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知道自己需要幹什麼,有什麼辦法可以幫忙麼?

師奶天堂


關於這個問題不是什麼大問題,不要講是小孩子就是成年人這段時間也難熬。出來進去就那麼幾個人,看也看煩了。如果不是疫區的話,給孩子做好防護可以帶孩子到闊野的地方玩玩,讓孩子跑一跑,看一看景色。必經孩子悶在家裡快兩個月了,等疫情徹底過去帶孩子轉一轉結識一下新事物,自然就好了,不必擔心,孩子們現在都是這樣並不是你一家。很正常,很正常,一切都會慢慢的好起來。


手機用戶IIANG


行事曆。

可以針對孩子一天所需要做的事情。來做一個規劃。

包括時間,地點,事情,還可以搭配一些做這些事情的步驟的圖片,然後呢再配合一些完成這件事情所得到的獎勵。比如可以得到小紅花,然後集齊五朵小紅花可以獲得玩遊戲的時間等等。





開口吧寶貝


題主家的寶寶才一歲10個月,這個時期的寶寶是沒有定性的。

因為寶寶還沒有滿兩歲,家長想讓寶寶長時間的注意一件事情是很難的,這個時期的寶寶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或者選擇性遺忘,明明孩子是想做這個遊戲,結果一轉眼就跑去玩別的玩具了。


對於孩子的這種情況,家長不要著急,更不要焦慮,這是孩子成長過程的必經階段,也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開始。

一般來說,這個階段的孩子,如果對一件事情的注意力達到五分鐘,就證明孩子的注意力很好了。

在這個時期,家長要做的就是在保護安全的前提下,滿足孩子的要求,維護孩子的好奇心和好動的行為,不要圈禁孩子的行為。

這段時間,對於媽媽來說也是很考驗人的,因為孩子比較好動,又喜歡新鮮事物,就要媽媽十分的小心和十分的耐心。


所以有時候,媽媽就會覺得很崩潰:一個孩子怎麼會這樣折磨人呢?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樣的,這是孩子成長過程的必經階段。


小風車媽咪


當孩子還小的時候,可能她的專注力不是很好,一會想要幹這個,一會想要幹那個,都是正常的,寶媽不需要擔心。孩子不知道自己幹什麼,寶媽可以有意識的引導,比如說你可以說寶貝我們一起畫畫好不好 ,或者你可以說寶貝我們一起玩玩具吧,你可以徵求孩子的意見,但是不要強加自己的意見,如果孩子興趣不高,你可以做一些有趣的事情去吸引孩子。比如孩子拿起畫筆又不喜歡畫了,你可以在紙上畫孩子喜歡的東西,一隻狗一隻貓,在學他們的叫聲,這樣來喚起孩子的興趣,寶媽可以試試。寶寶不喜歡你們碰她的玩具,可能是你們平時沒有陪孩子一起玩玩具的習慣,你可以坐下來陪在孩子身邊,什麼都不做就靜靜的看著她玩,千萬不要打斷孩子,如果她喜歡和你分享,你應該積極的回應,如果他不喜歡和你分享,你就待在旁邊看著她玩,聽她說他玩的是什麼,千萬不要抱著手機只顧玩手機,然後敷衍孩子,這樣只會讓孩子不高興,開始排斥父母。她可以自己樂在其中,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我們不要過多的去幹涉孩子,他有自己的思想,他想做的事情你就放心大膽的讓他去做,只要不傷害到自己,一切都OK。孩子都有一顆好奇的心,不喜歡被束縛,我們就儘量放手,畢竟她的路還是要他自己去走的,別人替代不了。孩子讓你抱,你就抱抱她,畢竟還小,等他過了三歲,你想抱他也不會在需要你,寶媽你應該珍惜孩子粘你的日子,這樣的日一去不復返,他會越走越遠,終將離開我們的視線。




涵煦媽媽


家長耐心點給點建議。孩子還小,對外界認知有限,引導他的人給他好的方面,他就學好的。引導他的給的負能量的東西,他也不會學到好。

比如我家孩子,小時候要玩哪些玩具,他自己都不知道什麼好玩,怎麼玩?

