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看待“無幣”區塊鏈

區塊鏈技術本是比特幣的底層應用技術,但是因為各國的政策因素,比特幣成為了一個很敏感的東西,無形之中將區塊鏈和比特幣分為了兩個圈子——鏈圈和幣圈。

這兩個圈子其實是互相鄙視的,鏈圈以技術流自居,認為幣(通證)並沒有實際的價值;幣圈則認為區塊鏈離開了通證是就是不行的,無幣區塊鏈並沒有多大的意義。

正確看待“無幣”區塊鏈

一直以來我也抱有這樣的觀點,無幣區塊鏈根本做不到,就算做出來也是一個怪胎。我想這可能是我在幣圈呆就了的緣故,無形之中就有點偏愛幣圈多一點。當我靜下心來,仔細思考的時候卻發現無幣區塊鏈在一定的條件下是行得通的。

所謂無幣區塊鏈,簡單來講就是使用區塊鏈技術,卻不加入用於激勵的通證(TOKEN)。從技術上將是可行的,但是沒有激勵,就沒有甘於付出的“礦工”了,這就是問題的關鍵。

我們再來看看區塊鏈的幾大優勢:去中心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而無幣區塊鏈的缺點就是,沒有通證激勵,就沒有“礦工”。而如果區塊鏈能做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那麼企業和一些單位就會有動力來自己做“礦工”。

也許有人會說,如果企業自己做“礦工”來維護主網,那就沒有去中心化了。我想大家可能都思維定勢了,一個企業內部需要什麼去中心化呢?向許多大公司,都會設有一票否決的權利,不然很多事都沒有辦法進行下去的。事實上,完全的去中心化也並不是好事,有時候太去中心化了,反而讓很多事情很難向前推進。

試想一下,使用區塊鏈技術能夠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降低自己的成本,這就是企業的動力。只要在區塊鏈這一塊的投資在一個合理的範圍,能夠和用人成本及效率產出之間達到平衡點,這筆投資就是值得的。而這個過程不需要通證的激勵,企業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這就是激勵。

上述企業自有投入的區塊鏈可以稱之為“私有鏈”,而有些業務往來密切的單位則可以同樣使用多個“私有鏈”來進行數據共享組成“聯盟鏈”來進行對接。這樣更可以使得各單位之間的業務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從上面分析來看,其實無幣區塊鏈在一定的條件下,是可以實現的,對企業來說也是有很大的幫助。

但是,還有很多情況是需要去中心化存在的,這樣可以避免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來篡改數據,扭曲事實。區塊鏈與那些權威管理機構不同的是,區塊鏈上的算法和加密技術使交易信息不能被秘密修改或操縱的。這時就需要有通證的激勵,分散的礦工保證了這些數據無法篡改,做到了真正的公平、公開、公正。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可以創建一個無需信任的社會。

總的來說,“無幣”區塊鏈和“有幣”區塊鏈各有用途,我們都應該正確對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