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果(金)當年曾強迫清朝簽訂不平等條約,還想在中國駐軍,這是怎麼回事?

文史磚家


《中剛天津專章》簽訂於1898年,也是光緒24年。

簽訂條約的雙方分別是清朝總理各國事務大臣李鴻章與剛果金全權大臣餘式爾。

這一條約一共有兩條規定。第一,剛果金享有世界各國與清朝簽訂條約中有關人身、財產以及審案的權力。第二,中國人可以隨意遷居到剛果金,可以在當地做買賣,購買不動產等等。

01籤條約簽到手軟的李鴻章,為何要與剛果金簽訂條約?

李鴻章真的是一位簽訂條約的老手,基本上已經簽到手軟了。那個時候是個國家都敢到中國來吃拿卡要,簡直不把清政府放在眼裡。

李鴻章早已習慣這種情況,想當年左宗棠在越南打贏了法國人,結果李鴻章手一抖,依舊和法國人簽訂了不平等條約,氣得左宗棠大罵千古未有之奇恥大辱。

就算是這樣,剛果金這個非洲的彈丸之國,李鴻章不經調查,也敢隨便跟他們籤條約?可能不是這樣。

當時的剛果金已經被比利時所控制,1884年的柏林國際會議上,比利時、法國、葡萄牙等國一起商量瓜分剛果河流域,其中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拿到了剛果河以東的大面積土地,這也就是剛果金的由來。從此剛果金成為了比利時國王的私人領地。

剛果金不屬於比利時政府,也不屬於當地黑人民族,而是單獨屬於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個人,可見他的野心有多大。

作為黑人聚集地面積最大的國家,剛果金有234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當時擁有黑人百姓2500萬人,這是相當龐大的一個國家了,但是比較落後,所以成了比利時國王的殖民地。

也就是說,當時李鴻章所面對的,並不是落後的剛果金,而是剛果金背後的比利時。比利時是歐洲國家,雖然沒有英美等國的強盛,卻也不可小覷。

被打怕了的清朝政府,看到有歐洲背景的國家前來,自然是不敢小覷。再加上李鴻章習慣於簽訂條約,自然也就默許了這種情況的發生。

02比利時為何慫恿剛果金與清朝簽訂合約?

我們仔細觀察這份合約,就可以發現這份合約與其他列強的合約,有明顯的不同之處,那就是這份合約裡充滿了自由平等的意味。

中國人可以隨意遷居到剛果金,購買不動產、動產等甚至可以享受到最優惠的待遇。這哪裡是不平等條約?這也太平等不過了吧?

其實簽訂這一份奇怪的條約,比利時有自己的目的。1887年,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希望在中國招募華工到剛果金勞作。

因為剛果金被殖民的過程中,導致大量勞動力喪生,必須要彌補這一損失。可是清朝斷然拒絕了他的請求。

1892年剛果自由國通過代理人的關係,從中國招募了542名勞工。可是這次招工並不如意,因為工作環境太惡劣,華工病倒、逃跑以及反抗的居多,基本全部喪生在剛果金。

可是修鐵路、開礦山等艱苦活動必須要有人做下去,所以這一招工行為並沒有停止。既然數量少了,效果不理想,那索性就多招一些。

可是招納多了,必然會引起清政府的注意。為此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便尋找到了剛果自由國的全權代表餘式爾伯爵。

餘式爾伯爵費盡心思,終於想到了簽訂條約的事情,便在1898年,強行與清政府簽訂了《中剛天津專章》。

這一條例其實被看成是奇恥大辱,所以很長時間都不被扒出來,甚至為了掩人耳目,流傳下來的版本就有五個之多。

當然,每個版本都逃不過李鴻章和餘式爾這兩個人,因為這一條約就是他們倆一起簽訂的,簽訂條約以後,比利時國王便可以順理成章地從清朝運送大量勞工前往剛果金,以此解決剛果金缺少勞工的問題。

03剛果金現在有多少華人呢?

