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山淡影》:好的構思就是奇妙的解釋了人生的構思



《遠山淡影》:好的構思就是奇妙的解釋了人生的構思


每年的諾獎季可能是大眾最關心文學的時候吧。

雖然讀沒讀幾本,但是買的勤啊~

《遠山淡影》:好的構思就是奇妙的解釋了人生的構思


比如黑石一雄這本《遠山淡影》(之前買的門羅還是繼續摞著吧~)

短短的一本,真翻開嚼一嚼卻發現,挺有味道的,就像是嚼一塊牛肉乾,雖然是處女作,但是黑石一雄的文采已經在這裡展現得淋漓盡致。


《遠山淡影》:好的構思就是奇妙的解釋了人生的構思


“遠山淡影”這個名字聽起來不知所云,其實這個譯名是非常好的,整本書的講述的故事平淡似水,讀後回想整個故事,就是一個“遠山淡影”——有記憶,但卻是一個淡淡的痕跡,這裡是具有日本特色的平靜與剋制。

黑石一雄在這裡“變了個性”,全書的視角是一位女性的回憶,而事件發生的空間則是回憶與當下之間穿插——主人公悅子在戰後長崎的經歷以及她在英國與女兒的相處——當長崎已經在戰爭中恢復過來的時候,英國的悅子卻面對著另一個女兒景子的自殺。


《遠山淡影》:好的構思就是奇妙的解釋了人生的構思


對,自殺,這裡還有戰爭。

往往自殺和戰爭都會成為故事激烈對抗的矛盾爆發點,但是描寫卻非常平淡——幾乎就像吃飯喝水一樣簡單和平靜,在悅子的“回憶”中,自己謙和與純真,整個故事平靜與自然。

長崎的藤原太太雖然因為原子彈失去了孩子,但是卻在麵館維持了生活,小日子過得怡然自得。悅子的父親雖然被戰爭前後的思潮變遷所震驚,但是卻在隱忍與平和地面對和處理。悅子的丈夫承擔著家庭的生活——如同我們所熟知的戰後那代日本人。而佐知子則一心前往美國,不惜拋棄丈夫,不管女兒的感受,但是在悅子眼裡佐知子卻是一個追尋幸福的人……

但是整本書的信息也就是這些了,“回憶,我發現,可能是不可靠的東西”,悅子的回憶中充斥著零散和破碎的東西——悅子在英國對長崎的回憶與佐知子的生活在全書的最後疊到一起:這個類似於偵探小說的作品在最後一刻揭示出需要再讀第二遍的全新視角與線索——悅子就是佐知子,那麼景子就是萬里子。


《遠山淡影》:好的構思就是奇妙的解釋了人生的構思


在這個確實不可靠的回憶中,悅子將自己構造成了一個恭順而又賢良的妻子,自己的真實則是那個佐知子,用自己回憶中的賢良淑德,來減輕自己對孩子的內疚——當然,如果在這個全新的視角重新看悅子的回憶,她所面對的是一種拉扯,懷念,當然,還有辯解——要不然咋對佐知子這麼“理解”呢?

就此,悅子和佐知子的對抗與反差,一個人的複雜躍然紙上,她的內疚,自欺,選擇,逃避,而這些卻又全部被埋在平淡溫和的描述之下。這種反而有一種戲劇的效果在裡面。


《遠山淡影》:好的構思就是奇妙的解釋了人生的構思

“好的構思就是奇妙的解釋了人生的構思”

《遠山淡影》大抵如是,生活可能如同描寫般平淡,但是我們內心的糾結與動盪可能已經翻天覆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