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增收渠道 铺就致富门路

“大娘,您儿子呢,我给孩子送手机来了,让孩子先上课。”近日,记者跟随突泉县水泉镇胜久村驻村第一书记周云峰来到脱贫户张树军家里,在得知张树军的一双儿女因为没有智能手机而耽误上网课的时候,这位驻村第一书记第一时间奉上了自己的手机。

拓宽增收渠道 铺就致富门路

拓宽增收渠道 铺就致富门路

张树军,一位朴实的农村汉子,离异11年的他上有70岁的老母亲,下有一双儿女,全家仅靠二十多亩地维持生活。村里了解情况后,按照精准识别要求,2015年他家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回想起自己的脱贫之路,张树军有说不完的感慨和感激:“以前我在工地做小工,没本事,只能出力气,生活压力特别大,老人生病住不起医院,孩子上不起学。一直到2014年底有了这个扶贫政策,村上干部帮我申请贫困户,帮我借贷款,还帮我买羊、买驴,我高兴也感激他们,那种‘希望’一下就降临了,我得努力生活,早日致富,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

拓宽增收渠道 铺就致富门路

通过精准扶贫政策帮扶,张树军母亲多次享受到住院90%以上的报销优惠,一儿一女也有每年2000元教育扶贫资金,在2018年,又享受了危房改造政策,由国家补助维修了房屋。曾经通过产业奖补资金购入的20只羊,经过他精心的饲养,现已发展到60只,养殖规模在慢慢扩大,小日子也渐渐好起来。

拓宽增收渠道 铺就致富门路

2019年末,张树军又利用贫困户小额贷款购进了5头毛驴,眼下100平的驴棚也初步成型,如今,羊满圈、驴满棚是这个家里最真实的写照。还有圈里的母猪,春节刚过就下了12只猪崽,眼看家里的收入又多了一项,黝黑的脸上满是抑制不住的笑容,望着院里的大小牲畜,张树军对记者说道:“下的羊羔,母羔不卖,留着繁殖,只卖公羊,一年下来能收入3万元左右,3个月以上的毛驴驹能卖到4千元,猪崽每头也能卖到1千元,一年下来大概有六、七万元的收入。”

拓宽增收渠道 铺就致富门路

在同为脱贫户的王振军家里,女主人徐丽新正在进行新一轮的草编工作,花样各异的工艺扫帚摆满了窗台,虽然正值疫情防控期间,但为了保障贫困户不停工、能挣钱,胜久村驻村工作队帮助像徐丽新这样的手艺人利用线上渠道进行销售,保障他们的日常收入不受疫情影响。当记者问起徐丽新的收入时,她笑着说:“一把扫帚我能挣2元钱,一个月下来挣个零花钱肯定是没问题,说起这个还是我们周书记有办法,他在微信上就能帮我们把扫帚卖出去。”

拓宽增收渠道 铺就致富门路

为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早日实现贫困户“小康梦”,胜久村“两委”班子成员与驻村工作队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结合贫困户自身发展意愿,科学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协助解决贫困户家庭实际困难。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周云峰希望他的村民没有贫困户,只有致富户。

截至目前,胜久村优先聘用19名低收入群体到公益性岗位工作,并依托“牧业再造突泉”工程贷款发展大牲畜养殖,全村现有牲畜存栏牛60头、驴100头、羊2500只,预计2020年末,人均收入将提高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