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到一家新公司干了两三年或者干久了,就有一种感觉干不下去了想辞职的感觉?

松果66458736


为什么呢?除了这个问题,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还有些人在一个企业一呆就是很多年呢?而且干的风生水起,从基层一直干到CEO呢?

人都是喜新厌旧的,2-3年你已经基本上熟悉了你的工作,与周围的环境也非常的熟知,那么自然会产生一种惰性,认为很多事情都在掌握之中,你于是想要换一个环境。但是,你换了新的环境,有可能从事的还是原来的工作,只不过是工作的内容变了,你不熟悉,于是你又拼命的学习,上手,熟悉,从本质上来说,这并没有什么本质的改变,你依然做着重复的工作。

那么应该怎么破呢?

目标。

如果你不能设立一个目标的话,那么你将永远在寻找道路,只有你真正的锚定了你的目标之后,你才能安定下来,为了你的目标前进。

举例来说:在一个企业2-3年,你的目标是什么?薪酬待遇吗?继续升职吗?从基础的员工到部门的领导吗?这是你的阶段性的目标。

举例来说:那么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你的阶段性在企业的目标都是支撑于你的整个人生目标吗?

所谓的目标有长期的目标和短期的目标,那么短期目标应该服务于长期目标,那么你在一个公司里面就是短期目标,但是放置于人生中就是长期目标的一个小部分。换句话说,你即使跳槽那么也应该围绕你的目标,而不是简单的为了跳而跳,否则,你就会感觉什么都是熟悉的,什么都是无所谓。

你不过是两三年就换一个熟悉的环境而已,等你跳不动的时候呢?

持续学习。

上面提到了目标。那么为了实现目标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持续学习的能力,而且是做到极致。

你说你两到三年就希望换一个公司,你可能是自认为已经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能不能做到如数家珍呢?

举个例子吧,日本的羽田机场是世界上最干净的机场,那里的清洁工新津春子在那里把机场变的一尘不染,可以说非常的干净,并且出了一本自己的书。把最不起眼的工作,变成了最神圣的工作。

因此,回过头来看,你做的如何呢?

如果你在这个岗位上做的出色,把更难的部分变成标准化,同时可以推广,并培训其他人,让部门的业绩一直飞速发展,我想你在公司的位置肯定是可以继续升职的。除非你是依靠跳槽来获得管理岗位,但是可以负责任的说,如果你没有踏实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你认为你即使跳槽会有人愿意接受你吗?

因此,目标+持续学习能力=你的未来。


职要精益


不知足,没有活在当下,我就是属于这样的人。

大前年我跟我爸的朋友出去打工,待遇特别好,第一年2300上班就是玩手机度过,管吃喝。

第二年一个月4000块,一天上班6-8小时管吃住,不能玩手机。

然而当时我不知足,野心膨胀,你不知道当时多少人拦着我不让我走,最后我还是偷跑了,因为这件事导致我爸和他的朋友关系弄得特别难看。

本来回家准备创业的我,一呆就是一年,什么都没干成,想法把所有的积蓄全部赔了进去。

而且我听说今年的低价已经涨到了5000也就是说,我只要跟着我爸朋友好好干现在手机至少有7万。

可我就是不知足,现在在一个小地方一个月2000块,不管吃住不说,还上班时间长。

要是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一定会好好珍惜的。


普通人就该认命


有一种病叫作:我得了一种刚入职就想辞职的病。

你平均干一份工作会持续做多久?

70 后的答案是 4 年;80 后回答 3 年半;90 后平均 19 个月;而 95 后……只有 7 个月。好吧!这就是一种病!都是因为什么原因呢?我们来看看

1、工作压力太大,天天开会,写周报写日报,每天钉钉打卡定位,公司不大,破规矩倒很多,极大影响了我的工作状态。

2、实际薪资待遇和岗位,当初跟面试时悬殊太大,先把我忽悠进来,最后大相径,浪费我时间,1个月我就走了。

3、私企员工一共就十多个人,还搞成几派,斗来斗去,大多不喜欢干实事,看着都累,不适合我。

4、学不到太多有用的东西,机械枯燥就是一个螺丝钉永远固定死在这个岗位,所谓横向或纵向晋升的是不存在的,要么在现有的岗位上坐到底,要么就只有走人换环境挑战自己。

以上几种心理,尤其95年更加表现明显,离职率更高。

那么,第一份工作到底做多久合适?

