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時代“深水區”?房地產的下半場是價值投資

在希臘神話中,人類的歷史曾被按金屬的質地進行劃分,即: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和黑鐵時代。其中的白銀時代,是指“人蒙神的恩寵,終生不會衰老,也不會為生計所困。他們沒有憂慮、沒有痛苦,相貌和心境都像是兒童”的時代。

在王小波的時代三部曲中,也有個《白銀時代》,故事的背景就正好設定在2020年。“未來的世界是銀子的”,在小說裡,王小波用一道熱力學謎底揭露了未來世界的烏托邦,“在熱寂之後,整個宇宙同此涼熱,沒有差別,淪為一片冷冰冰的、稀薄的銀色,這就是白銀時代”。

白銀時代“深水區”?房地產的下半場是價值投資

而在房地產行業,從2014年開始,萬科就提出“中國房地產從黃金時代邁向白銀時代”的概念。在最近的3月18日,其在2019年的業績推介會上,又提到“房地產已經進入到白銀時代深水區”。

到底什麼是房地產的白銀時代?

2014年,人民日報刊登了萬科總裁鬱亮的署名文章《我國樓市進入白銀時代》。在文章中提出了“房地產已經度過了最黃金的歲月,但也絕不是就要撞上冰山的泰坦尼克號,只不過,過去膽大為王,人人皆可賺錢且越膽大越賺錢的時代結束了。”

在萬科成立的35週年,萬科發佈2019年年度報告:實現營收3679億元,同比增長23.5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89億元,同比增長15.1%。

轉入白銀時代“深水區”的萬科,放慢增長腳步,一天一個“小目標” ,2019年每天淨賺1.08億。

從龍頭開發商的發展路徑,我們很容易理解什麼是房地產的“白銀時代”。白銀時代是指,行業暴利時代的結束。而白銀時代進入深水區,特徵也逐漸清晰起來,從增量到存量、從平衡到極化、從簡單到複雜、從單一到全面。

房地產的下半場是價值投資

黃金時代如少年青春期,白銀時代則進入了成熟期。進入成熟期,意味著增速的放緩,而不是絕對規模的減少,更不是唱衰的大多數人所期望的日暮黃昏。

賺錢的速度變慢了,意味著更考驗專業,行業更加成熟集中度更高,同時也意味著一線城市的優勢更明顯。

如果說上半場的“黃金時代”是投機遊戲,躺著也能賺錢,那麼房地產的下半場,則到了價值投資時代。

什麼是價值投資?《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投資經典著作開闢了“價值投資”理念,巴菲特把這本書稱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投資著作。作者格雷厄姆是價值投資理論的奠基人,他在投資界的地位相當於物理學界的牛頓、生物學界的達爾文。

白銀時代“深水區”?房地產的下半場是價值投資

他認為“價值投資”的核心就是追求安全邊際,即確保你的資金安全。如何達到呢?華爾街沒有新鮮事。格雷厄姆總結了三個不變的基本原則:

1、如果投機,最終你將(可能)失去錢;

2、當大多數人(包括專家)悲觀時,買;而當他們相當樂觀時,賣;

3、調查,然後投資。

價值投資最好的產品是一線城市寫字樓

價值投資意味著長線增值型收益,持有5-10年為佳,一般來講,5年也是一個經濟小週期。寬鬆背景下,如何確保資金保值增值?答案是一線城市,核心地段,寫字樓產品。

如今,國際經濟集體唱衰,中國以持續的經濟增長潛力成為資金避險國,產業結構相對完整,經濟又活躍的一線城市自然成為首選。

據2019年上海大宗物業成交數據顯示,國內外投資者對於物業的地段篩選更為嚴格,核心CBD、產業集聚的都市型園區的物業,由於出租率高、產業穩定、交通便利、城市配套豐富等原因,成為資金熱捧的關鍵。

在眾多的物業形態中,由於上海等一線城市住宅限購,中央堅持“房住不炒”,對於核心地段的寫字樓產品來說,既具有穩定的租金收益,長持亦可享受增值收益,除此之外,還佔據了城市的稀缺資源,具有非常好的流動性。

雙收益保障,套現能力強,大宗產品還能抵抗通脹,投資寫字樓可謂是筆穩賺不賠的買賣。此外,作為優質資產,它也是融資背書的金融工具。地產金融化的玩法更多是從寫字樓等商辦物業中玩得轉。

當然,寫字樓作為大宗物業,也需要大量資金去撬動,這是場機構和企業投資者的遊戲,絕大多數人難以企及的狂歡。

從上海萬科,以及剛剛310.5億拿下徐匯巨無霸地塊而成為中國新地王的香港置地等知名開發商,在一線城市的開發項目配置中,也明顯感受到寫字樓的比例在增加,說明商辦物業已經成為房地產新的盈利增長點。

對於有能力的企業而言,讓企業的資金保值並流動起來獲取更大的收益,應該放長眼光,把購買寫字樓當做價值投資。作為經濟晴雨表的寫字樓物業,其增值潛力和價值表現,也正是上海對標紐約、倫敦等國際一線城市,打造卓越全球城市目標的城市發展紅利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