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3000万,高度还原大唐的历史教科书,张学友为之献唱

耗资3000万,高度还原大唐的历史教科书,张学友为之献唱

说到国内优秀的历史题材的影视剧,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毕竟这两部剧评分高达9.7分,确实堪称国剧当中两座并峙的高山,这算是第一阶梯。再往下一点就是《三国演义》、《大秦帝国》三部曲、《雍正王朝》等这些好剧了,但是,有一部剧却常常被我们忽略,那就是《贞观之治》。

耗资3000万,高度还原大唐的历史教科书,张学友为之献唱

在2007年,分别有两部演绎大唐贞观气象的电视剧,一部是《贞观之治》,另一部则是名气大一些的《贞观长歌》。

说来也奇怪,两部同类题材的剧,居然在同年播出了。既然都是讲唐太宗的故事,就难免有个比较。可能《贞观长歌》是央视牵头的一部大戏,里面有像唐国强、陈宝国、张铁林、聂远、杜志国、王绘春等老戏骨的加盟,剧情更是夹杂不少风流野史的成分,市场也更讨喜一些。但是,多年之后,我们回过来看看,会发现看了《贞观长歌》我们会嬉笑怒骂,但看了《贞观之治》我们一定会肃然起敬,因为这部剧展现的才是真正的大唐气象。

耗资3000万,高度还原大唐的历史教科书,张学友为之献唱

当年《贞观长歌》是上下两部,也算是大制作了,花了6000万,全长有82集,是一部鸿篇巨制。而《贞观之治》虽然没那么大支持,却也耗资不菲,足有3000万,原定要剪辑出80集,素材也非常充分,但由于种种原因,一些精彩片段不能全面呈现,如玄武门事变等,里面的高潮部分在审查的时候没有通过,只好删减。本来这部剧也是想推荐给央视播出的,可最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播成,于是只好转到一些地方上星卫视播出了。虽然全剧拍摄开播充满很多遗憾,但是这也无法阻挡它在历史剧中光辉。接下来就具体对本剧相关内容做一下梳理和点评吧!

导演+制片人+戏骨

好的导演和制片是一部剧成功的关键因素,一个管创作,一个管资金。该剧的导演是张建亚,是张艺谋和陈凯歌的同学,虽然他没有那二人有名,但也是相当优秀的导演。《贞观之治》是他第一次导演电视剧,不过之前也拍了不少优秀电影,如《三毛从军记》等。再说,这次拍摄还有著名导演和制片人韩三平担任该剧制片人,也是很有派头。

耗资3000万,高度还原大唐的历史教科书,张学友为之献唱

当然这部剧也是有些天然劣势的,观众某些时候也是会看脸的,熟悉的明星演戏,他自然会去看看,陌生一点的,可能就没有多大兴趣了。正如上面所说,《贞观长歌》中的演员戏演的也都很好,知名度又高,算得上是明星级戏骨吧!可这边呢!虽然有些戏骨,可知名度却没有那边高了。但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贞观长歌》,脸熟的固然好,可如果到哪都是他,你也会有些串戏,更何况是演绎了五千年帝王的人呢?

这边饰演唐太宗的马跃,没有什么知名度,但是,他笔挺的长相,带有几分胡人气质,面容清癯冷峻,双目深湛,鼻隆而直,唇上连髭微翘,不怒自威,很有李世民的感觉。

耗资3000万,高度还原大唐的历史教科书,张学友为之献唱

还有苗圃饰演长孙皇后,她后来演过穆桂英这类大大咧咧的戏,可能大家觉得她的形象会与这个长孙皇后有些不符,但如果看看这部剧中苗圃的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扮相和演绎都挺符合唐代女人那种雍容华贵和端庄大气的。

耗资3000万,高度还原大唐的历史教科书,张学友为之献唱

饰演魏征的是老戏骨金士杰,扮相有些消瘦,但这个魏征演绎的很有个性,魏征是谏议大夫,虽然敢于直言,但是他并不傻,每次讲话都能摸到唐太宗的脉。

耗资3000万,高度还原大唐的历史教科书,张学友为之献唱

饰演长孙无忌的马少骅,之前演过《走向共和》里面的孙中山,让我印象深刻,这部戏中倒是中规中矩,就是感觉很有心机的样子。

历史纪录片一样的电视剧

可能看过这部剧的朋友,都会不由感叹,这部剧为什么那么像一部历史纪录片?其实,这也是剧组的创作初衷,就是想要真实还原大唐贞观年间的种种历史事件,让我们从这当中看出唐太宗是怎么样一步步实现贞观之治的。

耗资3000万,高度还原大唐的历史教科书,张学友为之献唱

为了真实,该剧在编剧的时候,参考了很多史料,基本上里边的每一个故事,都可以从贞观政要、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当中找到出处,这一点是相当难得。所以,只要你看了这部剧,再读一些历史的时候就毫不费力了,和那些乌七八糟的清宫戏是截然不同的。

当然,这部剧也有一定的缺陷。该剧对历史还原度高,确实有些像严谨的历史纪录片,所以,情节还是缺乏一些戏剧性的张力,所以整部剧看下来,一般的观众有些看的不耐烦,因为里面似乎没有那种特别的地方,这也成为这部剧被忽视的原因。不知道这是不是张建亚导演的风格,《新版西游记》也是他的导演,对原著还原度确实比较高,但在一些戏剧处理上要弱一些。

文化盛宴当如此

耗资3000万,高度还原大唐的历史教科书,张学友为之献唱

为了展现出长安皇宫的气派,该剧剧组还专门去搭建了一个长安皇宫,但这些是内景,外景则全部用三维电脑拍摄,虽然有些地方不算很好,但是,已经非常的难得了。不仅如此,我们都知道,大唐是自由开放的国度,导演在拍摄时专门和演员强调,演大臣的时候,不要唯唯诺诺,要挺胸抬头,这是大唐,不是满清朝臣,不需要为奴为婢。

贞观需要有贞观的样子,大唐和大唐臣民也必须有大唐的气象。

耗资3000万,高度还原大唐的历史教科书,张学友为之献唱

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李世民攻打洛阳的时候,有一个回剑入鞘的镜头,那音效加上厚重的剑器,把我一下子就震住了,这才是真讲究。另外,就是皇上和大臣的服饰和行为在许多方面有些像日本,其实不是我们像他们,而是他们像我们当年,像跪坐榻榻米、进门脱鞋等这些,反而是日本保留了不少大唐风味。值得一提的是,以前这种历史题材的剧,大多是用韩磊这种帝王之声演唱,但这部戏却没有,片头曲《理想国》由张学友演唱,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听了歌,看了剧,我想,文化盛宴就当如此。

总结

耗资3000万,高度还原大唐的历史教科书,张学友为之献唱

作为一部相对严谨的历史剧,这部剧可以说是做到了极致,他没有过多用技巧去雕刻人物,只是用一些简单的事件、对白来勾画。不少历史剧在拍摄的时候,都会宣扬一句话,“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其实,这里面就会有很多现代人意想的成分。当然,无论是任何表现方式,都是无法诠释一个完整的事件和物象,我们只能用部分和细节,一点点还原整体。这部戏片名是《贞观之治》,全剧看来是没有跑题的,他没有过多描述唐太宗的私生活,把重心放在了“治”上面,这对于我们现在的国家和工作都是有许多借鉴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