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岳飞后人,四处平叛维护稳定,却差点因战争失利被皇帝斩首

前言

《雍正王朝》作为一部热播剧,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许多人普及了康熙后期与雍正执政期间的一些历史,也刻画了一些有血有肉的鲜活角色,这其中对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一群人手持棍棒追赶着一头嗷嗷叫的猪满院子跑,因为年大将军喜欢吃那一口猪受惊后的瘦肉,还有剥得只剩下菜心的“大白菜”。

年大将军在西北征战时的副手是一名叫做岳钟琪的将军,在年羹尧被雍正皇帝召回北京下狱的时候代领大将军职权,同样也是一位汉人将军,在清朝中前期也算是很不容易的地位了。年大将军的结局我们都知道,因为跋扈被皇帝赐死;但这位岳大将军一生小心谨慎且战功赫赫,却也差点被砍了头,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了解下这位岳飞的后人——岳钟琪的生平。

他是岳飞后人,四处平叛维护稳定,却差点因战争失利被皇帝斩首


一、乃父岳升龙风范

岳钟琪是一位典型的官二代,他的父亲岳升龙是一位很有政治头脑的军人,吴三桂兵锋正盛的时候,他的上司作为官军却意图投降,岳升龙在得到消息后果断告发,随后又带人把上司做掉了,积累了一笔不小的政治资本,两年后便升任天津总兵

又二十年,康熙三十五年的时候,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岳升龙随军立功后,擢四川提督,举家前去赴任,这其中便有我们今天的主角岳钟琪,时年仅十岁。

他是岳飞后人,四处平叛维护稳定,却差点因战争失利被皇帝斩首


二、年轻的岳钟琪

据说岳钟琪小的时候便对行军打仗的游戏颇为在行,玩伴们都不如他,从父亲的履历推算,岳钟琪也算是出生在行伍之中,这种喜好也算耳濡目染的必然反映,从他后来的战绩看,仿佛他就是一位天生的将军。

岳钟琪26岁以前的生活可谓是一帆风顺,16岁结婚;18岁时长子岳浚(濬)出生;此处有乃祖遗风;24岁时捐官得了个候补知府;25岁时随父亲一同入川籍(原籍甘肃临洮),落户金堂;如果历史给岳钟琪一次选择的机会,不知道他是否还依然选择骑着马儿去征战沙场。

他是岳飞后人,四处平叛维护稳定,却差点因战争失利被皇帝斩首


岳钟琪26岁这一年,即康熙五十年,由于准噶尔汗国屡屡侵扰边境,边境摩擦不断,岳钟琪闻讯便毅然请求将捐官改作武职,成为了松潘镇中军游击(从三品),从此人生的走向便与知府之路截然不同了。

岳钟琪26岁至47岁的人生经历甚至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不是正在打仗,就是在行军的路上,驰骋于西藏青海之间平定叛乱,36岁时便升任四川提督(其父岳升龙退休前的职位)。

三、戎马生涯与坎坷仕途

雍正元年,逢着皇帝交替的间隙,青海蒙古族和硕特部台吉罗卜藏丹津聚集了十余万人造反,雍正皇帝遂派川陕总督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四川提督岳钟琪为征西副将军,于这年十一月领兵西征,凭着岳钟琪的计策,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来年四月便平定了叛乱,雍正皇帝大喜,封岳钟琪

太子太保,三等威信公,授兼甘肃提督。又亲自在金扇上题七言律诗一首,赐给此战的头号功臣岳钟琪。

雍正三年(1725年)春,年羹尧因九十二款大罪赐死天牢。七月,岳钟琪接任川陕总督。此时,岳钟琪官至总督,封三等公爵,手握川陕甘三省兵权,这一刻大概是岳钟琪的一生中最耀眼的时刻,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他是岳飞后人,四处平叛维护稳定,却差点因战争失利被皇帝斩首


时间转到雍正五年,这一年的一天,街上突然出现了一个蓬头垢面破衣烂衫之人光着脚狂奔,边跑边喊:岳钟琪要造反了!!官府捕获此人后审讯得知此人是疯子,对于疯子的胡话也不能无视之,岳钟琪连忙写奏折给雍正皇帝表示忠心不二,雍正皇帝对于这封奏折上的批注也是密密麻麻,着力安抚这位边疆大员,这件事情才告一段落。

谁知一波刚平,一波又起,转过年来,雍正年间一位著名的秀才开始出现在了历史舞台上,这位秀才名叫“曾静”,也是一位很传奇的人物,改日也要研究这位人物。这位曾静秀才致力于反清复明大业,在这年写信给岳钟琪,想说服这位岳将军的后人举起大旗驱除金人后裔满清,为宋明两朝复仇,岳钟琪也并非是只知打仗的莽夫,且深得父亲亲传,知晓如何做选择,便假意同意,遂将曾静一伙一网打尽。

这件事过后,雍正皇帝加封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但是我们仔细一想就应该知道,哪个皇帝在这种时刻还能不生出猜忌之心呢?更何况这又是位汉人将军,你说答应是违心的,但是人心隔肚皮,谁能确保这不是事情暴露了然后脱罪的办法呢?

