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要攻打东吴?难道是为了东吴乔家的“二乔”吗?

会奔跑的金丝鱼


欢迎来看子正寻道。

导读:曹操在初步统一北方以后,便一直谋划南下荆襄,进而攻占东吴,实现统一天下的目标。后来刘表一去世,他便立马南下,随着荆州牧刘琮的投降,兵不血刃就拥有了整个荆州。眼见荆襄一带,已经在自己手中了,曹操便率军东向,直指东吴。不过令曹操没有意料到的是,刘备与孙权已经达成了联盟,共同对抗他的进攻。可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曹操都决意攻打东吴。

话说回来,曹操为什么坚决攻打东吴,是因为实现统一天下的目标,还是为了东吴的两大美女。从中原地区的群雄争霸开始,曹操就树立了平定天下的雄心壮志,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不过从曹操的过往来看,每占据一个地盘,总会把当地的美女收为己有,比如:秦宜禄的老婆杜氏。如果把美人与江山进行对比,曹操多半会选择江山。因此曹操攻打东吴,更大的原因是为了统一天下。

对于曹操攻打东吴的具体原因,下面稍微分析一下。

其一:欲统一天下,就必须拿下东吴。

在曹操拥有北方大地以后,只要消灭了南方的割据势力,就能实现天下一统。在南方的这些势力中,只有荆州刘表与东吴孙权,实力最为强大。也就是说,只要曹操平定了荆襄和东吴,剩下的各路诸侯,基本上可以传檄而定。当曹操占据了荆州以后,顺其自然地就是攻打东吴,除掉统一天下的最后一块障碍。即使刘备已经与孙权结盟了,曹操也要进攻,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目标,没有其它的选择。因此曹操为了统一天下,必须进攻东吴。

其二:若不进攻东吴,一旦时机成熟,东吴会有谋取荆襄的想法。

早在曹操南下之前,东吴的孙权就已经有了夺取荆州的想法。只是刘表在世时,荆州的内部力量非常团结,不利于东吴的攻取。当刘表去世时,倘若不是曹操立马南下,迅速占据了荆州,说不定孙权就会出兵,来攻打荆州。现在曹操拥有荆州后,如果不继续攻打东吴,只要以后时机成熟,东吴就会主动讨伐曹操,以攻占荆州。因为荆州位于长江中游地区,是东吴的门户,为了确保自身安全,东吴必须想尽办法来夺取。既然曹操与孙权终有一战,那么曹操在占据荆州后,进攻东吴就顺理成章了。

总之,只要曹操想实现统一天下的梦想,进攻东吴就不可避免。至于是不是为了二乔,肯定不是主要原因。不过在曹操打败东吴以后,按照他的一贯风格,说不定会把这两大美女收入后宫。当然美人与江山相比,作为一代枭雄的曹操,肯定选择江山。


子正寻道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曹操为什么要攻打东吴?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当然是为了统一天下,成就一番霸业。这一点向来都是曹操征战四方最明确的目标。他曾在自己的短篇名作《短歌行》中不无感慨的抒发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早在他还是一个青年的时候,面对烽火乱世,他就有这样的志向:

"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明,宰相肱骨皆忠明……"


当然,我们也都知道,在乱世之中,没有任何一个英雄是纯粹的救世主。他们都有着自己不可掩饰的私欲,比如或追逐名利,或追逐权势,或追求美色。而曹操既追逐名利,又追逐权势,又追求美色。这一点是在《三国志》这样的正史中有明确记载的。至于他攻打江东是不是为了乔家的二乔,只能说有这个可能,但是可能性很小!虽然在中国历史上,“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比比皆是,但是有几个英雄是真真正正的,为了红颜才冲冠一怒的?就拿吴三桂而言,他当真是为了一个陈圆圆?恐怕没有几个人会相信他对一个风尘女子会爱得如此纯粹,不过是为了追求权势,追逐富贵,贪恋陈圆圆的美色罢了。



一个吴三桂冲冠一怒尚且如此复杂,那么身为一代英雄一代奸雄的曹操,更不会只为了一双美人而就挥动大军。在《三国演义》里贪恋美丽少妇的曹操原话是这样说的:

“一愿扫平四海,以成帝业;二愿得江东二乔,置之铜雀台,以乐晚年,虽死无憾!”