我瞭解了這一點後。就給他買了樂高積木。先從小東西拼起,教他看圖紙拼出完整的。多教幾次之後,他嚐到了樂趣,這時我就開始放手。告訴他買積木可以,但是我不再幫助你拼,你得自己看圖紙拼。果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自己拿著圖紙研究,一步一步拼起來。現在學會甩開圖紙,自我發揮,拼出各種自己想象得樣子。

還有象棋,這是上幼兒園大班學會的技能,幼兒園老師安排除夏天外,每天上午都會搬著小凳子在院子裡曬太陽,順便培養興趣愛好。象棋就是這個時候學會的,目前已經發打敗了他的爸爸。

有人引導,他就會向好的方向發展,如果從小沒有興趣愛好,長大看到別的孩子玩手機他就會被引導的對手機感興趣,從而再也戒不掉的怪興趣。

所以做個美好的嚮導是每個家長的重要工作!



郭不染


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不知道自己需要幹什麼,集中精力超不過兩分鐘,把玩具拿起來看看又放下,不跟家長一起玩等等,這些情況都是非常正常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小孩子很容易被其他的東西吸引。

就看電視這件事來說,他腦子裡想的是想看小狗,但是打開電視後發現其他的東西也很有趣,就被其他的東西吸引到了,所以忘了自己剛才想看小狗的事情。

第二,認知的發展程度不夠。

一歲零10個月的孩子,不過才22個月,他們的認知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他們還認識不到遊戲的樂趣,甚至也認識不到夥伴的意義,所以家長和他們互動的時候,他們也許表現的心不在焉或者是不想跟家長一起玩。

小孩子真正和家長產生互動,認識到遊戲的樂趣,大概要26個月以上,不過從現在開始,家長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孩子選擇一些他可能感興趣的東西,陪孩子一起玩。

孩子和家長對著幹,或者是希望成為全家人的中心,這也是很正常的,有些時候孩子會故意在人前展示,雖然年紀比較小,但他們也需要別人的認可和表揚,從家長的面部表情以及話語當中,他們可以體會到那種快樂,所以家長也要多多的鼓勵孩子。經常和家長對著幹,也是希望引起家長的注意,而且這個年齡的孩子也是多多少少有一些叛逆心理的,跟家長作對,甚至讓他們覺得非常有趣。

雖然孩子年紀不大,但是他們也有很強的自主意識,外出的時候如果把玩具拿下來,有可能讓孩子覺得沒有安全感,甚至害怕被別人搶走,所以拿在自己手裡才是最妥當的。


小栗子聊吧


根據描述感覺這個孩子比較安靜,而且也比較有思想,還有點內向。而且感覺這個孩子有點老成,就是心理年齡好像比身體年齡要大一些。

比如說需要上街的時候需要抱著才肯去,這個行為在我們家孩子身上,是在兩歲半左右才出現。而一般的孩子,一歲10個月都是剛能夠走穩跑穩的階段,這個年齡正是對什麼都比較感興趣的時候。因為無論什麼東西他們都沒有見過,而剛好憑藉自己的能力能走到跟前,能夠拿到它,所以他們一般都是比較好奇,比較好動,比較興奮,看見什麼拿什麼,看見什麼扔什麼。這時候孩子們說話也是剛剛有點兒利索,經常學著大人說話,喜歡聽大人說話。而喜歡和大人說不,和大人對著幹的時候,一般是在兩歲以後,孩子見到東西比較多,說話聽的比較多的時候。

這個孩子的心理年齡可能比是比一般同齡孩子要大一些。所以他可能不屑於和同齡的孩子玩,而大一點的孩子又不屑於和他玩,所以說這個孩子可能能夠交到的朋友不多,這就需要家長能夠走進孩子的心裡,成為孩子的朋友,發現孩子的興趣點,培養孩子的興趣,讓孩子性格由內向轉為外向,重新對外界感興趣。


曦寶和伊寶


家長朋友您好!首先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關於2歲左右的孩子,這些表現出來的行為都是很正常的,我們無需太過擔憂。

2歲左右孩子的年齡特點:

