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趨年輕化的《歌手》:瓶頸下求生的典範,徐佳瑩選擇歌曲有態度

從第一季看到如今,葉秋臣算是《歌手》這檔節目的忠實觀眾了。從節目形式的創新,到選擇歌手的日趨年輕化,我們能夠看到歷經八年之後音樂類節目在瓶頸下堅強的求生,以及順應時代進行的不斷蛻變。

2013年,《我是歌手第一季》播出,行至今日已經到了第八個年頭。前面四季是以《我是歌手》來命名,後面四季是以《歌手》加年份後綴做題,等到了《歌手2020》時,將其改為了《歌手·當打之年》。

日趨年輕化的《歌手》:瓶頸下求生的典範,徐佳瑩選擇歌曲有態度

何謂“當打之年”?為何要改名字?這個名字是否合適?

“當打之年”原本的涵義是指能力值的巔峰期,後被《歌手》節目引入了樂壇,寓意“年輕歌手面對樂壇扛鼎之位當仁不讓”。

眾所周知,其實此前《歌手》都是以歌壇的前輩們為主,年輕歌手只是穿插其中,並未佔據偏大的比例。以首發歌手來看,第一季有尚雯婕,第二季有鄧紫棋和周筆暢,第三季有張靚穎,第四季有徐佳瑩,2017年有袁婭維,2018年有張天,2019年有Kristian Kostov(俄羅斯的00後小哥哥)。

日趨年輕化的《歌手》:瓶頸下求生的典範,徐佳瑩選擇歌曲有態度

然後我們再看《歌手·當打之年》的首發陣容,華晨宇、毛不易和周深等年輕音樂人的加入,給這檔節目注入了更加新鮮的血液,增添了更為活躍的氛圍。

年輕代表了活力和激情,代表著人這一生最具鬥志的年齡段,是追求夢想的巔峰期,2020年啟用了這個陣容,用“當打之年”是剛好合適。

日趨年輕化的《歌手》:瓶頸下求生的典範,徐佳瑩選擇歌曲有態度

前面七年,我們看過了無數回憶裡的經典重現,黃貫中唱了《海闊天空》,張宇唱了《月亮惹的禍》,韓紅唱了《天亮了》,趙傳唱了《愛要怎麼說出口》,光良唱了《第一次》,張韶涵唱了《夢裡花》,劉歡唱了《甄嬛》,召喚了不同年齡層的聽眾許多第一次聽這些歌曲時的感受,屬於“回憶殺”。

日趨年輕化的《歌手》:瓶頸下求生的典範,徐佳瑩選擇歌曲有態度

但“回憶殺”不能持續不斷地輸出,畢竟偶然一瞥才是驚豔,吃得太多隻會覺得膩歪,還會被批評成過度“賣情懷”,因此節目的定位也不再只能去“唱歌”,而是進一步要轉變為“表演”。

好壞與否,靠實力說話。

通過“表演”,再形成一輪新的“回憶殺”,如此反覆,循環不斷。

日趨年輕化的《歌手》:瓶頸下求生的典範,徐佳瑩選擇歌曲有態度

不論是演繹自己的歌曲,還是翻唱其他人的作品,在年輕歌手的舞臺上,他們都散發著獨特的個人風格。

最近一期的《歌手·當打之年》中,徐佳瑩演唱《LAST DANCE》獲得第二名的好成績。

日趨年輕化的《歌手》:瓶頸下求生的典範,徐佳瑩選擇歌曲有態度

這首歌的翻紅得益於《想見你》的熱播,估計追劇之後的所有小夥伴都會不自覺地開始哼唱“所以暫時將你眼睛閉了起來,黑暗之中漂浮我的期待”,同時搭配手指捂住眼睛的動作。徐佳瑩的名次一部分歸功於這首歌曲的選擇,但更多的原因還是她唱出了與伍佰完全不同的味道。

如果說伍佰的《LAST DANCE》是寫給黃雨萱和李子維的,那麼徐佳瑩的《LAST DANCE》就是寫給孤獨者陳韻如的。

同樣的歌詞,相似的曲調,卻是全然不同的氛圍和感覺。

日趨年輕化的《歌手》:瓶頸下求生的典範,徐佳瑩選擇歌曲有態度

看到投票的結果,就知道這首“老歌新唱”是成功的,年輕的歌手也有自己詮釋老歌的態度,還能夠將更新潮的音樂元素代入其中,迎合了口味也在不斷改變的觀眾,做到了與時俱進。

這樣看來,《歌手·當打之年》的節目轉型,是成功的。

日趨年輕化的《歌手》:瓶頸下求生的典範,徐佳瑩選擇歌曲有態度

———————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葉秋臣)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抄襲必究—歡迎轉發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