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上一輩最糟糕的育兒建議或者育兒經驗是什麼?

蘇紅育兒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這個話題真是深有感觸啊!

我家小寶現在2歲多了,我們還沒有斷奶。不知道老一輩對於給一歲以上的女寶寶哪裡來的經驗,竟然說"女寶寶吃奶吃多了,將來長大了生孩子的時候不好生",我聽了真感到無語了。

這都是什麼道理啊!

孩子一歲多的時候帶她去打預防針,打完以後要在那觀察30分鐘再離開,跟一位孩子的奶奶聊天,說起孩子還吃不吃奶了,竟然說了上面的經驗,說趕緊給孩子斷奶吧,為了孩子將來好,天哪,這都是什麼經驗啊?

後來回老家,老家的親戚看到孩子還在吃奶,還是說別再給孩子吃奶了,孩子長大了不好生孩子。我真想懟她們,什麼年代了,一點科學知識不講,還在教育我這些。

後來我分析了一下,感覺是因為舊社會對女孩子的輕視,連吃奶的時間都規定了,而且還編出來將來不好生孩子的經驗,讓家裡有女孩子的都去遵守。這麼糟糕的經驗還在當今社會流傳,真讓人無語了。



伊諾媽咪育兒頻道


我家孩子是我一手帶大的,孩子的爺爺奶奶基本沒帶過,她們也從來不干涉我連續孩子,但是周圍的老人總會給我一些他們所謂的育兒經驗。

不信科學信偏方

有老家的一個鄰居,小孫女才幾個月,剛開始是感冒有點咳嗽,他不去醫院,而聽別人說有個診所的醫生看病水平高,一般的感冒咳嗽三天就好,結果孩子送去掛了七天還沒好。孩子的奶奶後來又聽別人說,枇杷葉和冰糖熬水止咳,用了沒效果。後來又聽別人說用醋煮雞蛋,冰糖雪梨水等等試了好多偏方不見好。再後來就聽說孩子拖嚴重了,高熱抽搐,送去縣醫院拒收,是這個孩子他們救不好,轉去上海還有一點希望,但是路上孩子意外死了,她們不負責任。孩子的奶奶悔不當初,如果早點送醫院可能也就沒這回事,花錢不說孩子還受罪。最後去上海孩子住了半個月重症監護室,搶救回來了,但是孩子各方面比正常孩子差遠了。

愛佔小便宜,收別人孩子的舊衣服

雖然她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有些衣服真的是看不下去,又是黴斑,又發黃還有水果漬,孩子穿出去還以為家裡人不愛乾淨,其實是別人給的,洗了和沒洗一樣。我有一個朋友,她婆婆就愛收別人小孩的衣服,拿回來也不挑一下,直接給孩子穿,掛在外面被別人指指點點,說她家孩子衣服髒死。所以我的觀點是衣服不一定要買品牌,但是一定要乾淨,孩子穿著要舒服,別人孩子穿過的衣服,可以穿,但是要乾淨,不要貼身穿。

月子裡給孩子綁腿,睡扁頭

我生我家孩子的時候,孩子奶奶非要用繩子給孩子把腿綁著說是為了以後孩子的腿直。然後非要給孩子睡個扁頭,她不知道孩子剛喝完奶,需要側躺著,防止吐奶嗆著窒息。我建議不要老讓孩子平躺著,兩邊換著側睡,可以睡一個美美的頭型。

你家老人有哪些奇葩的育兒經,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陪讀媽媽談教育


很榮幸可以回答您的問題!


現在家長大多數都會以科學育兒的態度來照顧寶寶,但是還是有很多的長輩會認為他們心中的一些經驗才是真理,所以在育兒的過程中,年輕的爸爸媽媽常常會和家中的長輩在育兒的過程中產生爭議,雖然長輩的話語中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對於那些糟糕的育兒經驗,還是要摒棄的好。

盤點育兒中遇到的陋習


1、給寶寶用尿布而非紙尿褲


很多老人都會選擇給寶寶使用尿布,他們認為紙尿褲透氣性不好,會悶悶的讓寶寶難受,可是實際上,會讓寶寶的屁屁受傷的反而是尿布。


嬰兒的紙尿褲透氣性很好,而且表面乾爽,在寶寶便便後,會吸收到紙尿褲中,只要家長及時為寶寶更換,那麼對於寶寶來說,安全性還是很好的。


而尿布雖然看起來透氣,但是一旦家長沒有及時發現寶寶便便,那麼潮溼的環境反而會傷害到寶寶的小屁股。

2、給寶寶把屎把尿


很多老人都會給很小的寶寶把屎把尿,他們認為這樣是一種訓練寶寶如廁的方式,但是實際上這樣不僅不能訓練寶寶如廁,反而還會讓寶寶的身體受傷。


按照寶寶的自身發育來看,當寶寶成長到兩歲以後,才能自主地進行如廁,所以過早的把屎把尿,反而是一種揠苗助長的行為,對寶寶的身體是一種傷害。

3、給寶寶擠乳頭


很多地方都有這樣這一種習俗,就是給小寶寶擠乳頭,他們認為給男寶寶擠乳頭會防止他們在成年後乳房發育,而給女寶寶擠乳頭則是為了避免他們出現乳頭內陷、不利於哺乳的情況。


