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张纸画出工作笔记,职场入门技能

读《所有的工作都可以用一张纸画完》后感


# 001

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所有的工作都可以用一张纸画完》,我的第一反应是,不相信!

说大话谁不会呀,我还说我这辈子完成的所有工作也可以用一张纸画完呢。


看完书后,是有些工作可以用一张纸画出来。

但不是所有的工作。


# 002

作者用5个步骤,告诉我们,怎样开始入门一张纸画出工作的方法。


  • 第一步,列框架。

用2W1H的方法(When,What,How),可以归纳出工作的主要框架。

这和黄金思维圈2W1H(Why,How,What)的要素挺象。

我们需要传达出什么工作,怎样做,达到什么目标,而强调时间节点,更能量化目标。


  • 第二步,断舍离

把表达中的冗余内容大刀阔斧地砍掉,保留主要关键词,以简洁的方式聚焦主题。


  • 第三步,以画代字

能画画的时候尽可能不要用文字。

一方面,我们对图像比文字更敏感。同时,简单的画面往往能表达出需大量文字描述的场景。


  • 第四步,一些思考模型

除了前文中提到的2W1H的模式,书中也提到了其他模型,比如丰田的“5个Why”模型,麦肯锡的“空·雨·伞”模型,重要紧急四象限等等,都有助于我们针对不同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


  • 其他

除了以上四步,作者在其间还穿插了一个步骤,“故事性演示”,用以更流畅地表达工作……然而这个章节让我困惑,不知道和本书的主题是什么关系。


# 003

作者开篇有一句话,“记笔记的关键在于整理。”

我想,这也是本书的指导思路吧。


因为阅读本书的感受就是,作者以“整理笔记”为中心,展示了清单和思维导图基本用法。而“一张纸上画工作”的名称,也算用老方法解决新问题,但在某些场景下还是挺有作用的。


回想书中所举的例子,会议纪要、日程安排等等,都用了清单和思维导图的简单形式完成。

更复杂的工作能用一张纸画法么?比如说,一个项目结束后,想开一个复盘会议,总结出下一阶段的计划和执行办法。用一张纸的方法,恐怕就无法胜任了。


作者在书中未给出更多案例,可能他也感觉到受限于“整理”的目的,使用场景确实有很多限制。也可能,这个方法对他也是一种尝试。


# 004

除了清单和思维导图,书中还涉及到一部分职场沟通方法。


职场新人在汇报工作时,很容易因为内容多、头绪多等等原因,无从下嘴,或汇报时没有重点。

2W1H可以快速梳理出问题的关键,在汇报工作时,也能让领导或同事迅速抓住要点。


这是基本的职场沟通方法。

书中的“故事性演示”也是职场表达方式。


本书虽然在思考模型和沟通方法上都有所涉及,均未深入。

对于那些从未接触过这类工具的人来说,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到清单和思维导图的基本方法,如果想学习更多方法,还需要查阅其他书籍,比如《清单革命》等等。


# 005

这本书涉及的知识点不是很多,篇幅内容也不是很多,大量的配图,使得阅读时很轻松。


作者建议我们在日常的工作或生活中,用一支笔和一张纸来完成这个工作,而我觉得,如果有更好的工具,能达到更好效果,为什么不用呢?


比如微软的OneNote,尽管我很少用,我个人仍然认为,它在使用、保存和查找方面,都远胜纸和笔。

所有的技能,只有在反复使用,才能体现出价值,不管是纸笔还是App,用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