这句话说的很清楚,曹操的第一个愿望是扫平四海,以成帝业,第二个愿望才是得到,江东二桥乐享晚年。在曹操看来,统一天下,少平四海,成就一番大业才是最重要最值得追求的。而得到二桥,只不过是他成功之后得到的应有的回报罢了,他只是将二桥看作取乐之物,供自己安享成功之后的晚年罢了。


旧事旧人历史说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当然不是。曹操和二乔的故事主要来着唐宋以来那些才子的诗词。什么 铜雀台锁二乔。遥想当年小乔初嫁了。这些 。 这样才有二乔和赤壁 曹操挂上了关系。


一夫壹历史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曹操打东吴肯定不是因为二乔,而是为了压制孙权,东吴的迅速崛起让曹操不得不正视东吴集团。

攻打东吴不是为了“二乔”

曹操作为当时实力强大的割据势力,一定不是侥幸,如果为了几个女子而去攻打其他的割据势力,是不得民心的,手下的将领也不会甘心侍奉这样的君主。

曹操发动的每一次战争,都是因为曹魏发展的需要,如果顺便有其他收获,曹操也会笑纳之,比如说张绣的婶婶。

虽然曹操受用了张绣的婶婶,但是他的出发点并不是冲着张绣有个漂亮的婶婶,而是战略发展的需要,需要他务必拿下张绣,以免张绣跟刘表联手,那就不好对付了。

所以不管是同时代还是后人评价曹操都是,“乱世之枭雄”。没谁会评价曹操为“乱世之色鬼。”

当然曹操好色也是真实存在的事实,可是又有几个男人不好色呢?

刘备不也有四个老婆,谁又能说谁色呢?

所以曹操好色并不能说明他是为了二乔才去打的东吴。

那曹操为什么攻打东吴呢?

曹操攻打东吴的原因

曹操平定了邺城之后,当时所剩下比较强大的割据势力就只有:西北的马腾和韩遂、汉中的张鲁、益州的刘璋、荆州的刘表和东吴的孙权。

马腾、张鲁、刘璋都不足为虑。

马腾被曹操骗到朝中,西北只剩下马腾之子马超和韩遂,马腾在曹操手里,曹操就不怕马超搞事情。

张鲁和刘璋都是没有能力也没有野心的割据势力,虽然地盘很大。而且二人长期互掐,互相消耗,二人的实力和能力在伯仲之间,对于曹操来说也不足以为虑。

刘表跟孙权的关系,就像张鲁和刘璋的关系。可是孙权集团不管是在能力和实力上都比荆州刘表要强,而且孙权年轻,胸怀大志。

而且在曹操在北方打仗的时候,孙权和刘表之间也发生了一场战斗——江夏之战,以孙权歼灭黄祖收场。

这就让曹操有一些想法了,不遏制一下孙权是不行了,如果任由孙权野蛮生长将来会成为曹操道路上的重要阻碍。

所以曹操攻打东吴,是由于东吴的发展速度让曹操有些忌惮,如果在达到目的的同时,能顺便收获“江东二乔”当然就更好咯。所以就算江东没有二乔,曹操还是要发兵攻打东吴的。


赛半仙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想先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再回答第一个问题,曹操乃一代枭雄,我想他看重江山比看重美人要多一些。并不是为了东吴的“二乔”这么简单。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曹操攻打东吴呢?我分析了以下两点原因

首先:孙权的势力当时是最强的

在曹操南下之前,西面只有马腾,北面只有公孙度,都是小股势力不足为惧,所以他只有向南进攻,其实当时曹操的战争路线是先攻打荆州的刘表,再考虑往东进攻东吴(当时刘备还没有势力),可惜刘表生了个不争气的儿子,直接投降了,那就使得曹操更加有信心攻打孙权了(因为当时刘表投降后整合了一部分刘表的军队,总计号称80万),要知道刘表的军队是有水军的,当时打孙权必须得有水军,所以曹操轻易的获得了水军,你说他是不是很高兴呢?心里肯定想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上天要灭孙权。

(曹操南下进攻路线)

其次:江东乃鱼米之乡,土地肥沃人才聚集,是一块大肥肉

江东是人才聚集土地肥沃之地,如果曹操不拿下江东很可能使孙权做大做强,到时候再动手就麻烦了,还有一点,曹操需要征战天下,需要的就是人才和钱粮,而江东具备这个条件,可以说只要江东拿下,基本天下已定。

(江东鱼米之地)

所以从这两个方面来看,我认为这就是曹操要攻打东吴的主要原因,喜欢历史欢迎关注@以图观史


以图观史


我是宽哥,我来回答

当然不是啦!