直觀思維明顯,思維存在於動作之中。思維表現出來看到什麼就要馬上做什麼,不像成年人會進行思考辨別再做選擇。【如果不想讓孩子做什麼,就要避免環境中的物品直觀的刺激。】

不想幹偏要對著幹,因為此時正處於探索的關鍵期,對身邊的一切都非常好奇而且想要用身體的各個部位去嘗試,滿足孩子自身探索的好奇心。這個年齡段幾乎是沒有理性的思考和辨別的能力的。

孩子在這個年齡段是無意記憶佔主體,孩子對自己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不會像成年人一樣,要去有堅持做的信念。看到新的事物馬上忘記舊的事物是這個年齡段的特點,無意記憶明顯。2歲孩子的有效注意力時間很短,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

孩子對身邊物品有很強的佔有慾,主要因為這個年齡段孩子的大腦還處於快速發展當中,還沒有成年人分享的概念,孩子直觀的潛意識就是認為自己的玩具就要自己玩,並有強烈的情感依戀【表現在拿著玩具不放手】

此時情緒發展的明顯特徵是易感性和易變性,情緒外露明顯。自我中心傾向明顯,出現反抗現象,常常以自己的需要作為唯一的標準,此年齡段出現了人生中第一個反抗期。


有知有道


建議媽媽購買一些育兒書籍先學習一下每個年齡階段孩子的需求,針對性引導孩子。

給你幾點建議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1、 建立一定的規則

2歲左右寶寶已經有自己的原則了,所以父母可以慢慢引導孩子建立些規則,然後在一定的規則上,享有充分的自由,這樣寶寶更容易遵守規則。但是父母們要注意,規則一旦建立,必須在任何情況下去遵守,這樣才會有效,一般說來,寶寶們其實比父母更維護規則,更遵守規則。比如:出門要拉著爸爸媽媽的手啊,比如吃飯不許玩耍啊;再比如外出不吃陌生人的東西啊,等等規則的建立,對寶寶的安全,習慣建立都有很好的幫助。

2、 堅持原則

“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他吧!省得他哭鬧不止,弄得大家精神崩潰!”不少父母在孩子耍脾氣時,會採取妥協、滿足孩子的需求等消極的解決方式,以求能迅速地讓孩子安靜下來,但是如此反而會讓孩子更加任性。所以父母應該擁有正確的教養觀念:疼愛孩子,但不要溺愛孩子,在孩子淘氣時要堅持原則。當孩子吵鬧時,要用他可以理解的話語告訴他,如果孩子一再堅持,那是鬼靈精怪的他在試探你的忍耐底線,只要一次賴皮成功,下次可能他就會如法炮製。而且父母一定要保持一樣的觀念,才不會讓你聰明的寶寶鑽空子了。

3、 換位思考

2歲的寶寶雖說有時候象個小大人了,但是他也會有壞情緒和壞心情的時候,做為父母,不要因為孩子的淘氣去責罵他,打罰他,經常做一下換位思考,瞭解他的感受,允許孩子犯錯,允許孩子有壞情緒,然後去引導他,釋放壞情緒,改正錯誤。而且,我們也可以和寶寶做換位遊戲,讓寶寶教你怎麼做一個合格的爸爸媽媽。通過寶寶來做爸爸或媽媽,讓寶寶行使一些權利,真實做到換位的效果。

4、 充分的自由

在一定的規則上面,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在孩子的世界中給他最大的權利,讓他自己去探索,去發現,父母只是給出引導,讓寶寶自己來主導自己的遊戲時間,看書時間,支配自己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我們父母在陪伴寶寶的同時,把這些規則,原則和自由建立起來,寶寶就沒有想象中的不講道理,變得容易和父母溝通,親子時間變得更融洽更開心


彥媽媽育兒分享


可以帶孩子多長見識,多見世面。朗朗小的時候也不知道自己幹什麼,學習也門門掛蛋,他爸爸就帶他出去玩,出去旅遊,帶他聽演奏會,聽了一場演奏會他指著臺上的人,說想像他一樣,他爸爸說,你可以超越他。不斷的努力,才有後來的朗朗。帶他多去經歷,看他喜歡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