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社區生鮮團購能不能賺錢?這家夫妻倆,一個月賺了15萬


做社區生鮮團購能不能賺錢?這家夫妻倆,一個月賺了15萬

大家好,我是營銷參謀-大贏!

傳統實體店如何利用互聯網轉型升級?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個案例,順便也回答一個好多人都問到的項目——生鮮電商和社區團購!

有個生鮮水果店,老闆是一對夫妻,去年想做生鮮,後來擱置了,直到這一次疫情,趁機做起來了,老闆說:從春節到現在賺了快15萬!

做社區生鮮團購能不能賺錢?這家夫妻倆,一個月賺了15萬

這個案例的成功主要有幾點原因:

1. 疫情的爆發直接刺激了需求,很多人不敢出門,不願意去人多的地方;

2. 老闆敢拼,敢在危險中拼一把,但其實他所在的城市還算比較安全的;

3. 供應鏈還算完善,年前已經談好,準備年後開始的,碰巧提前開始了;

4. 原本生鮮店就有一些老客戶,解決了信任問題,而且客戶裂變得很快!

這個案例能夠成功,疫情的爆發佔了主要原因,但機會也是給有準備的人,這一點是成功的前提!

做社區生鮮團購能不能賺錢?這家夫妻倆,一個月賺了15萬

這些年,很多互聯網項目的發展,都有一個固定的歷程,比如外賣、打車、共享自行車、共享充電寶等等,這個歷程主要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發現一個賺錢項目,創業者蜂擁而入;

第二階段:資本大舉入局,開始燒錢搶客戶;

第三階段:倒閉的倒閉,合併的合併,最後剩下一兩個、三四個巨頭!

而這個歷程,生鮮電商和社區團購也已經從第二階段走向第三階段了,而疫情的爆發,可能會加速這一發展歷程!

做社區生鮮團購能不能賺錢?這家夫妻倆,一個月賺了15萬

此次疫情的爆發,生鮮電商和社區團購看似火熱,但事實上,像夫妻店這樣的小規模運營可能賺錢,可品牌連鎖卻多是賠本賺吆喝!

第一、成本大幅提高,價格小幅上漲

疫情期間,企業運營的各種成本都在增加,包括員工成本、運輸成本、配送成本等等,但是價格卻不敢大幅上漲,所以沒有利潤!

第二、供應鏈要求高,弱者已被淘汰

既然沒有利潤為什麼還要做?既為了保住老客戶,也為了吸引新客戶,如果你不營業,用戶就可能被對手搶光,所以在疫情期間沒有供應鏈的商家,可以說已經被淘汰了!

從一些報導我們可以發現,生鮮電商和社區團購的企業,在過去一年裡一直在虧損,比如呆蘿蔔,而且也在逐漸的收縮範圍,砍掉了一些不盈利的門店,比如盒馬生鮮!

做社區生鮮團購能不能賺錢?這家夫妻倆,一個月賺了15萬

也就是說,對於個體創業做生鮮電商或者社群團購的創業者來說,如果你所在地方沒有這些品牌對手,你可以暫時不用擔心;如果有,你要分析一下它的發展趨勢,如果他做得很好,那麼你就要小心了!

以上就是我對生鮮電商和社區團購的一點看法,希望對你能夠有所幫助,也歡迎你留言交流~

我是營銷參謀,關注我,每天學習營銷賺錢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