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共同战“疫”》中迟子建撰文、莫言一首诗,方方写日记

一次突如其来的灾难,不仅是一场灾难,也是一场考验,除了人性,还要考验制度的优越性和群防群控的智慧。显然这个不速之客-新冠肺炎让我们更加团结,你我不分老幼、有没有文化,大家众志成城战胜困难。

虽然国外一些人像蛇一样紧跟着一再抹黑我们,但真正做事的人谁有心理会?像鲁迅说的一样中国从来不缺少埋头苦干的人。

贾平凹《共同战“疫”》中迟子建撰文、莫言一首诗,方方写日记

当跨越漫长的寒冬,迎来阳春三月时,放下手中的长卷你可能突然发觉,我们中国人全体都是最可爱的人。

宅在家里不出门就是做贡献!

所以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狙击战”由北到南从东向西,竖着京广线,横的陇海线,无论是天寒地冻的东三省还是天气温热的珠港澳,大江南北各门各户都在与病毒展开搏斗,让生活在新时代的人们亲历了一场无硝烟的战事。

因此我们每个人也都成了这场战“疫”的主将,当然冲锋陷阵的自然是那些像鲁迅先生一样敢于逆行的英雄,而英雄在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诠释;民国战乱频仍社会黑暗,那些敢于为民请命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就是“英雄”,对于今天自告奋勇不惧艰难不怕牺牲的白衣天使就是英雄。

贾平凹《共同战“疫”》中迟子建撰文、莫言一首诗,方方写日记

时代的最美的逆行者就是英雄,就像魏巍笔下《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样。

当然除了参与战“疫”的医务工作者是英雄的角色外,我们记录英雄事迹的作家不也是英雄的一部分吗、战场上身先士卒的文字记者,以及亲历疫情的作家们不都是勇敢的人吗?

只是在这场灾难面前,当代的作家们却没有准时就位。当然方方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的,至少不愿冒险担当的人也没有必要做英雄。

只是,这些他们的读者们并没有放弃希望看到他们的偶像能在疫情阵前挥毫泼墨,做些什么或是记录点什么。

贾平凹《共同战“疫”》中迟子建撰文、莫言一首诗,方方写日记

那么,这些本该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作家都在哪?

现在的中国人早已成了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论鲁迅《沉默的大多数》

西方学者总结不少“特殊”的文人,总是是伴随着可耻,皎洁的存在市侩之上,油滑的避于权贵之侧,一到关键时刻派不上用场。

这样所谓的文人只是顶了“文人”的帽子,在欧洲文豪巴尔扎克的笔下、司汤达的作品里他们随处可见。

除了假文人,就是真文人。他们的特征很明显,有良知敢说敢言,眼睛里容不得沙子。

贾平凹《共同战“疫”》中迟子建撰文、莫言一首诗,方方写日记

危机时刻并不让人失望,这就是我国的作家们!

仔细盘查你会发现,在举国战“疫”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作家其实并没有闲着;比如贾平凹的“共同战“疫””

、迟子建率先在杂志上为疫撰文,再往前翻诺奖获得者莫言还写过一首壮丽古体诗等等。

不过要说力度,方方因为她的日记过于贴近生活,因过激也站到了风口浪尖。

早在上个月贾平凹代表作家群体就要为战“疫”做点什么,他主编的《共同战“疫”》杂志诞生,宅在家里贾平凹左右打电话,希望作家们为武汉写点什么。深处北极村的迟子建其实早有准备,一篇发布在《共同战“疫”》的文章《春花依然会盛开》今日得以传遍读者:

贾平凹《共同战“疫”》中迟子建撰文、莫言一首诗,方方写日记

我相信病毒这条毒蛇,终究会在不久的将来被消灭,春花依然会迎风盛开。但我们未来需要反思的东西太多太多,比如是否把野生动物看作人类最亲密无间的朋友。我在山里长大,知道它们也有满含情感潮汐的湿漉漉的眼睛。我们的社会公德心该如何加强,我们对医疗的投入是否有待加大,等等。

当今文坛上最出名怕是莫言了,这个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无论书法展还是文化活动,几乎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而这一次事件面前,莫言依然低调现身网络。在武汉这事的初期,战“疫”最为吃力时,莫言创作了一首赞颂国人雄风的诗歌,读起来真是大气磅礴;

贾平凹《共同战“疫”》中迟子建撰文、莫言一首诗,方方写日记

庚子事多变,鼠年开局惊。

虽无刀剑影,却有死生情。

种志驱瘟鬼,同心筑卫城。

何时妖雾散,举酒泪纵横。

而自诩当代“鲁迅”的方方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她记录了太多被认为是阴暗的消极的,令人无法喘息的。

甚至被批驳成文人的矫情、祥林嫂的哀怨、传播负能量、缺乏大局观,“汉奸、内贼、伪士、骗子,新冠病毒的同盟军。”

诸如这般地贬低蜂拥而至。而支持方方的声音也几乎被淹没了,日记中的方方走进武汉的角角落落,看到了“呼救无用、求医无门”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

贾平凹《共同战“疫”》中迟子建撰文、莫言一首诗,方方写日记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身上,可能就是一座山!

不管是初期的不堪或是今天的最终胜利,都是我们作家用心的一种记录方式。

此刻所有中国人都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共同战胜疫情。这些人不管是医务工作者、基层志愿者,前线的、后勤的,还是这座城都经历着不一样的感慨。从之前的不堪到如今的秩序井然,中国再一次让世界瞥见了中华民族的坚强意志和集体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