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發病的前兆是什麼?

唬人的狼


1.認為周圍的人都在議論他,看見廣播電視新聞,以為是在報道他,認為自己的地位至高無上,神聖不可侵犯。

2.原本熱情上進的人變得懶散,經常曠課,曠工,無故遲到早退,四處遊蕩。

3.蓬頭垢面,不洗頭,不洗澡,生活不願自理,渾身散發難聞的味道。

4.對未來沒有明確的打算,即使有也不願執行,無法開始或始終保持目標定向的活動,舉止粗魯,扮鬼臉,思想行為極端幼稚。

5.日上三竿擁被不起,注意力難以集中,說的話空洞沒有主題,令人費解。

6.對周圍的人事都回避,不願與人相處,獨來獨往,行為怪異。


黑澤螢


對於很多人而言,心理疾病就像是一個陌生詞,大眾印象都停留在“抑鬱症”“精神疾病”等嚴重的心理疾病上,很少會注意到一些平常人容易犯的心理疾病上。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很多人都得過心理疾病,或者說,人們根本沒有意識到過,有些看似平常的心理是心理疾病。下面,筆者就將為大家介紹4種不少人都出現過的心理疾病。

1.正常癖

通俗來說就是,過分痴狂地遵循社會規律,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極其嚴格的標準化,毫無個性可言。

正常癖患者的生活就像是被操縱的木偶一樣,非常的機械化,而一旦有外界壓力打破這種規律生活,他們就會陷入極其崩潰的負面情緒中。比如,一個習慣在每天7點鐘起床的人,一旦有一次晚於7點,他可能一天都會陷入沮喪失落的情緒中。

2.強迫性重複

心理學家發現,人在幼兒時期就具備了“重複”的能力,在他們感受到愉悅或是痛苦後,他們在之後的時間裡下意識尋找這種感覺,希望能夠重複體驗。

對於他們而言,熟悉的事物帶給他們的安全感遠大於快樂溫暖的事物,他們會一次次地將自己重新置於被傷害的位置,重複體驗被傷害的感覺。直到某一刻,這種重複性不再容易得到滿足,對方不願意跟他們再糾纏下去,他們才會突然清醒過來。

3.分離型落魄

“分離型落魄 ”的症狀有點像“人格分離”,有些人在經歷了重大變故時,會出現應激反應,內心極端恐懼乃至對自我產生懷疑,他們會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自己”,“自己究竟屬於誰”。

人類最為原始的歸屬感是從父母身上獲得,而這種自我懷疑一旦產生,與父母的連接會斷裂,父母在他們心中會變成普通朋友一樣的存在。一個人最原始最溫暖的歸屬感不復存在時,安全感也無法出現,整個人成了行屍走肉,失魂落魄 。

4.性情緒轉移

作為最為爭議的心理學家鼻祖級人物 ——弗洛伊德,他的理論分析常常繞不開“性”這件事,似乎所有的心理問題都離不開“性壓抑”問題。

弗洛伊德書中曾提到一個女性精神病患者,她的性幻想對象是她父親,這是不合倫理道德要求的,為了轉移性情緒,她將治療她疾病的醫生作為了新的性幻想對象。這個轉變過程是潛意識發生的,未被患者本身察覺,而這種心理便是“性情緒轉移”。


念魅75665790


精神病發病的前兆是…這個問題每個人都不同。我個人認為,第一被負面情緒,捆綁,內心深處,沒有正能量,第二,環境和受刺激……預防,發病的話,自己內心深處,有沒有正能量,如果有的話,一定會,空制自己…❤


小小QQ66


這是個好問題(A good question )!