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在位期間,為了打造屬於自己的私人領地,他各種透支利用剛果自由國內的勞工,造成了大概300萬剛果百姓的死亡。

個人私利簡直到了可恥的地步,這還是發生在近代的事情。1907年,利奧波德二世的醜行被人揭發,比利時國內對剛果金的歸屬權產生了嚴重的爭辯。

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表示,剛果金完全是他的私人財產,他沒有義務交出來給國家。可是比利時議會卻對此進行了激烈的辯論,並且做出了投票。

最終比利時議會獲勝,剛果金從此由利奧波德二世的私人財產,正式成為了比利時的殖民地。第二年也就是1909年,利奧波德二世與世長辭。

可是在1898年《中剛天津專章》簽訂,一直到1908年剛果金成為比利時殖民地,這長達10年的時間裡,到底有多少中國的勞工被送到剛果金去了呢?沒有任何記錄。

多少人因為這位國王的無情壓迫,從而死在了工地上呢?我們也無法去統計。只不過這一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得那時候的中國人失去了相應的安全感,從此淪為了被人買賣的物品。

現在走在剛果金的街頭,其實到處都能看到華人。有公派過來工作的,也有從百年前就在這裡居住的,就連路邊的雜貨店,都有不少是中國人開設的。

總結:弱國哪有什麼平等協議呢?

在那個列強爭霸的年代,弱國是不具備簽訂平等協議的資格的。因為你不聽話,列強就可以用槍炮逼迫你聽話,這就是殘酷的現實。

當時的清政府就是這樣,一敗塗地之下,根本就沒有資格跟任何一家列強簽訂平等協議。割讓了大片領土不說,還將百姓的生命棄之不顧。

按照清政府的說法,李鴻章在簽訂完這一條約後就被調任兩廣總督了,所以總理衙門對剛果金的這一協定並不理睬。可是不理睬就可以阻止大量勞工被騙去剛果金嗎?

這一看似平等的條約,其實當中藏著的是各種陷阱。比利時人也曾經恐嚇過清政府,可是由於實力弱小,所以不了了之。但是如果是英法這些國家呢?恐嚇當然是最有效的手段。


江湖小曉生


晚清時期的中國屢遭西方列強的欺凌,不僅割讓了大片國土,還喪失了難以計數的利權,其遭遇之屈辱,每每令國人不堪回首。其實,在晚清70餘年的歷史中,侵犯中國權益的並非僅限於西方列強,甚至連某些實力孱弱的小國,都敢於要挾清朝簽訂不平等條約,簡直是奇恥大辱。比如,全球最大的黑人國家剛果(金),便是典型例子。


剛果(金)地圖

剛果(金),全稱剛果民主共和國,地處非洲中部,跟烏干達、盧旺達、布隆迪、坦桑尼亞、贊比亞、安哥拉、南蘇丹、中非共和國、剛果(布)接壤,面積234.5萬平方公里,是全球面積最大的黑人國家,首都為金沙薩。剛果(金)總人口為8130萬,其中主體民族-剛果族約佔總人口的38%,主要信仰羅馬天主教。

剛果(金)因靠近剛果河而得名,與剛果(布)同源同種,都是由班圖語系的剛果族建立起來的國家。早在1世紀時,原本居住在尼羅河上游地區的班圖人,便已經遷移到剛果河流域定居,但直到13世紀才建立國家。14世紀下半葉,剛果王國開始興起,並在15世紀後期達到巔峰期,版圖北達剛果河流域,南抵洛惹河,西至大西洋,東到寬果河流域。


列強通過柏林會議瓜分了非洲

然而,就在剛果王國達到巔峰期之際,葡萄牙殖民者從1483年開始入侵,並陸續建立起很多殖民據點。此後,在長達400餘年的時間裡,荷蘭、法國、英國、德國、比利時等國相繼侵入剛果河流域,併為爭奪殖民地大打出手。為解決列強在瓜分非洲殖民地方面的分歧,著名的“分贓”會議-柏林會議,在1884年11月15日正式召開。

在長達104天的會議中,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利用列強間的矛盾,積極開展會場外交易,最終爭取到英、法、德等15個國家的同意,將今日的剛果(金)全部劃歸他個人所有,號稱剛果自由邦。從性質上來講,剛果自由邦名義上是個獨立國家,不隸屬於比利時政府,但統治權卻屬於比利時國王。


利奧波德二世

利奧波德二世佔有剛果(金)後,用極為野蠻的手段驅使當地民眾從事築路、開礦、收割橡膠、運送貨物等活動,並對抵抗分子實行殘酷鎮壓,由此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有數據統計,剛果自由邦建立之初,人口總數為2500萬,但僅過了20多年時間,人口數便驟降到不足1000萬(並且還是官方公佈的數據)。

人力短缺嚴重影響到剛果自由邦的各項經營事業,而為了增加勞動力,利奧波德二世很快便將注意力轉移到萬里之外的中國。從1887年開始,比利時駐華公使館便遵照國王的旨意,向清朝的總理衙門遞交照會,希望能招募華工到剛果自由邦。然而,總理衙門卻以剛果自由邦跟中國沒有條約關係為由,拒絕這項請求。


