就無法得到它

真悟問良多

“我以後絕對不要變成父親這樣的大人”的背後是“我要成為一個好父親”的吶喊。良多一直拼命地在兒子面前扮演一個好父親,響子的交往對象給真悟買棒球手套,良多就給他買鞋,為了省一點錢,他故意把新鞋蹭掉一點皮,哄著店員給他打了折。

良多執著於這些表面工作,急著去攀比,卻一再地忽略兒子的感受——其實真悟並不需要他勉強自己,每月一次的父子見面反而更像是真悟為了滿足良多“好父親”幻想的父子游戲。

良多放不下對父親的恨,也就會一直活在虛假和狡辯中。他不想去意識到,自己也變成了一個糟糕的父親,一個兒子不願成為的人。

故事最後,良多把父親的硯臺從家裡偷出來,打算去當掉。當鋪的老闆告訴他,父親曾經跑遍了附近每個店鋪,高興地把他獲獎的小說四處贈送。老闆感慨道:“你的父親,有個好兒子啊!”

良多突然意識到,他所憎恨的父親也會為他驕傲,也會認為他是個好兒子。就是這一瞬間,良多產生了不願辜負這份期待的信念。他最終留下了硯臺。

是枝裕和筆下的父子總是充滿難以修復的矛盾,他常常讓主人公在有了“成為一個好的父親”的意識之後,才真正學著諒解自己的父親;而在原諒了父親之後,他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好父親。也就是我之前提到過的:先為人子,再為人父。


《比海更深》:幸福這東西,如果不放棄些什麼,就無法得到它

良多給真悟買鞋


良多最後放下了對父親的恨,也不再阻撓真悟可能會有一個更好的繼父,他希望能好好面對接下來的生活,不讓真悟來重複他原生家庭帶來的父子輪迴。




在是枝裕和的書中,每個人都在生活中沉浮,試圖找到正確的道路。這個過程無疑是非常艱難的,結局也不一定美好,但如果可以,他又希望每個人都能有這樣的機會。

在這本書裡,他把颱風化為了一個契機,一個讓良多好好和家人溝通,放棄過去,改變自己,重新迎接新生活的契機。

颱風過後,良多有了新的頓悟,故事就在他和前妻、兒子的道別中結束了。是枝裕和沒有告訴我們,良多是不是真的會有所改變;也沒有告訴我們,他能不能停止追逐已經失去的東西,珍惜當下。但他又告訴了我們,不論燦爛還是平淡,成功還是失敗,這都是人生。去接納它,也要學會放下它,只有這樣才能擁抱幸福。

正如這句話所說:

“回首看人生,歲月悠悠如流水,浮萍人生,問天下誰能免了煩憂?轉眼榮枯皆成夢,世間溫柔莫過楊柳,拿不起就放下,人生何嘗不是一種灑脫?”


感謝你看到這裡,我是安曉,期待下本書與你相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