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與我】特色津門小吃——茶湯

今天要講的茶湯並非我們平時沖泡的各色茶飲,而是一種其實並不含茶葉的特色津門小吃。

【熱情|食物與我】特色津門小吃——茶湯

小編第一次聽說茶湯,是在小學語文課文《好嘴楊巴》中:

津門勝地,能人如林,此間出了兩位賣茶湯的高手,把這種稀鬆平常的街頭小吃,幹得遠近聞名。這二位,一位胖黑敦厚,名叫楊七;一位細白精明,人稱楊八。楊七楊八,好賽哥倆,其實卻無親無故,不過他倆的爹都姓楊罷了。楊八本名楊巴,由於“巴”與“八”音同,楊巴的年歲長相又比楊七小,人們便錯把他當成楊七的兄弟。不過要說他倆的配合,好比左右手,又非親兄弟可比。楊七手藝高,只管悶頭製作;楊巴口才好,專管外場照應,雖然裡裡外外只這兩人,既是老闆又是夥計,鬧得卻比大買賣還紅火。

  楊七的手藝好,關鍵靠兩手絕活。  一般茶湯是把秫米麵沏好後,捏一撮芝麻灑在浮頭,這樣做香味只在表面,愈喝愈沒味兒。楊七自有高招,他先盛半碗秫米麵,便灑上一次芝麻,再盛半碗秫米麵,沏好後又灑一次芝麻。這樣一直喝到見了碗底都有香味。  他另一手絕活是,芝麻不用整粒的,而是先使鐵鍋炒過,再拿擀麵杖壓碎。壓碎了,裡面的香味才能出來。芝麻必得炒得焦黃不糊,不黃不香,太糊便苦;壓碎的芝麻粒還得粗細正好,太粗費嚼,太細也就沒嚼頭了。這手活兒別人明知道也學不來。手藝人的能耐全在手上,此中道理跟寫字畫畫差不多。

——馮驥才《俗世奇人》

這篇文章大家應該 都看過叭

據說茶湯最早在明朝起源於北京。明朝初年,(永樂十九年),朱棣遷都北京之後,設光祿寺為禮儀祭拜之地,為了祈福江山社稷,光祿寺研製了一個以稷(小米)為基底的粥,命名為茶湯。在祭祀拜天之時,賜文武百官各一碗,敬畏上天。後逐漸列入明朝宮廷小吃,有時謠為證:"翰林院文章,太醫院藥方。光祿寺茶湯,武庫司刀槍。"文武或藥食並列,而食推茶湯,可見其風靡朝野,膾炙入口。因用熱水衝食,如沏茶一般,故名茶湯。茶湯主要有山東茶湯和北京茶湯,北京茶湯因用龍頭嘴的壺衝治,又叫龍茶。茶湯更是北京的傳統風味小吃,味甜香醇,色澤杏黃,味道細膩耐品。北京正宗的茶湯,有“聚元齋”和天橋的“茶湯李”。

後來,由於歷史動遷的原因,茶湯於明末傳入天津,並在天津生根發芽,“楊巴茶湯”更是憑藉楊巴的一張好嘴,將天津茶湯發揚光大。時至今日,在天津鼓樓、古文化街、南市食品街等處,冒著熱氣的龍嘴大銅壺依然熠熠生輝,招攬八方來客。

茶湯原料也很講究。它要用糜子面放碗內,用熱水調勻,然後用銅壺的開水衝入碗內衝熟。衝好後撒上紅糖、白糖、桂花醬,以及瓜子仁、葡萄乾、青紅絲等,花花綠綠的,很好看。賣茶湯的都有一隻大銅壺,沖茶湯時,左手端碗,右手使力將銅壺一歪,壺裡的熱水就準確無誤地落入碗中了,動作乾脆利索,一氣呵成。

【熱情|食物與我】特色津門小吃——茶湯

在電視劇《四世同堂》中有一鏡頭,就是賣茶湯的在吆喝。一把大茶湯壺冒著熱氣,大銅壺金光鋥亮,壺身鑄有游龍,壺嘴是一個龍頭的造型,龍頭上面繫著兩朵絲絨花球,顯示它的古雅。大銅壺肚膛內點煤炭,沿著肚膛盛水,茶湯就用燒得滾開的水直接衝入放有茶湯原料的碗內。盛水的大銅壺有40公斤重,沖茶湯的手藝人不僅要有勁,而且要有熟練的技巧,否則茶湯衝不好,還要被燙傷。

【熱情|食物與我】特色津門小吃——茶湯

根據著名天津民俗專家張仲所著《龍嘴大銅壺》中記載:“楊家的茶湯就是倆味兒!主顧上來,把粉色的秫米麵子,往小綠豆碗裡“刷,刷,刷”扔進三勺,右手把小碗對準大銅壺壺嘴兒,足有三尺開外,左手把壺把兒稍微一抬,紅絨球一顛巍,一股小水流兒冒著白氣直奔小碗,再把小碗往壺嘴一送,水流兒斷了!茶湯賽氣吹的,滿滿騰騰一碗兒。水,一滴不灑,秫米麵兒,一粒不澎。“刷,刷,刷”,又是三勺紅糖,插上一個洋鐵片兒小鏟兒,得啦!不緊不慢,有板有眼,像有嘛暗機關、消息兒管著。楊四挓挲著倆手站在那兒,看著那茶湯又細又稠,主顧能拿小鏟兒切成塊兒吃,棗核兒臉上兩隻小黑眼珠兒撲閃撲閃,瞧瞧茶湯,瞅瞅銅壺,心裡就是想樂。”

開學回到天津也來一碗茶湯嚐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