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和小人究竟有什麼區別?看完這16句話,你就全明白了!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是貴族和平民。但在《論語》中,已經不再以地位為標準,而是以“道德”作為君子與小人的區別。

從道德層面上講,君子和小人,並不容易區分。表面上看起來,有時候君子像小人,而小人則更像君子,很容易混淆。《論語》中很多地方都談到君子和小人,通過下面十六個細節,可以讓大家更容易地辨別清楚。

君子和小人究竟有什麼區別?看完這16句話,你就全明白了!

一、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

子貢問老師,什麼是君子?孔子說,先做後說的人就是君子。反過來講,光說不做,說到做不到,那就是小人了。

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做事總為大眾利益著想,能與大眾和諧相處,但不互相勾結。小人互相勾結,只為個人利益,不能與更多的人融洽相處。

三、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君子行仁,不會做違反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小人自私自利,為了謀取利益,不顧道德,無視法律。

四、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我們每個人都會追求個人利益。但君子會以道義為原則,規範自己的行為,而小人則不講道義,只看利益。

五、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君子胸懷坦蕩,問心無愧,做什麼事都光明磊落。小人身陷私慾之中,經常患得患失,憂慮重重。

六、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君子會成全別人的善事、好事,不會幫助別人作惡。而小人相反,看到別人行善,或者別人遇到好事,他就嫉妒,給人搞破壞;見到別人作惡,或者遇到麻煩,他就幸災樂禍,火上澆油。

君子和小人究竟有什麼區別?看完這16句話,你就全明白了!

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雖然與人和諧相處,但絕不會盲目附和,隨波逐流。小人不講原則,沒有獨立的見解,總是趨炎附勢,巴結討好別人,卻不能與人保持融洽友好的關係。

八、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

在君子底下做事很容易,但想取悅他卻很難。如果想通過賄賂討好他,他是不會接受的;君子用人,唯才是舉,只要有才能,就能得到他的重用。在小人手下做事就很難,要想取悅他卻很容易,只要投其所好就可以了;小人在用人的時候,總是百般挑剔,求全責備。

九、君子上達,小人下達。

君子和小人的人生追求不同。君子追求的是道德仁義,是超凡脫俗的人生境界;小人追求的則是名聞利養,個人的物質慾望。

十、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君子嚴於律己,勇於承認錯誤,敢於承擔責任,凡事都先從自身上找原因。小人嚴於律人,寬於待己,喜歡推卸責任,責備別人。

十一、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

君子自律,不與人爭辯,與人為善,卻不結黨營私。小人相反,喜歡爭強好勝,倚勢凌人,往往拉幫結派,謀取私利。

君子和小人究竟有什麼區別?看完這16句話,你就全明白了!

十二、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君子不會因為一個人說話好聽就推舉他,也不會因為一個人有缺點而否定他正確的言論。小人則相反,誰能讓他開心,他就推舉誰,只要是他不喜歡的,就一棍子把人打死,說什麼都不對了。

十三、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君子不拘小節,但卻可以委以重任。小人雖然不可以承擔重任,但在小事上還是有長處的。

十四、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君子泰然自若,卻不會驕傲自大;小人驕傲自大,心中卻不泰然。

十五、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

君子和小人,有時候在日常生活中很難分辨,可一旦遇到困苦、絕境的時候,就立見分曉。君子身處逆境,也會貧賤不移,堅守節操;小人就會原形畢露,無所顧忌,胡作非為。

十六、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君子立身處世,有敬畏之心。小人無知無畏,無視社會道德與行為規範,所以才恣意妄行,無惡不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