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得比较好”的华晨宇沦落后,“歌手”真的“瓦特了”么?

18年华晨宇就在“歌手”获得亚军,不知道今年他又是以怎样的心情参加这届“歌手当打之年”的。

我不太喜欢华晨宇,华晨宇看似对每种曲风都有猎涉,但都流于表皮,没有去追究更深的东西,比如他的嘻哈,比如他的摇滚,他在舞台上看起很“撕裂”、很“酷”,其实是演技比较“炸裂”而已,他骨子里根本没有嘻哈或者摇滚精神的“魂”。

说真的,国内办得比较出名的演唱类节目,诸如“我是歌手”“蒙面唱将猜猜猜”“中国好声音”等都是舶来品,但依旧只是模仿,形似而神不似。

“我是歌手”第一季刚开始播出时,确实也让人感到惊艳,之后也推出了不少诸如“黄绮珊”“邓紫棋”之类的唱将。但几季播出之后,就觉得这种节目越来越没意思了,套路都一样:一名外国歌手,一二名台湾或香港歌手,一二名实力歌手,然后就是一些芒果台捧红的歌手,基本上看几期就知道歌王是谁。

“歌手”走到2019年,首期播出后,直播收视率同比竟下降了近一半的百分点,刷新了7年来的最低纪录。也许年轻观众被碎片化的视频分流是一个原因,但歌手人气不再、热度下降、创新不足等等也成了不争的事实。

请来殿堂级老艺术家们能保证节目的“逼格”,但确保不了流量,更何况一些神仙级的大咖对“歌手”不感冒,据说,张学友对“歌手”“让不懂音乐的评委去评判唱功”就很是“不屑”。

用“苟延残喘”来形容“歌手”一点不为过。

这也就明白了华晨宇是来拯救“歌手”的,来撑起“歌手”流量和热度的。


“演得比较好”的华晨宇沦落后,“歌手”真的“瓦特了”么?


然而,能带来“流量”的华晨宇一个人是很难支撑“歌手”的热度,因此,“歌手”搞了一个火药味十足的一对一的“奇袭”赛制。

第一期黄霄云以一首《少年他的奇幻漂流》奇袭毛不易成功,不可否认,黄霄云的“专业功底”让她在演绎《少年他的奇幻漂流》一点不逊于原唱五月天。

但由于黄霄云“飙高音、炫技巧”“进攻型太强”,在毛不易开唱前就“奇袭”,导致了毛不易的粉丝从“炫技”到“情商”甚至到“人设”等方面,对黄霄云发起了群攻。

粉丝都是一些非理性动物。

这场争论不出乎意料地上了热搜,“歌手”操盘手洪涛可能暗自偷着乐,接着又让黄霄云一举“灭掉”了前来复仇的隔壁老樊。

这又引来了保卫“民谣”的呼声。

其实民谣这个东西适不适合比赛姑且不说,但有人因此认为,唱歌“情怀”胜过“技术”——这就不是矫情而是愚蠢了。

米西亚对黄霄云有个评价,我认为是中肯的:假以时日,黄霄云一定会成为一代优秀的歌手。


“演得比较好”的华晨宇沦落后,“歌手”真的“瓦特了”么?


洪涛也是有理想的,这从他挖掘黄绮珊、邓紫棋,就可看出来。

但为了“歌手”的流量,他有时也是无底线了。比如在2017年“歌手”帮帮唱阶段时,请来了“外行”岳云鹏。一想起岳云鹏在台上唱:“啊啊啊,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台下一帮成人就笑着傻乎乎地唱到,“啊啊啊,五环,你比六环少一环”。我去,幼儿小朋友都知道“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当这些“反智”的娱乐节目大行其道、蹭流量、上热搜的时候,你还能想象我们的文娱节目还能走多远。

扯远了,话说回来,“歌手”已经播了7期,不知道是洪涛尝到了“黄霄云奇袭毛不易”上热搜的甜头,还是脑子“瓦特了”,灵感忽至请来了太一。

太一是谁?

在湖南卫视歌手的官博中,是这样介绍歌手太一的:他被称为“卧室音乐怪才”、“天才音乐人”,13岁时就能独立完成词、曲、编、录,截至目前,累计创作上千首,两年间,发布原创歌曲多达127首,涵盖流行、摇滚、电子、民谣、说唱等各种曲风!

“创作上千首”的他在“歌手”唱的《玉》,开始几句歌词却是:

决定了缝上嘴巴一口沙哑

呐呐呐呐呐

声带呐呐呐呐呐

灵魂边哭边邋遢

见过的人无非就那点破事

“他 她 它 塌 拓”

全部是最傻的瓜

撕咬乱糊涂一塌

我不是专业的音评人,所以只说感受。在《玉》这首歌我感受到了周杰伦的味道,结尾那一段那绝对是碧梨的品味,或许,是碧梨抄太一的作业也不一定。

他就像一名网友说的“感觉像是突破次元壁出来得歌手一样”,不可评说。

来来来,洪涛你出来走几步。


“演得比较好”的华晨宇沦落后,“歌手”真的“瓦特了”么?


最后来说说华晨宇的倒掉。

华晨宇在“歌手”已经连续两期跌出前四。

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听华晨宇唱歌容易“审美疲倦”,有人说他唱歌有自己的套路:开始基本上是一段低潮的神神叨叨,接着插入一段看起来rap助推气氛,往下迎来高潮吼叫一番,最后低吟收尾,眯着眼感受观众的欢呼声和掌声。

他很少翻唱经典的歌,因为套路的局限。

在“歌手”他翻唱的陈奕迅的情歌《我们》,明显是一个翻车现场,高音刺耳,无法打动人心,再听听徐佳莹翻唱伍佰的经典《Last Dance》,高下立判。

《神树》和《降临》应该说是华晨宇的挚爱。

在演唱这两首歌之前,华晨宇唯恐听众层次太低,听不懂,所以絮絮叨叨地讲诉在这两首歌中所赋予的含义,还顺便普及一下“雅乐调式”,这就不禁让人呵呵了,听众绝对不只是听得懂“五环,你比四环多一环”那帮傻乎乎笑着的人。

华晨宇是不是眼高手低,喜欢把更深的一层含义的歌曲,通过自己的歌声表达出来呢?

其实越简单越易于传唱的歌里,它赋予其中的道理越加深奥。


“演得比较好”的华晨宇沦落后,“歌手”真的“瓦特了”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