假如曹操为了两个美人而去动用几十万大军去千里征伐,这也太荒唐了不是,曹操只需修书一封,再派遣一员上将率领几万人马相要挟便可。

那么曹操攻打江东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曹操的是一个志向非常远大的人,我想大家一定听过他说的下面这句话

宁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公元208年,远征乌丸清除袁绍残余势力平定北疆不久的曹操率军大举南征,以迅雷之势攻取新野,迫降刘表幼子刘琮并击败刘备,相继占领襄阳江陵等地。

曹操咄咄逼人的态势迫使原本关系微妙的刘备集团和孙权集团联军抵抗,当年冬,孙刘联军五万人马在孙权大将周瑜统帅下采用火攻战术,利用长江南岸赤壁地区的地形和气象条件大败数十万南征曹军,曹操败退撤军北还。

孙权

曹操南征失利,孙权势力深入荆州东部,并北进江淮、南定交州不断巩固壮大;刘备立足荆州,收降了刘表的部分文臣武将和当地才俊开始崛起,后西进消灭刘璋夺取巴蜀。

赤壁之战孙刘联手破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中国地理自西向东由高到低,历史上秦汉、隋唐都是先定关中巴蜀,然后以高屋建瓴之势东征对手实现统一。那么曹操为何会在消灭袁绍集团平定北疆后先南进攻打荆襄(孙权等军阀),而不先西进平定雍凉(马超等势力)?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残破的中原和务实的曹操

公元184年,饱受压迫无以为生的信徒百姓追随太平道首领张角兄弟揭竿而起,席卷八州的黄巾起义爆发。东汉朝廷派遣皇甫嵩、朱隽等人率兵镇压,并允许各地刺史太守自行募兵“剿贼”,经过十个月扑灭了这场起义。然而黄巾余部的反抗此起彼伏,各地军政长官趁机坐大,东汉王朝逐步丧失了对天下的控制。

黄巾起义

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后凉州军阀董卓入京把持朝政,废立天子专权滥杀引起了普遍不满,为避关东讨董联军兵锋董卓强迁东汉朝廷于长安,后被司徒王允和部将吕布所杀;其部将李傕郭汜率兵攻入长安,王允被害吕布东逃。

此后关中李傕郭汜争权火并,关东联军解体军阀混战,加上天灾瘟疫频发,人丁稀少农田荒芜,中国北方一片萧条。

据《后汉书》记载,汉桓帝在位的公元157年全国在册人口达到5600余万;而根据《晋书》记载,西晋太康元年即公元280年全国在册人口仅有1600余万。百多年的战乱天灾导致人口大量死亡或南迁,原本全国人口的核心区中原人丁锐减民生凋敝。

面对人口不足生产荒废军粮紧张的局面,雄才大略的曹操采纳部将建议利用缴获的物资从许昌开始推广屯田,满足了部队的军粮供应和政权的后勤保障,从此屯田成为曹魏的一项基本国策。

曹操

相伴而行的是招抚流民回乡垦殖,强制从占领地向中原腹地迁移人口,兴修水利劝课农桑,大力恢复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加强户籍检括和人口管理,恢复租调制度抑制豪强兼并。

正是凭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和“因此大田,丰足国用”的经济优势,曹操兵精粮足,以兖州为基地相继平定黄巾余部和张绣、吕布、袁绍等割据势力一统中原。

袁绍

然而此时中原地区疲敝的经济条件和残破的社会环境难以支撑长期的统一战争,曹操很自然地将征伐的目光投向了当时富庶的天下之腹——荆州。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物产丰饶英才荟萃的天下之腹荆州

