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翼》用以解“经”是否各有一定的侧重点或特定的角度?

姚知易


易传为儒家解易经之作,共有七种十篇,故称 ”十翼“。它们的名字分别是《文言》、《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系辞》上下篇、《说卦》、《序卦》和《杂卦》。

《文言》是解说乾坤两卦的专属小论文。乾坤是众卦的父母,阴阳的总纲,所以专门解说。

《彖传》是解释各卦卦名和卦辞的,不涉及爻辞。今通行注疏本分列于六十四卦,凡卦内“《彖》曰”即是。

《象传》是从取象的角度来解释卦名、卦辞和爻辞。

《系辞》意思,它是论述易经全书宗旨的一篇详尽全面的通论,输出儒家价值观火力全开,这篇是儒家易理的主要载体。

《说卦》《序卦》《杂卦》这三篇是一体的,揭示了易经作为一本卜筮之书的本来面目,没有什么儒家价值观的输出。《说卦》讲的是八经卦的取象含义,《序卦》讲的是六十四卦的排列原理,《杂卦》讲的是六十四卦属性意义。

颛顼之世,绝地天通,政教合一,统治阶级开始将天命的解释权牢牢地掌握在手中,这也是他们统治合理性的依据。远古的卜筮之术可不单是给普通老百姓测吉凶用的,它是维系社会次序的工具。


渊漠437


是这样的。

十翼是孔子及其弟子对周易的解释和说明,分象传、文言、说卦、等十篇,是从不同角度对周易进行阐释。

由于侧重点和特定角度太多了,只想说明以下几点:

一是十翼内容宏大,博大精深,是孔子汲取了归藏、连山、周易、河图洛书等诸多易学文化精华的基础上而作。

二是十翼很难理解,因其内容繁杂,思想深遂,逻辑性、连贯性不很强,有时比周易还难理解。

三是十翼只是孔子及其弟子一家之言,偏重义与理,数与占卜等具体运用相对少一些

四是十翼历代各有分配,有杨子所列五篇,孔颖达分上下经共十篇等,但就这些内容,各有分配,只是形式不同而矣~~~






天元yimin


是的。十翼的每篇都是从不同角度,来阐述经的实质内涵,因这十篇文章是补充解释经文的文章,如加了翅膀,故此“十翼”由此而来。简述如下:

一.《系辞传》

阐述《易经》的世界观、宇宙观及方法论。主要思想为“一阴一阳谓之道”。

1.《系辞上》

讲述为何创立八卦、易学、及易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2.《系辞下》

举例卦爻辞例子,来讲解《易经》的世界观、方法论及人生观、易学的发展历程。

二.《彖传》

以阴阳学说来说卦。统论六画卦卦意、卦名、卦德及说明卦的整体组合结构内涵。

《彖上传》,《彖下传》

用大象概念,六十四卦每一卦的整体概念意义。大象为: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离为火,艮为山,兑为泽。

三.《象传》

用来解释六画卦局部特性。还是解释彖辞,卦辞,爻辞结论和结果的原因及依据。

《象传上》,《象传下》

用小象概念,对六画卦内的局部状态,来解释具体含义及意义。小象具体是指爻象,爻位等等。

四.《文言传》

专门讲述乾、坤两卦的含义、特点及规律。并讲述乾、坤两卦生出其他六十三卦的内涵及变化思想。

五.《序卦传》

讲述六十四卦的卦序列排列的道理,在伦理的“德”层面说明为何如此排序。

六.《说卦传》

八经卦抽象意义及组合结构。早期以卦解卦,都源于此《说卦传》的指导。

七.《杂卦传》

不同于《序卦传》的卦序,用最精炼词汇,归纳了互为反卦,对卦的卦义。《杂卦》是西周易卦筮卜的古体系。

综合以上十传体系的内容,特点及规律,再研究《易经》,就有了基础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