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從李楠到杜峰,男籃換教練之決策只是“治標”而非“療本”

前言:

中國男籃在往前30年的歲月裡經歷了很多的波折,從稱霸亞洲到世界前八,男籃確實有過小輝煌的階段,雖然與歐美強隊依舊無法相比,但是放眼亞洲至少能穩戴王冠,不過這已經是中國男籃取得的極限。在小輝煌之後,中國男籃就開始經歷各種困惑,包括髮展方向的困惑、球員培養的困惑、教練選用的困惑。而在教練選用這方面,中國男籃一直都是兩年一小變,四年一大變,從本土教練到外籍教練又到本土教練,從蔣興權到宮魯鳴、張斌、王非、郭士強、尤納斯、哈里斯、鄧華德……直至現在的李楠到杜峰,教練人選來來往往換了不少,甚至是從歐洲換到美洲,可教練的更換並沒有給中國男籃帶來突破,多年以來我們依舊是止步不前,那麼換教練的意義為何?

探析:從李楠到杜峰,男籃換教練之決策只是“治標”而非“療本”

2019男籃世界盃的潰敗不是失誤造成的偶然,而是實力不濟使然!

提到中國男籃的主教練這個詞,就不得不先回顧一下2019年的男籃世界盃,因為這場籃球盛會是近期中國男籃最有代表性的一場賽事。2019年是中國籃球的鼎盛之年,因為在這一年有一場籃球盛會在中國舉辦,那就是萬眾籃球迷期待的男籃世界盃。在世界盃的抽籤儀式上,中國男籃抽中了“上上籤”,小組賽的對手是科特迪瓦、委內瑞拉以及波蘭等“弱旅”,形勢對中國隊極其有利。大家都認為這次中國男籃出線有希望了,甚至還有機會提前出線。最終,中國男籃沒提前線,反而提前出局,首場比賽中國隊75比55大勝科特迪瓦、次戰中國男籃76比79惜敗波蘭、小組最後一戰中國男籃59比72不敵委內瑞拉。在所謂的“弱旅”面前中國男籃一勝兩負,小組出局。在其後的排位賽中中國隊驚險戰勝了老對手韓國,又慘敗給了尼日利亞。原本對中國男籃來說應該是一場籃球盛宴的世界盃,卻打得充滿了悲壯的氣息,看著老將易建聯一次次的強硬衝擊,一次次的無奈和無助,大家對這一代男籃的失望確實透頂。

探析:從李楠到杜峰,男籃換教練之決策只是“治標”而非“療本”

在這五場比賽之中,最令中國球迷痛心的應該就是小組賽第二場與波蘭隊的一戰。這場比賽的結果影響著中國男當時全盤的局面,勝則提前出線晉級淘汰賽,敗則局面被動很有可能被小組淘汰。所以對這場比賽男籃也給予了最高度的重視,研究對手的個人實力、整體打法、優劣點等等,而且我們還佔據著天時地利人和,幾乎做到了萬事俱備。在比賽中男籃的隊員也將賽前的佈置都運用到了賽場上,一上來就搶佔了先機,首節戰罷中國男籃25比15領先於波蘭男籃,在其後的三節波蘭狀態有回暖的跡象,但中國男籃始終保持著一到兩分的優勢,沒有讓波蘭扭轉局面。不過在最後一節的最後階段,場上的局勢開始反轉,末節還剩7秒時中國男籃領先1分,周琦發邊線球出現失誤,對手斷球后發動,快攻趙睿追防犯規,波蘭隊珀尼卡兩罰中1,雙方打成72平進入加時賽。加時賽中國男籃受困於體能下降罰球不穩,被波蘭成功完成逆轉。這末節不足十秒的時間成為了中國籃球歷史上永遠的痛點,也是球迷在世界盃之後嘲諷周琦的吐槽點。不過有更多的人將矛頭指向了李楠,認為李楠最後階段的暫停不該叫,而且邊線球的戰術佈置也不合理。

探析:從李楠到杜峰,男籃換教練之決策只是“治標”而非“療本”

李楠是禍因但並非禍首!

其實球迷的質疑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換一個角度來說或許就將不同。李楠當時叫暫停只是想好好的進行佈置,確保在最後的階段萬無一失,因為這時候的失誤就是致命的失誤,李楠比誰都清楚,只不過他叫了暫停之後周琦發生的失誤,然後發生了後面的一切,如果李楠沒有叫這個暫停,中國男籃還是出現了失誤,那麼責任或許也會追究到李楠的身上。所以無論怎麼選擇,只要最終的結果如此,那麼李楠就無法脫離干係,這就是以結果為導向形成的邏輯理念,李楠無論如何都難辭其咎。

從大局上來看,李楠的用人和最後的佈置或許是一個禍因,但並不是禍首,中國男籃在世界盃賽場上的潰敗也不是與波蘭這一戰的連續失誤造成的偶然事件,而是實力不濟形成的必然事件,這一次失誤能夠決定男籃在這場比賽的成與敗,但不能決定中國男籃的強與弱!