雍正七年二月,岳钟琪生命中的克星出现了,科尔沁、喀尔喀草原上的噶尔丹策零造反了,雍正皇帝命黑龙江将军傅尔丹统帅满蒙军队组成北路大军川陕总督岳钟琪统帅陕甘汉军组成西路大军,两路并进讨伐叛军。

他是岳飞后人,四处平叛维护稳定,却差点因战争失利被皇帝斩首


但这次这位噶尔丹策零显然是读过几本书的,他一面调兵遣将做好准备,一面派人向雍正皇帝请降,雍正皇帝便命傅尔丹和岳钟琪两位元帅进京商议军务,谁知这二人刚走,得到消息的噶尔丹策零立马带兵突袭了西路大军的粮草辎重所在地,清军损失惨重。等到岳钟琪急急忙忙赶回战场,已经是第二年的二月了。噶尔丹放出假消息说自己要亲率十万大军去攻打吐鲁番,岳钟琪闻讯后便带西路大军浩浩荡荡向吐鲁番杀去,谁知噶尔丹只派了一小部分兵力与西路大军周旋,自己亲率主力把北路大军包了饺子,六万清军精锐只有两千多逃出

虽然岳钟琪在北路大军陷入重围后立马采取围魏救赵之计,占领了叛军首府乌鲁木齐,但噶尔丹策零却再也不与他决战,频频骚扰清军补给线。

四、“卸磨杀驴”

这场战争直拖到了雍正十年十月,已经打了三年多仍然没有最终结果,此时的雍正皇帝也越来越不满,又逢鄂尔泰弹劾岳钟琪的奏章送到雍正面前,雍正一纸诏书削去了岳钟琪的公爵位和太子太保,降为三等候,随后又让其进京“商办军务”。

他是岳飞后人,四处平叛维护稳定,却差点因战争失利被皇帝斩首


岳钟琪这一路回京与年羹尧可谓是殊途同归,他刚到京城,便被下了兵部大狱,等判决一直等到了两年后的雍正十二年十月,判决居然是“斩决”,幸运的是雍正皇帝这时候又发了善心,把“斩决”改为“斩监候”(死刑缓期不定期执行),

并罚银七十万两(果然有抄家皇帝本色)。岳钟琪便开始了随机等死的生活。

隔年八月,雍正皇帝驾崩,乾隆皇帝登基,乾隆二年,岳钟琪和傅尔丹,这两位当年的威风凛凛西路统帅与北路统帅终于被释放。其中岳钟琪被贬为庶人,回到成都开始了喂鸡养鸭读佛经的生活,这年岳钟琪五十二岁,从手握三省兵权的地方大员,公爵身份一路而下,成为庶民。

他是岳飞后人,四处平叛维护稳定,却差点因战争失利被皇帝斩首


五、重新起用,战斗到最后一刻

十一年后的乾隆十三年,因为大小金川的叛乱迟迟不能扑灭,乾隆皇帝想起了这位前朝名将,遂重新起用这位老将,这位老将大概是依然怀念驰骋疆场的自由,重新披挂远赴边疆,并且顺利平定战乱,又开始在乾隆朝奉献余热。

64岁时出征西藏,68岁时出征重庆,回军途中溘然长逝,乾隆帝赐谥“襄勤”。

有清一代,岳钟琪是汉人中拜为大将军,连满族士卒也听命于他的个例。在平定青海叛乱中立功显著,使得72万平方公里的青海全部隶属清朝;带兵突袭西藏,稳定了123万平方公里的西藏版图;重新起用后又带兵击败大小金川叛乱,稳固了新疆局势,岳钟琪的足迹跨越了中国西部的大部分省份,更像是一位国家级的“救火队长”。

乾隆皇帝把他列为五功臣之一,并称赞其为“三朝武臣巨擘”。作为岳飞的第二十一代孙,岳钟琪在自己的一生中都在四处平叛,维护着国家安定,虽与其祖方向不同,但在今天我们官方的立场上,岳钟琪无疑更称得上是一位杰出的

民族英雄,功劳甚至超越乃祖

他是岳飞后人,四处平叛维护稳定,却差点因战争失利被皇帝斩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