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這3個“習慣”別慣著,爸媽該揍就得揍,過了6歲再改就難了

我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家陳鶴琴說過:

從出生到7歲是人生重要時期,兒童的習慣、語言、才能、思想、態度、情緒等都要在此時期打好基礎,如果基礎不牢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易造就了。

寶寶在1-2歲的時候之所以乖巧懂事,是因為他們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什麼也不懂,但是在2歲左右的時候,就會慢慢出現“自我意識”。

孩子有這3個“習慣”別慣著,爸媽該揍就得揍,過了6歲再改就難了

這個時候,孩子會異常淘氣,各種挑戰父母的底線,還經常和父母唱反調,不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性格的形成和對情感的控制能力會快速發展,等到他們3歲之後就能知道孩子的具體性格特點了。

等到3-6歲的時候,孩子自我意識會慢慢清晰,性格和行為習慣也都處在可以塑造的時候,再加上他們已經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識了,完全可以聽懂家長們說的話了,這時候已經到了孩子習慣養成的關鍵期。

要是一些孩子的壞毛病沒有在6歲之前改正和解決,那以後再改就難了,所以靜香媽媽建議,孩子有這3個“習慣”別慣著,爸媽該揍就得揍,過了6歲再改就難了。

孩子有這3個“習慣”別慣著,爸媽該揍就得揍,過了6歲再改就難了

孩子有這3個“習慣”別慣著,爸媽該揍就得揍

  • 亂髮脾氣摔東西

寶寶1歲多的時候,雙手越來越靈活,手臂也開始發育了,會喜歡打人和摔東西,這個階段只要保證孩子的安全,父母可以不用過多幹預。

孩子有這3個“習慣”別慣著,爸媽該揍就得揍,過了6歲再改就難了

但是等到過了2歲之後,有了清晰的自我意識,因為動作發育比語言發育早,有時候孩子過於著急了,情緒激動了,還是會打人、亂髮脾氣。

這個時候,父母就要及時干預了,避免他們習慣使用暴力來發洩情緒。

孩子有這3個“習慣”別慣著,爸媽該揍就得揍,過了6歲再改就難了
  • 達不到目的就“威脅”

大多數孩子在不會說話的時候,只有用哭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這是正常的,但是等到孩子會說話之後,他們的某種要求要是被家長拒絕了,這個時候哭泣就是達不到目的的“威脅”了。

孩子很聰明,他們懂得抓住家長的軟肋,會將哭泣由無意識變成故意“威脅”

孩子有這3個“習慣”別慣著,爸媽該揍就得揍,過了6歲再改就難了
  • “我行我素”無視規則

有些家長對孩子管教不嚴格,孩子犯錯或者不聽話的時候就不痛不癢的嘮叨幾句,這對他們來說根本起不到重要意義,孩子會選擇“我行我素”無視規則。

這樣的孩子並不是沒有遵守規則的能力,而是他們從父母的態度中覺得“規則並不重要”,於是就形成了習慣,從而忽視規則。

孩子有這3個“習慣”別慣著,爸媽該揍就得揍,過了6歲再改就難了

一旦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了,家長千萬不要心慈手軟,不要不忍心教育孩子,該打的時候就要打,就連著名的育兒教授李玫瑾都曾經說過——“孩子該打就要打”。

如何糾正孩子的壞毛病?

  • 父母以身作則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會模仿父母,所以說,家長要想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就得以身作則。

孩子有這3個“習慣”別慣著,爸媽該揍就得揍,過了6歲再改就難了

3歲半到6歲時是孩子建立規則感的關鍵時期,家長應幫助孩子建立規律的生活作息,幫助孩子形成基礎的規則意識。

除此之外,如果孩子出現了不當行為,要讓他為自己的錯誤行為付出一定代價,比如適當剝奪或者延滿足一次他最在乎的東西,或者最想做的事情。

通過規則感的建立,孩子讓他知道,做了錯事,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好的習慣會推動孩子走向光明的未來,他們剛出生的時候就是一張白紙,以後白紙上會出現什麼圖案,完全取決於家長們的教育。

孩子有這3個“習慣”別慣著,爸媽該揍就得揍,過了6歲再改就難了

我對孩子的規則意識的灌輸,是先從公眾場合不大聲喧譁,坐地鐵乖乖安檢,等餐需排隊這些小事開始的,其實要想讓孩子養成更好的行為習慣,圖畫書是個不錯的工具,因為圖畫是孩子獲取知識的捷徑。

靜香媽媽為大家推薦一套有關好行為習慣培養的繪本《小腳鴨行為習慣圖畫書》父母可以給孩子當睡前故事讀,而且還能讓孩子學會自己的情緒管理。

孩子有這3個“習慣”別慣著,爸媽該揍就得揍,過了6歲再改就難了

全書一共有10冊,分別是《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孩子有這3個“習慣”別慣著,爸媽該揍就得揍,過了6歲再改就難了

站在孩子的角度,這套書有三大亮點:

第一點是這套書是專門為孩子打造的好習慣繪本,其中還包括情商啟蒙,邏輯思維鍛鍊,以及語言表達的鍛鍊。

孩子有這3個“習慣”別慣著,爸媽該揍就得揍,過了6歲再改就難了


第二點是其中的插圖精美,顏色鮮豔,主人公以卡通人物為主,充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第三點則是可以保護孩子的視力,印染安全環保。

孩子有這3個“習慣”別慣著,爸媽該揍就得揍,過了6歲再改就難了

在看故事的過程中,孩子非常容易把自己帶入到角色當中,把自己當成主角,看的更入神,而且裡面的人物做什麼,孩子就會做什麼,通過模仿就會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孩子有這3個“習慣”別慣著,爸媽該揍就得揍,過了6歲再改就難了

重點是大家關心的價格問題,全套10冊,僅需58塊錢平均下來一本只要5.8一頓早飯錢就能幫助孩子養成很多好習慣,非常划算了!

孩子有這3個“習慣”別慣著,爸媽該揍就得揍,過了6歲再改就難了

未來決定孩子的不只是學習成績,要想孩子“贏在未來”,父母要重視孩子性格的培養。並且要能夠在生活中,幫助孩子養成健全的性格。健全的性格會讓“雛鷹”的翅膀更有力量,有了力量他們會飛的更高更遠。不要錯過了給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