對於清朝的拒絕,利奧波德二世並不死心,從1892年開始,除了通過比利時在華代理人,與以澳門為據點的葡萄牙勞工販子打通關節,並委託其在中國為剛果自由邦招募勞工外,還任命餘式爾伯爵為剛果自由邦全權代表,不厭其煩地跟清政府談判招募華工問題。經過長達6年的軟硬兼施,清朝總理各國事務大臣李鴻章與餘式爾,於1898年5月22日,在天津簽訂名為《中剛天津專章》的條約。


李鴻章

作為清朝與黑人國家簽訂的唯一一份不平等條約,《中剛天津專章》的內容僅有2款,除賦予剛果自由邦“最惠國待遇”、允許它在中國自由招募華工外,凡英、美、法、德、俄、日等列強在中國享有的各種特權,剛果自由邦同樣可以“利益均沾”(詳情見《清史稿·卷一百六十·志一百三十五·邦交八》)。

條約簽訂後不久,利奧波德二世得寸進尺,又指使餘式爾向李鴻章提出交涉,希望能派出一支隸屬於剛果自由邦的黑人軍隊進駐駐中國,以便維護其在華利益。然而,由於時局的變化,《中剛天津專章》在簽訂後不久,李鴻章便轉任兩廣總督,而主管總理衙門的官員又對餘式爾的提議不置可否,遂導致剛果自由邦向中國派軍的計劃“胎死腹中”。


逃難中的剛果(金)國民

利奧波德二世在剛果(金)的殘暴統治,激起國內外輿論的強烈抗議,面對著強大的壓力,他被迫在1908年做出妥協,將剛果自由邦交由比利時政府接管,並改稱比屬剛果。1960年6月30日,比屬剛果贏得獨立,並定國名為剛果民主共和國,由此結束比利時長達70餘年的殖民統治。至於它先前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則在清朝覆亡之前,便已經作廢。

史料來源:《清史稿》、《剛果(金)歷史》、《剛果--一個民族的史詩》


文史磚家


1898年7月10日,剛果自由邦(又稱剛果自由國)的代表餘式尓(白人,比利時國王的私人代表)和清朝大臣李鴻章簽訂可《中剛天津專章》,主要有兩條:

一、中國與各國所立約內,凡載身家、財產與審案之權,其如何待遇各國的,同樣可施諸於剛果。

二、議定中國人民可以隨意遷往剛果僑居,一切財產皆可購買、執業,並能更易業主。至行船、經商、工藝等事,其對華民與待最優國之人民相同。(《中外關係史詞典》)

第一條,剛果自由邦獲得最惠國待遇,和列強的待遇一樣;第二條,中國人可以移民剛果自由邦,可以享受剛果人的所有待遇。

允許中國人移民剛果自由邦,看似很美好,實際上是需要廉價的華工而已,冠以冠冕堂皇的名義。

為了取得更好的權益,剛果自由邦的代表還希望派遣一支黑人部隊進駐中國,威脅清政府,以期獲得更大利益。此時李鴻章已經調任兩廣總督,繼任清朝官員不同意派兵進駐清朝而作罷。被派遣的剛果自由邦黑人部隊是比利時訓練的“偽軍”。(圖中的比屬剛果的前身就是剛果自由邦,又稱剛果自由國)

那是的剛果自由邦(1884-1908年)還是黑人國家嗎?

黑人和黃色人種在十九世紀時是備受列強奴役的主要人種,這一時期的剛果自由邦的統治者根本就不是黑人,而是歐洲的比利時人。國家實際控制者是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始建於1884年,取消於1908年,立國24年。(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照,1935-1909年)

1、剛果自由邦的來歷。

列強瓜分中國之前,早就對近在咫尺的非洲進行了瓜分,歐洲列強為了非洲的殖民地忙的也是不亦樂乎。

早在1878年,比利時的國王利奧波德二世為了奪得扎伊爾河流域的控制權,誘騙當地的部落酋長們接受了一系列奴役條款。其目的是為了獲得這一地區的控制權,向列強證明這一地區是屬於比利時的。

在瓜分扎伊爾河流域時,比利時誘騙非洲的部落酋長簽訂了450個“保護條約”,將大量的土地轉讓給比利時國王控制的“國際剛果協會”,並建立20(一說40個)多個軍事據點。

1884-1885年,歐洲的英國、德國、法國等15個國家為瓜分非洲殖民地召開了一系列會議,開會的地點在柏林,因此又稱柏林會議。

比利時這樣一個只有3萬平方公里的小國如何能夠獲得230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吶?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大撒金錢,得到自己已經早就控制該區域的控制權。這還遠遠不夠,此時英國在非洲獲得的殖民地非常多,德國不希望英國再獲得扎伊爾河流域,於是轉而支持比利時國王的要求。

