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仲英的起事与三围河州

马仲英的起事与三围河州

马丕烈

公元一九二八年三月,马仲英以七人起事,反抗拥有数十万大军的冯玉祥部国民军。当时他年仅十七周岁。这一惊人的事变,距今仅三十多年(此文写于上个世纪60年代),当日亲自参加或从旁目睹的还大有人在。现就个人亲见亲闻的概况,谈叙如下:

一 马仲英起事的原因

冯玉祥的作风是不允许他管辖区内有异军存在的。他的所部刘郁芬到甘,对付当地军队的手段,仍然是排除异己,杀尽撵绝。他们首先铲除了久住兰州的李长清、包玉样;随又把张兆钾、孔繁锦、黄得贵、宋有才、韩有禄等所有汉人部队,除了不足轻重的装建准、吴桐仁两部而外,解决得一干二净,眼看刀锋要转到回军头上。当时甘肃所谓的“五马”:绥远的马福祥,宁夏的马鸿宾已经与冯部合流;甘州的马麟一贯倾向兰州当权势力,在冯部和张兆钾、孔繁锦作战时,他已经帮助刘郁芬去打驻在关山的黄得贵,当然黄也不是冯部急需扫除的对象,剩下的西宁马麒,凉州马廷勷两部,早前和冯部没有渊源,刘郁芬到兰后,他们鉴于李长清、包玉样的惨死,始终不曾到兰州和刘见面。到这时他们不甘心死亡,当然就得作自卫计划。一九二七年的冬天,他们已经派人和奉张勾结,但仍畏葸持重,不敢轻发。有一天,马麒谈到冯部的压迫,慨然地说:“没有个儿子娃(好男子),有的话,把脓皮袋给戳破去。”这句话是表示愤慨,同时也是想利用他人首先发难,他从后相机行事。马仲英听惯了他祖父们在同治年间和马占鳌反抗满清的故事。听到这话,就一心要去做“戳脓皮袋的儿子娃”,就私下去串连人,准备起事。马麒听见风声,却对他严厉训饬,密加防范。他为什么又要这样做呢?原来马麒说愤慨话的意思,是要旁人去戳脓皮袋,他做医疗大夫。再不然,也可在两家闹到难解难分时再行下手,避过怒潮的浪头,坐收渔人之利。如今要戳脓皮袋的是他的侄儿,这和自己去戳差不了多少。他是老谋深算的人,倘若不留转旋余地,一马当先地去硬碰,是不合他的心意的。可是这个青年人却不理会他伯父的用意,不久就冲破了防范,把反冯的旗帜插到河州去了。这就是马仲英起事的真正原因。有人说赵席聘(当时的河州镇守使)镇压了争教的回民头目,内中有马仲英的父亲马宝,因而激起了马仲英的事变,那完全是不真实的。

二 马仲英初起的情况

马伸英的父亲马宝和马麒是叔伯兄弟,他虽然名义上是营长,当时患有神经病,实际上却是年少的马仲英以营付名义代行着职权。马宝长期在河州家中养病,渡着优闲岁月。马仲英少年英勇,具有联系群众的天才,起初原打算用全营之哗变的形式冲向河州,因有马麒的防范阻止,遂撇开部队只带上弟弟仲杰和刘知挥、马毛毛(经名西拉知)。马虎山(经名塔哈),仓大人的儿子(不知名)、海买东等七人,趁主麻(礼拜五)入寺做主麻的机会,偷输地跑出西宁城,割断电线,直向河州前进。路过循化时,佯为查案者,驰入县署,下了警察的枪支,扬长而去。走到大力家山,恰有武装齐全护送着几驮子弹和其他军用物品的小部分国民军经过。他们很快的埋伏山顶,利用地形袭击,这二十多名国民军只有一人逃脱,其余全被击毙,夺获了枪弹及其他军用物品。从此便有了起事的本钱。到了临夏县西乡河南的三花观,就在这里成立自立队,开始招人,以反国民军,取消苛捐杂税和强征学兵作号召,提出了“不杀回,不杀汉,单杀国民军办事员”的口号(注:开始的口号而已),很快就集结了数百人,把自立队改作“黑虎吸冯军”,自称司令(因为年少大家都称他尕司令),以仓大人的儿子为副司令。