但是實際上,擠乳頭對於寶寶的未來並不會產生影響,反而容易導致寶寶發現發炎、受傷的情況。


除此之外,給寶寶綁腿、捏鼻子等行為,對於寶寶來說都是一種傷害,所以家長在面對這些陋習時,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讓這些育兒陋習影響到寶寶的健康。


如果您對我的回答滿意的話,歡迎關注大條媽咪,我們一起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吧!


大條媽咪


我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陪伴者,愷鉞媽媽。

上一輩的育兒建議,我認為不好的就是吃飯問題。

曾經有個故事北京的小兩口,生了一對雙胞胎,迫於經濟壓力,只能身體素質好的姐姐帶會來教給爺爺奶奶撫養。妹妹身體素質差點就就在身邊自己照顧,一直這樣。3年後,小兩口經濟條件好了,就把姐姐接回來了。

後面的結果是姐姐身體體重都比妹妹好,但是就是比妹妹愛感冒!!!!!


愷鉞媽媽


嗨,我是Midou媽媽。

上一輩的人,或者是奶奶輩的,總覺得自己養育了好幾個孩子,自己就是對的。但是!他們有非常多不靠譜的經驗

  1. 寶寶哭累了就會睡的,他還不睡是因為不累。
  2. 捨不得孩子,喜歡追喂。
  3. 不能摸臉,摸臉寶寶會流口水!
  4. 總是打擾干涉家長管自己的孩子,造成孩子無法無天。爸媽在管孩子,總說“他還那麼小懂什麼啊”,“來來來,到奶奶這來,媽媽是壞蛋”。
  5. 特別喜歡給寶寶睡平頭!!!
  6. 哄睡的時候喜歡晃來晃去!!

等想到了繼續更,有同款長輩的請點贊😒


Midou媽媽的育兒經


關於這個問題,我真的很多話想吐槽……我前婆婆的一頓吃不完吃兩頓,兩頓吃不完吃三頓的觀念讓我無法忍受。

自從生了孩子,我聽到最多話是她對前夫哥說“你小時候我就是這樣喂的…….”

我婆婆是個很節儉的人,我產後急性膽囊炎,所以不能吃油膩,於是她順理成章的讓我喝了近一個月的白粥,此為前提……

我產假結束開始背奶,除了下班後親喂,其他都是吸出來凍在冰箱裡,白天我上班,就拿凍好的奶溫了喂。一般凍奶都是一包吃不完就要丟掉,不然反覆的溫不僅沒營養還滋生細菌。但是我前婆婆節儉呀!我寶寶胃口小,一包一頓吃不完就兩頓,直到吃完……不管你怎麼說怎麼講,永遠堅持自己,永遠不改,孩子被吃的腸胃不好了,就說因為我亂吃東西,所以母乳不好……

孩子大點吃輔食的時候就更誇張了,一碗米糊,盛了點底,她都要放著,等寶寶下頓輔食的時候添進去。我不反對節儉,節儉是美德,但是過份的節儉就是扣了,最主要是不聽任何勸告,為所欲為……

現在我寶寶腸胃都不好,經常犯胃腸炎,我都覺得是從小護理不當,所以我真的恨死了這個節儉……

老一輩有些經驗可以借鑑,但是糟糕的經驗,堅決抵制




暴躁媽媽


我說兩個:

一是,當年我的孩子只有4歲的時候,正在上幼兒園,我每週週末都會帶孩子去圖書館讀書,當時讀的很多都是繪本,孩子特別喜歡。我也買了很多書,周內不方便去圖書館的時候,晚上在家和孩子一起讀,孩子很有熱情。

但是老人對此不認可,說:太早讓孩子讀書,以後上了小學就厭煩了。並且以兄嫂家的孩子為反例來強調她的觀點的正確性。

我不認可這一點,也一直堅持帶著孩子共讀。因為我認為,孩子喜歡就是最重要的,這是培養讀書習慣的最佳契機。而後來,孩子在進入小學後,閱讀量和閱讀能力都很優秀,也證明了我的觀點是正確的。

二是,孩子的爸爸總說:不能給孩子好臉。而這個觀點,很顯然也來自於“老一輩”,因為他總說“我們那邊老人都說……”。我就覺得很奇怪,那個爸媽不愛自己的孩子啊?喜歡都來不及,怎麼能對孩子擺一副冷臉呢?