一般而言,第一份工作最好做满 2 年再跳槽。一个人如果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年限低于 2 年,往往会被看作不够忠诚、专业技能掌握不够,不到 1 年,便被视为稳定性差,尤其是应届生,会被冠以还是学生的标签。

那不到一年8个月内就跳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可能没有通过半年一次的评估或第一个绩效周期。说明你能力太糟糕,企业不敢要。特别是你的第一份工作,如果在 8 个月内就跳槽,在 HR 眼里,或许表明你没有通过 6 个月的评估或第一个绩效周期。低于 2 年的跳槽,要想在职位上和薪水上有较好的提升,都是比较困难的,如果平薪或平级跳槽,显然意义不大。

  • 18个月是企业接受的下限

一般来说,绩效评估、年终奖都是按年进行的,而且公司只会对工作满6个月的员工进行评估。不满半年的,公司会视你为随时可能要离开的状态。呆完1年,公司相对有些安全事情,工作18个月以上,意味着你至少已经活过了一个评估的周期,可以评估出你对公司是有长期发展的准备,并且敢将一些周期长的工作、重点的客户交给你。

在职场生涯中,短期工作不能太多,除非公司倒闭客观情况,工作不满1年就离职几乎会跟你的人品相挂钩,是非常不利于你的职场履历的。不小心有一份这样的经还好粉饰你的简历,但接连好几份工作都这样,那就是你的问题了。你需要认真反思了,为何你总是不能安分的呆下来,难道都是公司的问题吗?你的心态是否过于浮躁,你的承受能力是否过低?

辞职的原因:对未来迷茫、所想得不到,如何进行梳理?

1、搞清楚目前的状态,自己想要什么。

无论刚毕业的新人,还是临瓶颈期的老人,一旦每天的工作状态连自己都欺骗不了,就说明出问题了。

有段时间我也是进入这样的瓶颈期,由于进入的行业看着日渐夕阳,继续干下去浪费自己的时间,不干跳槽到同行业还是一样的遭遇,跨行跳到哪里呢?0经验,年龄又没有优势比不过小年轻,有半年的时间我都处于焦虑,每天上班尤如行尸走肉,非常不开心。工作也经常出错,老板同事也都能看出来我心不在烟。看到一些同事嘻嘻哈哈的过一天是一天,一切来自于我对自身的不满足,也是一种对未来的忧虑。

我清楚我不能本行业跳槽,也做不到跨行跳槽,没有特殊资源和技能,那段时间我大量买了书籍充实自己空虚不安的心灵。事实上,书中确实有很多与你身处困境的作者们,每个人都在追求完善自己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敢于面对自己寻找解救自己的方法,一步步达成自己心中所要的目标,庆幸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和办法。

2、关于该找什么样的工作,画三个圈。

一个是你喜欢的,一个是你擅长的,一个是能赚钱的,然后尽量去找它们的交集。

喜欢的并非你擅长的,也不一定能变现。如果喜欢的既能是擅长的又能让你赚钱,三者三合一,将是多么的完美。当然完美是不存在的,这3样,能占据一样,想必在职场上也没有那么迷茫。迷茫的人是找不到喜欢的,更没有擅长的,能赚钱的更加不敢去想。

比如朋友做平面设计,因为是他的大学专业,所以谈不上很喜欢,只是专业比较擅长吧。年轻的时候熬身体,到 30岁发现自己无法再用这种低效的方式获得满足感,他开始思考究竟做什么? 开了2年滴滴,他决定放弃自己的专业,但不离开广告的行业,选择去做楼盘项目的销售,卖了一套房子可能有20万以上的提成,选择了能赚钱的。技术转销售肯定难,原来内向的性格慢慢转变过来,现在熬过了困难期,比原来画图的自己潇洒多倍。