估計您問題中講的“精神病”肯定是最為常見的“精神分裂症”。

以我從事精神科臨床30多年的經驗,精神分裂症發病的前期表現一般有以下幾種:

1.越來越“自閉”

一般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前性格就比較內向,平時不願意和人接觸和交往。多數病人發病前變得更加自閉:

比如經常把自己關閉在自己房間裡,不與家裡人交流,甚至不與家人一起用餐;

不出門,不見人,家裡來了客人也不露面;

更不會參加任何社交活動;

2.出現“自言自語自笑”

比如學生在學校課堂上無緣無故發笑;

或是家長髮現孩子在家裡無緣無故自言自語,問他說什麼,他也不回答或搪塞;

3.變得“敏感多疑”

比如老是懷疑鄰居故意整出動靜;或是懷疑同學或同事們在議論自己;或是懷疑大街上的人吐口痰是對自己不友好;過是覺得公交車上有人高聲罵人是針對自己的等等;

4.憑空出現“幻覺”

比如總是憑空聽到別人叫自己的名字;或聽到“罵自己”的聲音;或是聽到有人要“害自己”;或是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人”或“物”;

以上四個表現就是精神分裂症最為常見的發病“前兆”。

和其它任何一種疾病一樣,越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都會取得相當不錯的療效。

所以我說:

這是一個好問題!

各位條友大家好,如果您喜歡我的回答請您點個贊並加關注我,謝謝您!




心理醫生張彥平


常見精神病前兆:

1、敏感多疑。對任何事都敏感起來,把周圍的一切都附加在自己身上。以為別人都在議論他;有的不吃、不喝,認為有人想要加害於他;有時甚至會出現幻視、幻覺的症狀。2、情感紊亂。情感變得冷漠起來,對親人漠不關心,對周圍事情不感興趣,脾氣開始變得暴躁起來,經常會為一些小事而亂髮脾氣;會莫名其妙的大笑或嚎哭。3、行為異常。行為舉止開始變得詭異起來。喜歡發呆、獨來獨往,精神病的前期症狀導致患者很難與別人交流。4、睡眠障礙。逐漸或者突然變得入睡困難、即使入睡也易驚醒或睡眠不深,徹夜失眠多夢或睡眠過多。這是精神病的前期症狀之一。5、性格突變。原本活潑開朗、熱情好客的人,突然變得對人冷淡,與人疏遠、孤僻不合群,人變懶。


金子Jane


精神病的前兆第一個是患者的性格可能會改變,比如原來活潑開朗的人可能會變得悶悶不樂,也有的表現為經常發呆;原來比較內向的人有可能變得活潑外向等。第二個可能會有一些神經症狀障礙的症狀,比如緊張不安、心煩意亂、悶悶不樂、高興不起來等。第三個患者的生活還有社會功能可能會受到影響,比如生活習慣可能會發生改變,起床的時間或者是個人衛生料理,以及學習、工作的效率可能會出現緩慢下降,社交習慣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M峽嘉嘉的笑靨如花


在疾病的初期,病人情感反應遲純,表情淡漠,待人冷淡,對各種活動缺乏興趣,性情孤獨。缺乏主動性,不與人交往,終日獨處窒內,與現實生活脫離,沉醉於自我幻想之中。在思維方面缺乏連貫性和邏輯性,語言支離破碎,甚至個別詞句也缺乏聯繫。因果倒置,主次不分,談話亳無中心內容。有的患者以妄想為突出表現,其內容多種多樣,有迫害妄想,妒嫉妄想,關心妄想等。有時可見有疑病妄想,鍾情妄想和自罪妄想。


仁濟仁愛888


1.難以進行正常社會生活,難以正常與他人交流。

2.出現幻覺,總覺得有人要害自己。

主要是這兩點。


冬了個眠


醫囑鑑定告訴我們,人的精神開始異常變化,話小,孤僻,懶散,表現生活不規則性變化,出現有異常,最好自己有認識,自己不要驚慌自行放鬆,活動,調節一下都能正常過來。


樂趣問答


幻覺自己倒是沒有別人想害我也沒有這個想法。懶散倒是有。生活倒是不能自理。但自己沒有冷漠還很熱情倒是能和正常人交流,我還有自殺的想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