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兩江評:“數字化”賦能 助力春耕生產提速智慧農業

今年春耕,突然而至的疫情擾亂了以往的生產節奏,“數字化”解決農業生產中遇到的困難,成了不少農民的選擇。而農民通過互聯網學習交流農業知識,農資企業運用互聯網新平臺進行銷售和技術指導,也逐步成為農業生產中的常態。

疫情防控要抓緊,春耕生產也不能耽誤。看直播學習農技、無人機披掛上陣、物聯網推動轉型……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步伐明顯加快,成果轉化推廣不斷加強,科學技術對農業發展貢獻越來越大。當前,以“新業態、新功能、新技術”為主要特徵的數字農業蓬勃興起,通過對傳統農業賦能,催生了大量的新業態,進而推動農業經營增收、流通效率提高和產品質量提升。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產,做到兩手抓、兩過硬,數字化手段大顯身手,被廣泛運用,發揮出了重要作用,不僅為今年的春耕救急解難,也讓農業生產更加精準高效。

數字化打通農資企業和農民之間的聯繫渠道。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統計顯示,互聯網成為農民們解決農業和市場信息需求的最主要方式。順應這一趨勢,向數字化轉型也成了面向農民的農資行業主要的發展方向。對於農資企業而言,向數字化轉型不僅是網上開店,還包括社群運營、農技指導、智慧農業等各個環節,涉及農業生產的全過程。比如,在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當地農業專業合作社與北京一家公司共同研發出一款農業社會化服務軟件。通過軟件應用,農民不僅可以下單購買農作物耕種、管理等服務,還可以低價購買農藥、化肥等農資,還能享受送貨到地頭的便捷。

數字化提升了農資企業和農民之間的服務效能。受疫情影響,農民無法像往常一樣集中學農技。為滿足農民科技培訓需求,不少農資企業從田間地頭鑽進手機裡頭,變身“主播”,利用直播等方式講授農技知識、普及農業政策、介紹相關產品等,將面對面零距離的農技服務變成了指尖上“無接觸”遠程指導,極大地提升了服務效能。比如,在這次抗擊疫情過程中,有的農資企業就已經做了6場直播,內容包括田間管理,無人機飛行噴灑以及農技答疑等,每場直播有4萬到5萬人參加,人數相當於約500場田間宣講。而這並不是疫情影響下的一陣風,更成為一種趨勢。誠如有農資行業所說,我們現在所有同行都在加速向互聯網、新媒體轉型。

化危為機,“數字化”轉型加速。揆諸當下,“數字化”在田間地頭廣泛普及和應用,從農資供應,到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再到終端銷售各環節,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推動下,正在深刻變革農業的種植模式,推動傳統農業向智能化轉變,為降低疫情對農業生產的影響發揮著積極作用。放眼現實,雖然很多農業科技的應用是因疫情應急上線,但其成果也讓人看到農業科技發展之機。疫情也使中小農資企業意識到,傳統銷售和互聯網運營銷售“兩條腿走路”的經營方式將成為該行業的常態。展望未來,可以想見,依託數字技術,農業新業態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也將持續不斷推動智慧農業的新突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