3、可以短时间迷茫,但要尽快走出消极的状态

工作与生活都是相通的,没有总是一帆风顺的,起起浮浮都是正常的。要坚信生活总在变好,日子也会越来越好,与其停留在不好的情绪当中,不如好好的寻找方法寻找答案,让自己能勇敢面对困难。我们总喜欢感叹年龄,岁月的不饶人,但我们不能总是不成长停留在原地,不去学着明白一些道理,否则多增长的年龄年龄又有什么意义呢?活到老学到老。


闪亮金星


我想拿我个人的亲身经历来谈谈:

作为一个农村出来的人,直到现在我一直都在内心里面非常感谢我的妈妈,是他一直坚持让我读书,才让我有了走出去的机会,看到外面的世界,但是我参加了2次高考,却还是只考了一个大专,到了第三年了我放弃了专升本、考研的机会,直接去参加了工作,知道现在我都非常后悔,当时没有好好考虑一下!

大专毕业后,我就直接来到了离家2000公里之外昆明工作,当时我只有21岁,想想自己当时真勇敢,一工作就是7年,从未更换工作,直到现在我还在这个地方工作,感觉自己一直呆在这个舒适区,不愿意去面对外面的世界,可是最近,突然非常讨厌这样的工作,这样的生活,一成不变,原地踏步,非常想辞职,改变下我的心境,我有时不禁在想如果我当时坚持专升本,或者去考研,那样我就会看到更新鲜的世界,遇到不一样的人,选择的机会更多。

通过分享我的个人经历,总结出人要不断的往前看,不断进步,不要老是呆在自己的舒适圈,禁锢自己的思想,不然内心就回越想逃避这个地方,内心就会越来越阴暗!

改变自己,接触今日头条就是我的第一步!加油。


山西女娃在云南


说说我吧。来公司四年,前两年老板特别看重,后来怀孕了。会上各种批评打压。产假期间还想挤掉我。后来因为压力年终奖,本人不得不回来。原计划一两个月辞职。也是懒,没去找。又呆下来。这个公司怎么说呢。双休,时间自由。除了领导是个变态,人品有问题,其余还好。薪水也低。

目前的状态是,和领导依然不合,自然受不到重用。留下也是小品牌给你,事多,没有发展前景。得不到欣赏和肯定,工作非常压抑。无数次想离职的念头。因为至少是上市公司。双休。本人是高中毕业。再找一个同类的工作比较茫。但是找一个不正规的公司肯定没问题。家中也有压力。不敢裸辞


唐朝120226


员工Q基本上跳槽的频率稳定在两年左右一次。刚进公司那会儿,他把自己的简历吹了一些牛,公司也把自己的行业地位吹得天花乱坠。

几个月时间之后,公司已经知道Q的具体斤两,而Q从一个候选人变成一个正式工之后,有了更多的接触公司内部资源的途径,也顺理成章知道公司当初对自己说的哪些话是真实哪些是夸大。

但是几个月的时间不过是试用期刚过,Q不想贸贸然离职,毕竟公司夸大宣传并非个例,还有来都来了,索性多待一些时候。而只要员工能力没有夸大过于厉害,影响了工作,公司一般也不会揪着不放,毕竟这年头人也不好招。于是就在这样的互相知道底细,互相不戳破的日子里过着一天又一天。

一年过去,Q早已转正,也目睹了公司内部人员的进进出出,Q在新人面前成了公司的老员工,知道公司的底细越来越多,Q开始觉得自己脑袋被门夹了才会来个破公司。

这一年的时间里,工资并没有按照自己的期望增长,公司也不像有要给自己加工资的打算。Q从其他渠道打听了现在这个岗位在别的公司的工资情况,骂了一句:“王八蛋!老子做牛做马劳苦功高,就给这么点工资打发要饭的呢?”

Q开始偷偷更新简历,留意其他机会。对于公司领导眼里更不顺眼。

Q在公司里度日如年,但是理智告诉自己成年人的世界没有任性随便辞职,当下辞职就职时间过短,也不利于下次找工作。于是Q就这样忍啊忍啊忍……

两年后的某一天,公司发布新制度,说,明天开始上班时间要是放屁的就罚100块,要是打喷嚏就罚50块。Q终于忍无可忍,骂了一句“老子不伺候了!”


