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全球疫情持续,什么物资会出现短缺?

用户5024731289364


随着全球疫情不断蔓延,口罩等防疫物资在全球各地已出现脱销状况,疫情严重的多个国家出现了防疫物资短缺和抢购潮。全球药品等医疗物资出现供应短缺

一方面,疫情在全球蔓延对医疗资源形成挤兑,导致全球对相关医药产品、医疗防护用品以及医疗器械等医疗物资需求激增,相关品类出现供应短缺;另一方面,我国是全球医药、医疗器械等医疗物资重点产出国,受疫情影响,企业不同程度延迟开工日期,再加上运输受阻、物流管制等因素,导致我国医药、医疗器械企业全球订单交付紧张,加剧全球供应短缺。尤其是原料药领域,我国原料药生产品类齐全,总体市场规模在全球占比超过30%,在全球供应链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据海关统计数据,2018年我国原料药出口总值300.48亿美元,约占全球原料药市场的19%。疫情爆发以来,全球原料药供应链受较大影响,印度、美国等药品生产大国均显现不同程度的药品短缺。由于部分原料药品100%依赖我国供应,印度于3月初宣布限制26种活性药物成分(API)和与之相关的药物出口,以优先满足国内需求为主。美国绝大部分药品由我国和印度生产,印度限制出口加剧美国药品供应短缺



大山小溪2008


中新网北京2月9日电 9日,在北京发布的一份“疫情期间公众心态与需求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当前公众对疫情的关注度仍处于高位,公众对疫情的了解度、政策配合度、自我管理度以及信心度均有提高,当前防控物资短缺成公众反映最多的问题。

湖南衡山县一企业加班生产医用口罩。郭聪 摄

上述调查报告由零点有数发布,从公众对疫情的关注度、了解度、恐慌度、政策配合度、自我管理度五大维度对目前公众心态行为进行了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与疫情发生初期相比,由于疫情防控措施产生的作用,被调查对象因“家里人不听劝或不采取防护措施”、“周围有很多从外省回来的人”而恐慌的情况下降明显。

监测结果显示,当前,导致公众恐慌的两大主因还是谣言与传言的辨别困难,以及防控物资缺乏问题。

疫情发生以来,“口罩荒”等防护物资的紧张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此次调查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问题。

调查显示,不论城乡,公众反映最多的现象均聚焦在防控物资短缺,社区附近口罩/消毒液等防控物资断货(67%),城镇的该问题比农村略为突出。

此外,公众反映公共区域未做到每天消毒(29.6%)、未对本社区常住/外来人员进行健康筛查和信息跟踪访问的比例也均在2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调查显示,农村公众的个人防护意识不及城镇,27.6%的受访农村公众表示所在社区中出门不带口罩的情况依然很多/有所增加,高于城镇(12.6%)。

这份调查报告还针对复工后的企业防控表现。调查显示,出于疫情控制的考虑,多地已要求企业延迟复工。本次监测数据显示,大多数企业是在正月十五之后开始办公,比往年延后了一周左右。但有34.5%的公众表示其所在企业在正月十五之前已经开始办公。

约半数受访者所在企业未储备办公场所防疫物资,超半数受访者所在企业并未进行针对疫情的保洁消杀。

而针对企业需求的调查数据显示,总体来说,企业最希望政府给予防疫防控用品方面的支持(47%),其次为租金减免(38.4%),以及所得税增值税减免、发放稳岗补贴和财政补贴等财政方面的支持,比例均在35%以上。(完)


谢四龙


大夫


心平气和6699


一定是粮食。


刘晓平986


粮食


天诚老大75368411


食物及医疗物资,民不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