而他的理由是:對孩子太溫和了,孩子就對家長沒有畏懼,就不好管教了

納尼?從這一點看,你根本就是一開始就和孩子站在對立面,讓他“畏懼”你,而不是認可你。

我認為,家長要和孩子從小建立起無障礙的溝通通道,就一定不能讓孩子害怕自己,而是讓他信任你,願意和你分享,願意聽你分析,願意接受你的建議


精分家長


大家好!看到這個問題,我想根大家分享下我的切身體會。我認為上一輩最糟糕的育兒建議或經驗有如下六點:

1. 經常將自己嘴巴里咀嚼過的食物餵給未出牙齒的小寶寶吃

以前我讀小學那會,經常看見我們村那幫老奶奶們在家帶孩子,將自己嘴裡咀嚼過的食物餵給小寶寶吃。他們認為小孩自己沒有牙齒,這樣做有助於小寶寶消化。

其實,沒出牙齒的小寶寶只能吃流食,不能給寶寶喂需要咀嚼的食物;如果要吃需要咀嚼的食物,要事先將煮熟的食物用乾淨衛生的工具切碎而不是通過大人的嘴巴咀嚼。

這樣做很不衛生,極有可能引起小寶寶們腸胃不適等症狀。

2. 給新生兒的關節處塗礬灰,說是這樣小寶寶皮膚不會起疹子

這個可以說是古老的法子了。我自己女兒出生時,我媽也準備了礬灰,還好我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最後在醫生的幫助下,說服了我媽不用礬灰,用了松花粉。

其實,對新生兒來說,礬灰不僅無用,而且對新生兒皮膚有害。

3. 小寶寶自己跌倒了或撞到了,老一輩總是怪這怪那的

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小寶寶學走路的時候,一不小心自己跌倒了,老一輩會走過來抱起小寶寶,採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安慰著小孩“這地不好,怎麼絆倒我家小寶。寶寶不哭,奶奶幫你打它”。

其實,這樣的安慰方式,久而久之會讓小寶寶自己覺得做錯事不要緊會有人幫的,越發的難以管教。

4. 有一種冷叫做奶奶覺得你冷

老一輩總是覺得小寶寶冷,喜歡把小寶寶穿的嚴嚴實實的,哪怕是夏天,也要比大人多穿一件,害怕小寶冷到得感冒。

其實,小寶寶新陳代謝很快,身體熱量要比成年人還高,沒必要穿的比大人多。如果僅僅是擔心小寶感冒,那就只要避免小寶時冷時熱。

5. 過早的給女寶留頭髮、扎辮子

老一輩認為女寶寶通常從小時候就開始留頭髮,頭髮一長就紮起來。

其實,小寶寶頭髮扎辮子不宜過早,小寶寶的頭皮比較嫩,扎辮子需要將緊緊勒在一起,會對頭皮造成傷害。

6. 小寶寶要儘早吃鹽,走路才能早,氣力也會大

老一輩認為小寶寶吃的食物中要早點加鹽,這樣小寶寶腳上才能有力氣,才能更早的走路。

其實,一週歲前的小寶寶不宜過早食用鹽。如果食用過早,將會對腸胃及腎臟造成永久傷害。

最後,老一輩帶孩子也有他們自己的一套,我們作為年輕人要與老人多溝通、灌輸我們的理念,讓老人們認可。做到我們與老一輩互補帶孩子!


JoeJiang9527


1.推卸責任。

摔倒了磕碰了,怪地不平,怪桌子怪板凳。養大的孩子沒有責任感,不會解決問題,只會逃避責任。

2.你是老大,就該讓著弟弟妹妹。

養大的孩子,老大在社會上不會為自己爭取,老小在社會上不敢為自己爭取。

讓,害了所有的孩子。

3.我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

孩子揹負了過大的家庭壓力,一直像一個做錯事情的孩子,畏手畏腳。如果家庭不富裕,長大後更是特別摳門。給自己買東西有一種負罪感,自己過得好就會有內疚感。


點媽說育兒


我認為上一輩有些育兒經驗真的是很糟糕,今天我就總結了以下十點,因為就想起來這些吧,改天再想起來再繼續添加。

第一:抱著剛出生不久的寶寶來回搖晃,還說是有助於孩子睡眠。

第二:寶寶晚上睡覺有時會哭鬧,老人會說寶寶是嚇著了,要叫魂。

第三:大人咀嚼過的食物再給寶寶吃。

第四:寶寶摔倒了,馬上去抱,還去打絆倒寶寶的東西。

第五:晚上開燈睡覺,說是及時觀察寶寶的情況。(開燈睡覺影響寶寶的視力)

第六:過早的給寶寶吃加鹽的飯菜,說吃了鹽有力氣。

第七:給寶寶穿的太厚,不管什麼時候都多穿衣服。

第八:在寶寶的口的敏感期時,不讓寶寶吃手和玩具。

第九:在寶寶會走路後,不讓跑,整天抱著,說寶寶跑太累。

第十:不讓寶寶自己動手吃飯,一直喂寶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