职秀


不要说你,我也有这种干了一段时间, 就不想在公司干了, 想换一家公司的感觉。

其实,仔细想想,这种感觉就是我们平时说的“腻歪”了。

老板还是这个老板, 同事总是这几个同事,工作还是这几个工作,所有的人闭着眼睛都知道他们的一言一行是啥样子。

工作, 已经熟练到就像每天洗脸吃饭那样。

收入也就那样,刚上班的时候还挺期待发工资的日子,现在, 除非业绩好奖金高或者发年终奖,发工资也就兴奋了那么一秒钟的时间。

总的一句话,工作毫无波澜,死气沉沉。

这个很正常啊, 工作哪有那么多的起起伏伏波澜壮阔,又不是007, 要是真的天天折腾有事, 你就会很期待平静的稳定有规律的工作了。

其实, 这就是一种倦怠或者说遇到了跨不过去的坎想要放弃的状态。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存在的话,可以说, 结果就是工作不再有上升的可能性, 甚至有可能走上下坡路。

那怎么办呢?

给自己的工作“找事”做。

比如,同样一个工作, 试试不同的解决办法,给自己设定挑战,提高业绩要求,找到新的客户, 更或者可以给自己设定阶段奖励,每完成一个既定任务, 就给自己一个奖励等等。

就是想办法让自己工作的不一样,给自己挑战。

想想, 如果工作就是玩游戏,为啥同一种游戏, 同一个目标总是会玩的不亦乐乎呢?就是因为每次任务不同, 遇到的事情也不同, 到处存在着变化, 让我们一直保持着好奇心和挑战的欲望。

欢迎关注苑燕儿, 一起分享职场收获,一起成长。

苑燕儿


这个问题很普遍,就如同我之前一样。

我刚出身社会那会,第一份工作待遇非常不错,每个月收入在八千以上,而且最主要的是不加班周末双休,是身边很多人都羡慕的工作。

但我干了两年之后,便觉得这份工作做得太腻了,根本不是我所想要的工作,虽然各方面福利待遇都不错,但每天都从事着重复简单的工作,难免有一些繁琐,有一些腻,最主要的是让我养成了一个安于现状的习惯。

后来,为了改变这种习惯,为了让自己不再安于现状,我考虑之后便决定了离职。

离职之时,尽管很多高管挽留,但我依旧觉得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日子,我有自己的追求,应该为自己的追求付出行动,最终决定,选择了离职。

拥有一份好的工作,不想干了,除开个人追求之外,都会经历一个职业倦怠期。

何为职业倦怠期?说得直白一点,也就是在一个行业工作太久,每天所从事的工作都一样,找不到任何新鲜感,没有任何挑战性,因此激情与追求都会随意下减。于是,便容易心生想要逃离现状的感觉。

但想始终归想,如果你有其它更靠谱的想法,可以选择离职来改变这种处境,但如果你没有其它靠谱的想法,那可以参照以下几点进行自我改变:

一、调整好心态,积极应对

说得直白一点,之所以在一个行业内工作太久会觉得腻,会没有激情,是心态的一贯作风。

这时候,最应该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积极去应对。

要将这份工作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这样才能更好的将这份工作做干。

心态一旦改变,激情随之会有相应的提升。

二、为自己树立目标,而非是安于现状

缺少目标的表现就是觉得每天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每天循环着做重复的事情。

这时候,一定要学会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目标的设定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短期目标,二是中期目标,三是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也就是你最近在很短几个月或者一年之内所要造成的。