东汉时荆州囊括了今天河南南阳至湖南南部的广大区域,拥有江汉平原、洞庭平原两大产粮区和汉水、长江、湘江水系,经济基础良好,土地物产丰饶,水路交通便利。经过两汉持续400年的开发,东汉末年荆州下辖南阳、南郡、襄阳、章陵、江夏、长沙、桂阳、武陵、零陵九郡,人口逾600万。

公元190年,士大夫党人出身的刘表被董卓把持的东汉朝廷任命为荆州刺史,到任后亲赴宣城,团结了南下荆州避乱的世族,得到了当地世族领袖蒯越蔡瑁的归附,剿抚并用平息了此起彼伏的民变兵变。

此后刘表对内劝课农桑安抚流民,大兴文教延揽士子,对外面对北方的军阀混战作壁上观,南下征服各部族和割据武装。

经过刘表的苦心经营,荆州集团成为与河北袁绍、中原曹操、江东孙权并列的“沃野千里,带甲十余万”的强大势力,荟萃了上千名南下士人,其中不乏徐庶、韩嵩、刘先、诸葛亮、庞统等名士。

东汉末年名士们臧否人物品评时政,参与政权出谋划策,成为了影响舆论和军政的重要力量。

曹操一贯重视延揽人才,多次下诏求贤。荆州这样人杰地灵之处既能为统一战争提供人力物力支持,更能提供智力资源,为防止这块宝地落入他人之手阻碍统一大业甚至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曹操对荆州志在必取;他不顾贾诩等人劝谏迅速南征,是因为荆州方向有两个不寻常的对手——刘备与孙权。

如鱼得水,观时待变:最不能忽视的对手刘备

作为老对手,赤壁之战前刘备与曹操已正面交锋三次。

公元194年,刘备以区区数千兵马迎难而上救援被曹操围攻的徐州刺史陶谦,趁张邈陈宫吕布在兖州发动叛乱逼退曹操,陶谦死后刘备在徐州官员的拥戴下成为徐州刺史,后被吕布击败投奔曹操。

公元199年,刘备参与了车骑将军董承等人诛杀曹操的“衣带诏”谋划,借征讨袁术之际诛杀曹操任命的徐州刺史车胄,联结东海昌豨等部对抗曹操,转年春曹操铲除了董承集团,亲征刘备生擒关羽,刘备被迫北上投奔袁绍。

刘备

公元201年,刘备以连接刘表为由从袁绍处带兵到汝南,击杀曹操部将拥众数千,后被官渡之战大胜的曹操率军南下击败,南逃依附刘表屯于新野。

刘备虽出身贫寒根基较弱,却以兴复汉室为己任,屡败屡战不改其志,又礼贤下士善待百姓,与袁绍袁术等目光短浅好谋无断抗挫折能力较差的世族军阀形成鲜明对比。他以汉朝宗室身份和参与衣带诏的“义士”自诩号召反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吸引了徐庶诸葛亮等足智多谋之士为其效命。

之前刘备在各路军阀间颠沛流离,缺少稳固的根据地和切实可行的战略规划。徐庶诸葛亮等人的加盟对刘备而言可谓如鱼得水。

一方面这些寄居荆州多年的士人领袖在当地有着广泛人脉,对荆州军政了如指掌又具有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其加盟无疑有利于刘备争取荆州世族的支持。

另一方面诸葛亮为刘备提供了相对可行的战略规划《隆中对》,改变了刘备长期以来缺乏战略指导的盲动局面,为其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为什么在天下诸侯中诸葛亮单单提出结好孙权呢?

诸葛亮

国险民富,贤能效用:强大的江东孙氏集团

赤壁战前的孙氏集团经营江东十余年,占有吴郡、会稽、庐江、丹阳、庐陵、豫章、九江七郡,人口逾400万,人才济济,兵精粮足。

公元190年长沙太守孙坚作为袁术先锋,追击刘表部将黄祖时被暗箭射杀。其长子孙策投奔袁术屡立战功,后脱离出尔反尔的袁术南下江东,募集了五六千兵马并得到庐江豪杰周瑜率部支持。

