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已婚女子偷情:“2500人被隔离”,为何她会陷入双重困境?


阿根廷已婚女子偷情:“2500人被隔离”,为何她会陷入双重困境?

一场偷情引发的“封镇”闹剧


据美国《新闻周刊》,阿根廷《号角报》报道称,一名阿根廷女子从西班牙旅行回国后出现“新冠症状”,回国期间她因和前男友搞外遇,导致该男子的老家小镇埃斯塞尔瓦2500人被阻隔。报道称,两人见面时,该女子曾告诉过男子其在西班牙旅行的细节,并且透露自己有“新冠症状”,但男子并不介怀,两人仍发生密切关系。


不得不承认,“非理性”是“人祸”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这场“偷情”已经不只是简单的三角关系(丈夫,妻子,妻子的情人),因“新冠病毒”的存在,已经彻底成为“公共偷情”行为。这种情况下,“偷情者”(女子和情夫)除却在道德层面会被炙烤,在公共规则中,也会被受到相应的惩治。


毕竟,“偷情者”(女子和情夫)在发生密切关系时,是知道自己的处境的。并且,之后还继续跟家乡的朋友喝酒闲谈,这就更加显得没有“公德”。好在,县镇府部门迅速采取措施,宣布封镇隔离,防止病毒的传播。然而,这件事情留下的荒诞,依然让人挥之不去。因为,一切的缘起就是“偷情者”(女子和情夫)的不克制。


当然,这里我们不想过多的探讨道德层面的“偷情罪过”,因为,作为“私欲行为”,只要不干涉(不危害)绝对性的他(她)者(亲近关系之外的人),公共道德自然是无法苛责的。甚至,作为事件中的“情夫”,只要他自己不影响绝对性的他(她)者(亲近关系之外的人)。他自己的行为,也只是自作自受。


可惜的是,当这场“偷情”结束后,“情夫”依然不克制,这就让人感到可怕。紧接着,一切的罪恶就会被追溯到“情妇”头上。从某种层面上而言,就是因为“一而再,再而三”的不克制,才导致这场“倾城之恋”。甚至,回到具体的事情脉络中,不免有些黑色幽默的氛围。


当然,媒体在具体的报道时,不知道是为指出病毒的源头性,还是为凸显女性偷情标签的噱头性,总之,“已婚女子”被标注得很明显。于此,作为“阿根廷这位女子”,势必将走向双重困境:一方面,是道德伦理的困境(如何面对丈夫和家庭),一方面是公共秩序的困境(如何面对情夫及其家乡被隔离的2500人)。


要知道,无论是东方社会,还是西方社会,“偷情”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婚姻不忠的行为。并且,对于身体层面的不忠诚(性的不忠诚),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普遍来看,只要偷情行为不被自己的配偶发现,公共道德虽不提倡,也不好过多指责。


但是,对于这位阿根廷的已婚女子来讲,因其感染新冠病毒,就导致她的偷情行为,会被被推向公共化。这种时候,人们最关注的是,她的偷情行为会对周遭产生多大的影响。而对于道德层面的审判,最终还是要回到小范围内,比如她的家庭或非亲属社交圈中。


于此,她不仅会面临伦理的谴责(私德),同时也会遭受人品的质疑(公德)。因为,一般来讲,偷情更倾向于“私德评价”。至于“公德评价”,不一定会降低。但是,这位阿根廷的女子,却是双输的局面。当然,作为她的情夫,受到的影响也是一样的。只不过,普遍的伦理谴责中,女性受到的抨击更大而已。


不过,报道中提到的这对男女关系,不算是稳定性的情人关系,只是“前任关系”。所以,从一定程度上而言,他(她)们属于“旧情复燃”,不一定会影响婚姻格局的情况。这也再次实证,在婚外情的问题上,“前任的回马枪”还是防不胜防。


我们很清楚,兄弟的爱是平等的人之间的爱,母爱是对无助者的爱。尽管有区别,但是,这两种爱的对象并没有囿于一个人,“这一点”是共同的。我若爱我的一个兄弟,我便爱我的所有兄弟,我若爱我的一个孩子,我便爱我的所有的孩子。


然而,“情爱和性爱”就不同。有排他(她)性的存在,不是一般的爱能理解的。并且也是所有爱之中,最靠不住的。好的时候,什么都是好的,坏的时候,什么都是坏的。只有相对理智的人,才能处理好不爱时的分手环节。而绝大多数人,只能作出自私的破坏性行为。于此,我们虽然不清楚这对情人之前是如何分手的,但就他(她)们旧情复燃的姿势,就可以实证他(她)们的不负责任。不仅对自己,也对周遭的所有人。


当然,媒体指出,密切的关系的发生是情夫的坚持造成的。可事实上,作为旧情复燃的关系,总还是难以回避情投意合的存在。所以,从根本上讲,这对男女算是比较不理智的。甚至,也体现出,在一些地域中,人们对于新冠疫情的太过轻视。


试想,如果这对情人能考虑到新冠病毒的危害性,可能就不会发生密切性关系,更不会在密切性关系之后,继续将病毒带到人群之中。所以,从警惕性上而言,这对情人就比较轻视“新冠病毒”。所以,仅凭“这一点”,他(她)们就该被“千夫所指,万人唾弃”。


甚至,作为情夫的家乡人,在得知这样的“荒谬”之事时,肯定会愤怒不已。因为,这场“偷情”不仅制造出一顶绿帽子,同时还给2500人制造出一场不可估量的恐慌。而这些后果的承担,这对情人实际上是担不起的。毕竟,封镇的代价是很大的。


我们可以想象,“2500人”被隔离,小镇陷入“禁足”是一个什么景象。所以,这场“偷情”终究会被“公审”。甚至,以当下道德偏见的尺度而言,这位阿根廷的已婚女子,势必会被钉在耻辱柱上。与此同时,她的丈夫及家人也会因为她和情夫的不克制,一同被卷入是非之中。


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在不确定中,如果继续出现不确定性,那么后果往往很严重。就这位阿根廷已婚女子来讲,她已经被新冠病毒感染,从病理特征上来看,她是“受难者”。但是,当她在被治愈后,所要面临的道德拷问,公共审判,依然不会减少。


因为,比起疫情本身,人们更在乎发生的原因。而很大程度上,道德瑕疵所触发的秩序混乱,会更加显得惨烈无比。毕竟,在群体中,八卦的生命力,会将事实变得更加不可低估。于此,作为阿根廷已婚女子和她的情夫,即便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