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这3种"有毒"的父母,最容易培养出"低自尊"的孩子

儿童犯罪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说过:即使我们成年人给予他们生命、给予他们成长中所需的物资。"被给予者"仍有独立的人格,他们仍需要被尊重,需要平等地商量、理解和沟通。

心理学家:这3种

自尊心是每个人都有的东西,只是各自的程度和表现方式不一样,成年人一般会在工作和爱情中,自尊心会受到伤害;而小孩子大都在学习和家庭中,自尊心遭受打击。

孩子在学校由于成绩不出色,被老师训斥,被同学嘲笑,都会觉得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但是这样往往会促使孩子努力学习。而孩子在家中的时候,大家他们自尊心的,往往都是照顾他们、培养他们的父母。

心理学家:这3种

有句话叫"爱我的人伤我伤得最深",父母有的时候出于对孩子的"恨铁不成钢",都会说出一些偏激的言语试图激发孩子的斗志。

像是"你怎么这么没出息"

"你会根本不配作我的孩子"

"养条狗比你强"

这样的话,但是年幼的孩子不知道父母的深意,大都会信以为真。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心中的难过、愤怒、失望,并不一定会表现出来,他们会将所有的负面情绪藏在心里。

很多父母都觉得孩子年纪小,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父母的一切都是为孩子好,孩子犯了错误,出于对孩子的"负责",家长经常批评打骂孩子,对孩子大发雷霆,语言偏激。

心理学家:这3种

在他们看来,"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只要经历身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就会明白父母的良苦用心,也就会听父母的话。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年幼的孩子,内心都很敏感脆弱,不堪一击。虽然孩子也有自尊心,但是自尊心就像一个虚弱的老人,父母的各种暴力行为和怒骂,都会将孩子的自尊心推入冰冷的万丈深渊。

孩子的自尊心会在那一瞬间支离破碎,家长还觉得自己的做法会让孩子更加坚强。长时间被父母打骂的孩子,会变得自卑、孤僻,严重的还会产生各种心理极端。长大后可能会有暴力倾向,也会对父母冷漠。

心理学家:这3种

很多犯罪学家研究表明,很多具有反社会型人格或是心理极端的罪犯,早年的时候都有被父母辱骂或是虐待的经历。

这样的孩子,每天得不到父母的关爱,也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他们对亲情、对家庭的概念也就逐渐模糊,今后很容易走上"歧途"。还记得《越狱》中的坏蛋帝伯格吗?

他的童年就是在父亲的暴力虐待中度过,他也希望被爱,只是他的做法都有些极端。

心理学家:这3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根据多年的心理研究病例指出,那些却自尊心不强、自卑、焦虑的孩子,大都有这3种父母。

心理学家:这3种"有毒"的父母,最容易培养出"低自尊"的孩子

1. 暴力型父母

"孩子不听话就打"是这类父母的行为准则。这种父母有的是因为孩子犯了错误,或是不听管教,父母希望让孩子感受到身体的疼痛,从未对父母感到敬畏,也就会听父母的话,改正自己的错误;

也有的是习惯性打孩子,孩子但凡有一点事情惹父母不高兴,或是成绩没有考好,脾气暴躁的父母都会不由主地想打孩子,一方面也是树立父母的威严。

心理学家:这3种

这样的父母,有严重的性格缺陷,他们会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的不满,顺势发泄在孩子身上。长时间被父母暴打的孩子,每天都会感到焦虑、恐慌和痛苦,久而久之,孩子会变得神经衰弱,和父母没有任何感情,对父母只有恨意。他们缺乏安全感,长大之后就会想要逃离父母的"魔爪",还有可能会报复父母。很多反社会型人格就是这样诞生的。

2. 错位型父母

这种父母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的"角色定位",他们不会对孩子百般疼爱,也不会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父母完全是以成年人的标准管教孩子,孩子犯了错,也会辱骂孩子,鞭打孩子。

心理学家:这3种

孩子放假的时候,不让孩子出去和小伙伴玩耍,让孩子在家做家务,照顾父母。这样的孩子,缺乏童年的欢乐和应有的关爱,虽然会过早地成熟,但孩子对父母感到失望,长大后也有可能会向父母"报仇"。

3. 控制性父母

"爸爸妈妈都是为了你好"是这类父母的口头禅和挡箭牌,父母觉得孩子是自己的一切,所有事情都要听父母的知识。他们要关注孩子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生活学习,甚至是恋爱婚姻都要干涉。孩子一旦发表不同的意见,父母就会觉得孩子顶嘴,无理取闹,在对孩子一番打骂之后,就会对孩子说"都是为了你好"。

心理学家:这3种

孩子在这样的家庭中,没有自由,没有被平等对待,他们时刻被父母束缚地难以呼吸。今后他们也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没有立场、独立自主性差。等他们可以照顾自己之后,会毫不犹豫地离开父母。

每个孩子都是值得被父母尊重,向往自由的个体,总有一天会脱离父母的管教,独自闯荡。父母给孩子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将来孩子也会回报给父母温暖和孝顺。

优秀的孩子必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他们的背后一定站着一对有眼界有见识的父母。

每个孩子出生都是一张白纸,会长成什么模样,取决于家长如何教导!在3-6岁其实就是给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最重要的时期,可能有很多家长平时比较忙,忽视了这一点,家长要抓住3-6岁这个性格关键期,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性格品质,未来的路才会更好走。

这里为大家推荐一套有关好性格品格培养的绘本《宝宝情商培养图画书》

父母可以给孩子当睡前故事读,而且还能让孩子学会自己的情绪管理。

心理学家:这3种

这套绘本一共有10册,分别是《我能承担责任》《我不随便发脾气》《我能表达自己》《我能与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礼貌》《我可以独立》《学会尊重别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心理学家:这3种

绘本中的图画也是非常适合孩子看的,因为孩子对图画还是非常敏感的好的习惯决定好的未来,这套行为习惯培养绘本应该可以帮到忙。

心理学家:这3种

3-6岁是孩子形成习惯的关键期,若不注意引导,坏习惯极易养成,坏习惯一但定型可就很难再改了。所以,如果孩子有这些坏习惯,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温和而坚持”的改正过来!

所以做父母的点击下方图片,从现在开始改变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