孙策身先士卒奋勇作战,相继消灭刘繇、王朗、周昕、严白虎、刘勋、许贡等势力,全据江东七郡;并以张紘、张昭等淮泗贤才为谋士,以周瑜、程普等名将为臂膀,势力日益壮大。

公元200年孙策被前吴郡太守许贡的子侄门客刺杀,死前任命二弟孙权继承自己的地位。

孙权继承父兄基业时年仅19岁,在张昭、周瑜等人辅佐下安定内部征剿山越,整训军队选贤任能

,既充分任用父兄留下的张昭、周瑜、吕范、董袭等人才,又积极延聘南下名士鲁肃、诸葛瑾、步骘、严畯等人,还聘用了来自荆州的吕蒙、甘宁和来自吴县的吕岱等英贤,很快实现了“国险民富、贤能竞用”的局面。

周瑜

鲁肃为孙权详尽分析了天下局势并劝孙权“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趁袁曹相争之际“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

孙权依计而行于公元203年、207年和208年春三征黄祖,最终消灭了这一威胁江东的割据武装,掳获男女人口数万,江东实力大增。然而面对虎视眈眈的曹操,孙权并未着急吞并江夏西取荆州与刘表交恶,而是班师江东,并于刘表死后派鲁肃为使结好刘备,为联军抗曹进行外交准备。

两害相权,防患未然:曹操的抉择

相对于潜龙刘备和卧虎孙权,自建安初年起关西雍凉诸将慑于曹操威势一直比较忠顺于曹操治下的东汉朝廷:

为曹操镇守关中的司隶校尉钟繇官渡之战前献上凉州战马两千余匹,关西将帅马腾、韩遂向许都派遣质子,以及马腾派儿子马超协助钟繇击杀袁尚部将高干郭援,都反映了这一时期双方相对融洽的合作关系。

马超

东汉王朝建立以来,统治集团核心为关东士大夫,长期对关西凉州士人武将采取歧视性任用政策,关西人才逐渐被边缘化,加之羌汉战争频繁,地方将帅渐成尾大不掉之势。

董卓等军阀以私恩市之,加剧了关西凉州各地胡汉杂居军阀林立的问题,各派势力犬牙交错互相攻伐导致关中民不聊生,据《后汉书》记载

汉献帝迁都长安时三辅户口还有数十万,李傕郭汜之乱后献帝东归“长安城空四十余日,强者四散,蠃者相食,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

董卓

面对雍凉地区这样混乱复杂的局势和破败不堪的社会经济环境,曹操对短期内平定关西雍凉进而以此为跳板南下攻取汉中巴蜀缺乏足够的信心。

相比而言,经济富庶人口众多英才汇聚的荆州更能为曹操统一天下提供充足的资源。

刘备招揽英才厉兵秣马,孙权击破黄祖陈兵江东,一旦曹操舍荆州全力西进,则孙权将很有可能趁机攻取荆州,进而以荆州和江东为基地西取巴蜀与曹操南北对峙甚至北犯中原劫夺天子。

如果孙权未能抓住机会进取荆州,刘备极有可能抓紧践行《隆中对》争取荆州世族支持全据荆州,以此为基地夺取巴蜀做大做强。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图(北方基本被曹操统一)

以上两种局面都不是曹操乐见的,他在平定北疆后迅速旌旗南指,逼降刘琮攻取荆襄,意图迫使刘备南逃或投降,并压迫孙权的战略空间使其无法实现“竟长江所极”的有利割据态势,进而一鼓作气夺取荆扬消灭孙权这个腹心之患。

如果曹操能实现这一规划,则可效法汉光武帝刘秀,以整个关东的人力物力对付割据一隅的关西军阀、汉中张鲁和蜀中刘璋,即使对方依仗地利顽强抵抗,但曹操依靠关东地广人多经济发达的综合优势将在对峙中持续占据上风笑到最后。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理解曹操为何对先取荆州情有独钟,然而造化弄人。

南征前期过快过顺的进展掩盖了曹军水军战力较弱的现实,远征刘备一日一夜行军三百余里缺乏休整使士卒疲惫不堪,荆州文武归降不久人心未附。

江汉地区冬季湿冷的天气和与中原迥异的物候加剧了曹军将士的水土不服,蔓延的瘟疫进一步削弱了曹军的战力

。面对孙刘联军的绝地反击,失去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曹操遭遇了生平最惨重的失利,有生之年一统天下的希望变得渺茫。