探析:從李楠到杜峰,男籃換教練之決策只是“治標”而非“療本”

李楠下課的作用是什麼?

在世界盃之後李楠下課了,不管是主動辭職還是被辭,李楠都成為了男籃的歷史,他和這一屆世界盃將在中國籃球的歷史上留下深深的烙印。那麼李楠下課的作用和意義是什麼?他下課對男籃有什麼作用?坦白的說,我認為毫無作用。這僅僅是一種“常規操作”,迫於輿論、迫於壓力、迫於當時的境況,男籃隊伍需要作出回應,而這種回應就是教練下課。其實這就是一種沒有實際意義的應對策略罷了,李楠不下課難平球迷之憤恨、李楠不下課難阻輿論之討論,所以李楠下課成為了緩解局面的最簡單的方式,但是對於中國男籃來說,本質上毫無意義和積極作用!

探析:從李楠到杜峰,男籃換教練之決策只是“治標”而非“療本”

小結:從2019男籃世界盃,以及世界盃之後中國籃球換教練的應對策略來看,這就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應付方式”。男籃在世界盃的失利有偶然因素,但整體實力不強才是導致失敗的必然因素。短短一年的時間,男籃的教練從李楠換成了杜峰,如此調整帶來的效果是什麼?

探析:從李楠到杜峰,男籃換教練之決策只是“治標”而非“療本”

從李楠到杜峰,男籃換了教練,又換來了什麼?

在李楠下課之後,杜峰走馬上任,他成為了現在中國男籃的主教練,並且將帶隊出戰2020年奧運會的男籃落選賽。教練從李楠換成了杜峰,這種改變能帶來什麼?其實仔細想想,什麼也帶不來。杜峰的水平和李楠的水平相差無幾,甚至根本沒有孰高孰低之分。杜峰有幾年執教CBA廣東隊的經驗 ,而李楠又更多的男籃助教的經驗,兩人其實在執教水平上難分伯仲。

探析:從李楠到杜峰,男籃換教練之決策只是“治標”而非“療本”

或許兩人在籃球的打法理念上確實有著不同,杜峰的風格更加直接,他喜歡強調進攻,喜歡提升攻防的節奏;而李楠則更加註重沉穩,希望球隊能夠更加整體更有章法。可是所有的章法和策略的佈置在教練,但是實施是在球員。杜峰這個新教練是來了,新理念或許也來了,但是中國男籃的精兵強將在哪裡?沒有好的戰術執行者,再好的戰略都是紙上談兵罷了!

探析:從李楠到杜峰,男籃換教練之決策只是“治標”而非“療本”

球員的實力才是本質問題,換教練是“治標”而非“療本”!

這就回到了一個比較有爭議的問題點:籃球的賽場究竟是教練的影響更重要,還是球員的實力更重要?不可否認“換教練”在所有的男籃國家隊都是一種習以為常的交代方式,要向球迷作出交代、要向相關的領導作出交代、也要向自己作出交代。不過這其實是一種很不負責的處理方式,或者說就是一種“應付了事”的處理方式,問題的存在並非教練一人,而是團隊的整體,更大的責任其實是在球員。球員的實力和執行力才是一個教練的理念和章法得以完美施行的關鍵,換教練這是一種表面現象的治理,而不是從根本上開始治本。

探析:從李楠到杜峰,男籃換教練之決策只是“治標”而非“療本”

鋒線連失兩將也極大的影響了李楠在世界盃的佈局——

在最後得對很重要的一點進行一下說明,那就是2019男籃世界盃期間李楠和中國男籃的失敗還有一個因素——傷病!在世界盃熱身賽之前,男籃的整體陣容是十分完整的,內線、鋒線、後衛都有大把的選擇。但是在丁彥雨航和杜峰先後因為傷病不能出戰世界盃之後,李楠面對的難題就到來了,原本鋒線就是男籃在世界賽場上的一個軟肋,丁彥雨航和周鵬作為鋒線核心能夠很好的提高鋒線的實力,可是這兩位鋒線大將,使得李楠不得不進行最後的陣容調整,三內線加五後衛或許也是無奈之舉,進而也就引發了後面一系列的問題。不過究其核心,還是球員的實力不濟!

探析:從李楠到杜峰,男籃換教練之決策只是“治標”而非“療本”

總結:

治病講求一個標本兼治,由此才能從根本上治癒,對於身患痛疾的中國男籃來說也是如此。現階段中國男籃就是一個病患,找到病因和病灶才能真正的從根上進行治療,換教練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辦法,但這只是從表面上進行的處理而已。真正能夠讓中國男籃痊癒的方式,還是從根本上去改變,那就是從球員的水平和能力入手。有了精兵強將,主帥的謀略才能得以施展!


探析:從李楠到杜峰,男籃換教練之決策只是“治標”而非“療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