三花观在河州西南,马廷勷的家在河州西北,中间虽有一段距离,但乡村往来障碍较少。当时马廷勷留在河州大河家,保家的队伍,由他的堂弟马廷斌率领。他们和西宁曾有共同反冯的密约。马仲英本不愿在三花观久驻,要向别处去谋发展。在移动间,马廷斌却因马仲英过于年轻,认为反冯的大事不是小孩子所能领导,就意存轻视;反而讨好国民军的河州镇守使赵席骋,保证要消灭这个反冯军,安定河州。当马仲英离开三花观时,他率领马队二百多人,步队一百多人,跟踪追击,在和政县的五家梁遭遇,经过一场激战之后,马仲英的副司令阵亡,马廷斌的西军也死亡了三十余人。马廷斌还在指挥作战,忽然看见他阵后绕来了十几个马仲英的骑兵,和他的步队互道了一声“色俩目”(回教徒互相问好),步队完全哗变,跟上马仲英的骑兵走了(这骑兵是准备哗变的步兵叫来的。)马廷斌看见情势不妙,立刻带卫队逃跑,军械子弹完全抛弃。马仲英得到了遗弃的物资,收编了变归的军队,实力就更大了。于是深深地痛恨马廷斌,仍旧回到三花观驻扎,四处召人收枪,扩大势力。不久马廷勷部西军分驻史家咀和保卫大公馆(马廷勷的家)的四百多人纷纷哗变,被马仲英收编。“黑虎吸冯军”就一天比一天壮大起来。

三 马仲英三围河州

马仲英所集结的“黑虎吸冯军”,在三花观逐步壮大,汉回反抗冯军的人们群起参加,不到一个月就发展成两三千人的一支军队。七十多岁的宿将马占奎拿出家藏的一百多支枪、三十多箱子弹交给马仲英,支持他的壮举。还有个马六十三给马仲英作参谋,主张趁冯玉样进兵中原不暇西顾的时机,急攻河州。为了加强力量,在将发动围城时,规定了“杀一汉人二人偿命,杀一回人一人偿命”的条约,争取在回汉大团结中,完成反冯的任务。这样就在农历三月底第一次进围河州。

马仲英围困河州气势甚锐,赵席聘虽是国民军中著名战将,这时也只能凭城死守,无力迎击。未儿,刘兆祥、李松昆两旅在师长戴靖宇指挥下,取道广河来援。在南山城郊一战,戴靖字身受重伤,马仲英部伤亡亦重,遂解围退入西乡休整。

马仲英退到西乡,以这次兰州援军顺利到来,是经马绍先、马国栋在前边开道,益加痛恨马廷斌的相攻,遂进兵袭击大河家(马廷斌家乡)。马廷斌自己纵火焚毁了他们的两座公馆,携家率残部逃往永登。马仲英解除了一部分马廷斌的武装,又发掘了马廷斌的的两个银窖,作为军饷。因此,力量更雄厚了。这时马廷勷的胞弟马廷贤,也因他弟兄间的矛盾,转而与马仲英合作发掘密藏,益使马仲英的势力壮大起来。在五月初间,又发动了第二欠围攻河州。这次围攻到五月十八日,复因国民军数路的援军到来而失败。在失败中虽然伤亡惨重,马仲英仍能保持实力,退入西乡及近郊休整。国民军则阴谋加深汉回恶感,驱使城内汉民追随军队之后,焚烧南关八方的清真寺和居民房屋,使片瓦无存。住在这里的数万回民,精壮的随反冯军逃跑,老弱的全被杀害。退上高原的反冯军,望见八方冲天的烟焰,怒不可遏。因而又引起回汉民间误会。马仲英虽然一再强调不杀汉人,不焚汉庙,但在群众愤激之下,实际制止不住。回民妇女有在夜间愉烧汉庙的,男子们也就残杀汉人以为报复。西乡汉民逃往藏区,北塬汉民逃往莲花堡一带。此后马仲英部队中再无汉人,纯然成为回民反冯军了。

到农历六月六日,国民军以三路大军向马仲英进攻。马仲英亦集合五个旅的兵力(约六七千人)分三路迎击。马仲英自率一部迎击由北原来攻的国民军;马占奎领一部迎击由西川来攻的国民军;马昌领一部迎击由南山来攻的国民军。结果反冯军大胜,击毙国民军甚多,俘获军用物资极多。国民军进攻失败后,闭城坚守。

马仲英三面围城:一直到十月初间,只有小的冲突,没有大的战斗。在这期间。马鸿宾奉冯玉祥命前来议和,在炳灵寺几番几次的开会,没有结果。后来马麟进入癿藏,起了分化作用。待到刘郁芬调集精锐部队大举进攻时,马仲英部下的马占成叛变,放开了一个缺口,国民军乘势攻入。反冯军纷纷溃退,马仲英率部从槐树关山谷中退往洮岷,折转走青海、河西、宁夏。直至一九三〇年重到河西,在甘州独立失败,一九三三年再入新疆,结束了甘肃这一次回变。

在第三次围城失败后,马占奎年纪过高未曾同去,在临夏隐居。关于马仲英河州失败后到处流窜的详情,我未同去,因而不祥。来源《甘肃文史资料选辑》(马仲英部流窜途中,犯下累累罪行,罄竹难书,请看后续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