赤壁大战

失败后的曹操反而更加理智:公元211年他率军西进关中,击败马超韩遂统率的关西联军,迫使马超西逃凉州并于三年后败投张鲁,雍凉地区结束羁縻状态彻底归属曹操;公元215年曹操率兵攻取汉中张鲁归降。

虽然赤壁战后孙权多次骚扰淮南,刘备西取巴蜀并北上从曹操手中夺得汉中,但

曹操以长安、襄阳、合肥为基地,从西到东构建了与孙刘长期对峙的坚固防线。

此后曹操虽未接受军师司马懿的建言——趁刘备刚刚消灭刘璋之际挥师入蜀,却在公元219年采纳其建议,遣使邀约孙权偷袭荆州斩杀关羽,解除了蜀军对襄阳防线的威胁。

关羽

孙刘联盟被暂时拆散,引发吴蜀3年后的夷陵大战,刘备战败蜀汉元气大伤,孙权专务荆州无力北顾,曹操之子曹丕代汉建魏后得以集中精力推进屯田、九品中正制等各项制度建设,不久曹魏恢复了对西域的管理,其农业恢复发展人口持续增长,逐步取得了对吴蜀两国的长期战略优势。

公元263年、公元280年司马懿之子曹魏权臣司马昭及其子晋武帝司马炎分别派名将钟会邓艾和王濬杜预率兵消灭了蜀汉和孙吴,结束了赤壁之战后形成的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华夏。


宽哥侃历史


为啥要打,当然是统一了,要实现霸业啊。

枭雄都是有野心的,有几个能够偏安一隅过快乐日子,自我满足不思进取的。

你说的二乔不过是电视剧里演的戏剧而已,如果要想了解真实的历史,还是要看史料的,例如三国的就看看《三国志》。

不要被电视剧里面演的忽悠了,很多都是为了增加观赏性加入的虚构故事。


愤怒的小猪


难道一世枭雄的曹操真的是为了大乔和小乔去攻打的东吴吗?

曹操世人对他的评价是一世枭雄,从名不见经传到刺杀董卓变为一方诸侯最后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人不就是现在的屌丝逆袭。但他的每一步每一步路都非常有规划,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的心里都非常清楚。所以我觉得他不可能为了两个女人去发动一场战争,他的目的还是统一。

众所周知,曹操喜欢人妻喜欢少妇。但我觉得那还是可以理解的。第一,我们不排除曹操有特殊癖好。第二,曹操打败了某某将领便夺取他的老婆,还是为了安抚民心安抚兵心

曹操喜欢大乔,小乔是杜撰出来的,《史记》并无记载。《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为了联合东吴,把曹操曾经的诗句篡改来激怒周瑜。杜牧的一首赤壁,更是让后人对曹操浮想翩翩。其实杜牧也只是看到赤壁古战场有感而发。他在感叹,如果没有那一场东风,结局是不是不一样呢?就像好多事情,如果没有一点变故,是不是结局就跟现在不一样了?

最后送上一首诗,正是杜牧的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玳玖


并不是因为乔家“大小乔”。

而曹操攻打东吴的原因有四:

一是东吴相对西蜀来说,国力相当。但文没有诸葛亮,武无关羽,赵云,黄忠等之良将,相对来说,更容易攻打;


二是统一中原才是他的主要目的,攻打东吴只是扩充地域而已;


三是西蜀地势险要,因而易守难攻,而东吴则仅信得凭长江天险,相对西蜀来说,更易攻打;


四是东吴富庶,打下东吴,可使魏国力大增,西蜀虽兵多将广,但长时间,必后继无人,到时更易攻打。


因而,曹操采取了这种策略。


古今天下史悠悠


不请自来。

曹操身为一名政治家,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的利益,二乔不过是小说家们的臆想。

我们从曹操的诗句和一些记载在史书中的文字不难看出,曹操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是非常渴望国家统一的,年少的曹操也曾一腔热血,报效祖国。

我发现好多人因为看了三国演义而去黑曹操,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曹操身为一个政治家有这么好的条件(汉献帝),你不去争取的话,有的是人争取啊,袁绍虽然没有这样做,但是他的谋士们想到了,你能确定别人想不到吗。刘皇叔的毕生心愿就是“还于旧都”啊,要是真的实现了,昭烈皇帝对上献帝,你猜会咋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