中期目标,也就是在三五年之内所要造成的。

长期目标,也就是你未来需要完成的。

只要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有了方向才会有动力。

三、用心去做每一份工作

工作需要用心去对待。

对于每一个从业的人来说,如果你对待工作的态度不积极不上进,那么自然在这份工作中找不到归属感,认为这份工作可有可无。

但如果你用心去对待这份工作,那就完全是两回事,你会工作重要感到存在感,找到归属感。

而想要找到存在感与归属感,最需要做的事就是用心去对待每一份工作,这样才能找到激情与动力,这样才能用心干下去。


肖军说职场


因为学到东西少,晋升空间小。

一份工作做下去,主要有两个原因,要么能学到东西,要么能赚到钱。

通常,新公司这两样都能给我们。

一份工作刚做,肯定有不少方面需要熟悉,干一点活儿就能学到一点新知识,就算是钱少,也能获得个人成长。

等到两三年之后,基本工作都熟悉了,能学到的新知识也就随之减少。

而另一比较尴尬的局面就是,在一个单位晋升的速度一般会比较慢,从我的近十年职场经验看,很多还是跳槽晋升快一点。

比如,我第一家公司,不少同事干了5年,结果还是一个月6000元,猎头公司打电话,你提月薪一万,对方想都不想就答应了。

现在的公司,内部晋升需要从你申请到扶正需要一年多时间,而外面跳槽过来的,进来就比你级别高,工作年限还比你少,你气不气?

所以,职场上很多人是三年一换,一来可以保持自己的职场活力,二来让自己得到晋升。三年时间,不会有频繁跳槽的嫌疑,也让自己有更多的机会。

就算你不跳槽,总呆在一个地方,马云还要把你“向社会输出”,华为还要优化大龄员工。

因为,你年纪大了,上有老下有小,加班加不过年轻人,工资要拿得多,吃得多产得少,企业也不待见。

所以,职业规划千万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家公司,你的世界宽广得很,宝马要到草原上跑。

我是董楼主,关注点墨楼,与你分享职场实战经验。

点墨楼


非常赞同你的说法!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有其中的一段经历,我想可以很深刻地验证并回复你的疑虑!

我曾经在一家台资企业4年时间,当时才20几岁,台资企业的氛围很好,每天早会都会唱歌跳舞,领导和同事都不错,工作也是按部就班,不觉得特别累,但也不算特别轻松;年轻的我,觉得也挺好,就一直呆了4年,可是几年呆下来,我发现我确实疲了,到后期,确实做什么事情感觉自己不是特别想100%努力的感觉!我总结了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内心深处的因素,往往是最重要的

发现自己除了了解本公司,本行业,对外界一无所知的恐惧感

因为台资企业的企业文化做的不错,不错到什么程度呢,你每天只能接触到公司的东西,公司的产品,公司的技术,公司的市场,一切来的都是公司的,开始的我,一直是在快乐中的,后来,我发现,长时间以后,我只了解这家公司,对行业内的其他公司根本没有概念;对其他行业更是不了解;

不知道为什么,我开始感觉到恐惧,难道在我的世界里就只有公司的一切吗?我从内心深处认为,我不能这样,外面的世界应该很精彩!

于是,我对离开有了初步的想法!

外部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一不小心发现,怎么其他新入职员工工资都比我高呢

在一家公司久了,会对很多事情麻布,但唯一一件事情不会麻木,就是薪资待遇;

不知不觉中发现,原来陆续新来的员工,怎么他们的工资都比自己高呢?知道不同的岗位无法比较,可是,有时候相同的岗位,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当时的我就理解不了了!

于是,工作更加消沉了!

感觉自己无论如何也晋升不了了!

年轻的我,属于不太锋芒的人,对工作一贯是负责的,对自己的晋升,似乎没有那么上劲,有时候同事也会问到我,我会猛然醒悟,对啊,为什么我还是主任级别,怎么晋升都没有我的份呢?

其实,在台资企业中,要晋升到经理是比较难的,很多经理级别都是台湾派遣过来的,大陆人晋升到高位的,就只有一个副总级别;而且只有1位;

晋升无望,我要离开的想法就更重了!也许转换下环境,机会就来了呢?

那,这样的状况好吗?如果去改变呢?

肯定是不好的,在一家企业,只要不是特别差的企业氛围,能坚持下来的都会不错!

后来的职业生涯,也看到了很多类似的例子,和自己当初一样类似的员工真的很多很多,在离职面谈的时候,真是牛都拉不回来!离职都是在所难免的!

但是,也不是不能改变,想着自己这么多年的职业生涯,有一个特点就是,遇到工作上的障碍,第一个跳入我思维的就是,我必须要去突破它,只有突破它,你看到的世界会不一样,有时候坚持并难,难就难在你看不到坚持以后是什么样子的!

和大家共勉!

我是“稚始桅终",专注职场内容分享。欢迎转评赞!欢迎点击【关注】我!

分享更多,收获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