最後達成的協議是剛果自由邦隸屬於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個人,而不是屬於比利時國家,剛果自由邦成了比利時國王的囊中之物。

這時的剛果自由邦(剛果自由國)屬於一個獨立的國家,統治權在比利時國王,因此已經不算是黑人國家。

2、臭名昭著的剛果自由邦。

剛果自由國成立之後,比利時人瘋狂奴役當地的黑人,組建黑人武裝,為比利時國王服務。組建了以比利時人為軍官,黑人為士兵主體的軍隊,軍隊人數達到14000人。

此時的剛果自由國的主要收益來源於礦山、橡膠、象牙,需要大量的人員開礦、割橡膠、進行象牙貿易、奴隸貿易,以及與之配套的修築道路、建設城鎮等基礎設施。由於疫病和殘酷對待黑人勞工,在剛果自由國成立的二十年內,這一地區的黑人削減了300萬人,勞動力嚴重缺乏。還有一說,比利時國王的獨裁統治,視黑人如草芥,統治期間,當地人口銳減了一半。(諷刺利奧波德二世的漫畫,英國人乾的事,屠殺了數量眾多的剛果自由邦的黑人,預估被殺黑人100萬-1500萬不等)

為了尋找廉價的勞動力,比利時人看中了中國勞工。1898年簽訂《中剛天津專章》就是招募華工合法化。

3、剛果自由國成為比利時殖民地。

英國人對比利時國王私人佔據剛果自由邦非常不感冒,對於他在該地區實施的暴政多有宣傳,稱比利時國王違反了“柏林會議”的要求,剛果自由邦並不是無條件給比利時國王個人的。

1908年8月20日,在外部的壓力下,比利時議會討論表決收回國王對剛果自由邦的私人控制權,最終表決結果,比利時政府無條件接管剛果自由邦,成為比屬剛果殖民地。

剛果自由邦成為比利時政府殖民地的決定,也是利奧波德二世政治生命的終結。


看似清政府和非洲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實際上是清政府和比利時國王在打交道。切不可被迷惑,那是非洲剛果自由邦黑人兄弟的苦難遠遠沒有結束。


穿越再現彼岸


大家都知道在滿清末年,歐美等列強欺負中國 ,強迫中國簽訂了一大批不平等條約。畢竟當時歐美那些列強實力強大,中國得罪不起,但是當時居然有非洲的這麼一個小國,也強迫中國簽訂了不平等條約,這個國家就是剛果。



也許大家覺得奇怪,剛果這種彈丸小國居然還敢強迫中國簽訂不平等條約,中國為什麼要怕他呢?原來這裡面是有門道的,剛果雖然是非洲的國家,但當時控制剛果的卻是歐洲的比利時。非洲離歐洲很近,所以非洲的國土早已經被歐洲的列強給瓜分完畢,當時的剛果就是被比利時給控制著,當時比利時的國王是利奧波德二世。



在1898年剛果的代表也就是比利時國王的私人代表,和李鴻章簽訂了《中剛天津專章》這個條約,這個條約的主要內容就是讓剛果也獲得了和列強一樣的待遇,在中國享受最惠國待遇。同時中國也讓自己的國民有自由向剛果移民的權利,不過這只是表面文章而已,事實上是當時比利時想從中國進口一些華人勞工去剛果搞開發。



剛果在獲得了這兩項利益之後,覺得中國好欺負,結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想仿照其他列強一樣,派一支黑人的軍隊到中國駐軍,從而可以時刻威脅清政府,獲取更大的權益。不過在簽訂之前的條約之後,李鴻章就調任了兩廣總督,繼任的滿清官員根本就不肯答應這個條件。而無論是剛果還是比利時,實力都沒有多麼強,雖然在口頭上威脅了中國的官員,但並沒有什麼實際的能力能夠威脅滿清政府,所以最後只好不了了之。



我是平安讀歷史,期待您的關注與點評!


平安讀歷史


當年的剛果已經不是現在的剛果了,不要被同樣的名字騙了。

就像我們現在所說的埃及一樣,和金字塔那個時代的埃及也不是一回事。

當年的剛果準確來說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由歐洲統治者操縱的殖民地,只是藉著其他列強侵略中國的時候,站出來分個蛋糕。


憤怒的小豬


國家不強大誰都想在你頭上拉屎,即使像剛果金這種鼻屎一樣的國家。現在我們強大了看看誰還敢?不打你丫一佛出世二佛昇天對不起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