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七件事:鹽

鹽也是人類使用的歷史悠久的物品之一了。

20世紀50年代福建出土文物,其中有煎鹽器具,證明了仰韶時期(公元前5000年~前3000年)古代中國人已學會煎煮海鹽。中華民族的祖先很早就發現了食鹽。相傳在炎帝時期,居住在山東半島的夙沙氏,發明了用海水煮鹽的方法。先秦時期,齊國煮海為鹽,國富民強。

中國古時的鹽是用海水煮出來。中國是最早食用和人工生產食鹽的國家,鹽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滷”。根據以上資料和實物佐證,在中國,鹽起源的時間遠在五千年前的炎黃時代,發明人夙沙氏是海水製鹽用火煎煮之鼻祖,後世尊崇其為“鹽宗”。

管仲有一本《管子》流傳於後世,其中強調“輕重魚鹽之利”,在漢代有本書叫做《鹽鐵論》,中國很早就確立了鹽鐵國營的經濟形態,至今也是如此,在《隋唐演義》當中,程咬金剛開始就是一個販賣私鹽的。

除了海鹽之外,還有湖鹽和井鹽。

古代製鹽工藝中,井鹽的生產工藝最為複雜,也最能體現中國古人的聰明才智。井鹽的生產工藝經歷過一個不斷髮展的過程。早在戰國末年,秦蜀郡太守李冰(生卒年不詳)就已在成都平原開鑿鹽井,汲滷煎鹽。當時的鹽井口徑較大,井壁易崩塌,且無任何保護措施,加之深度較淺,只能汲取淺層鹽滷。北宋中期後,川南地區出現了卓筒井。卓筒井是一種小口深井,鑿井時,使用“一字型”鑽頭,採用衝擊方式舂碎岩石,注水或利用地下水,以竹筒將岩屑和水汲出。卓筒井的井徑僅碗口大小,井壁不易崩塌。古人還將大楠竹去節,首尾套接,外纏麻繩,塗以油灰,下至井內作為套管,防止井壁塌陷和淡水浸入。取滷時,以細竹作汲滷筒,插入套管內,筒底以熟皮作啟閉閥門,一筒可汲滷數鬥,井上豎大木架,用轆轤、車盤提取滷水。

開門七件事:鹽

卓筒井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深井鑽鑿工藝的成熟。此後,鹽井深度不斷增加。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四川自貢鹽區鑽出了當時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燊(shēn)海井。

在中醫典籍《黃帝內經》第二十五篇《寶命全形論》中,也論述了鹽:“夫鹽之味鹹者,其氣令器津洩”

“鹹入腎”、“味過於鹹”等內容。

有意思的是,在舊社會使用的大顆粒鹽,還有其他治療的功效。在這裡分享兩個小驗方:

第一個,出自於《湯頭歌訣》固齒散:

骨灰固齒豬羊骨 臘月醃成煅碾之

骨能補骨鹹補腎 堅牙健啖①老尤奇

【詞解】①喚:啖dan,音旦,吃。

【組成】臘月醃製的豬骨或羊骨

【用法】火煅,研極細末,每晨用牙刷蘸藥末擦牙。

【功用】堅固牙齒,使牙潔亮。

【主治】年老脫齒。

【方析】年老腎衰齒不固為本方主證。豬骨或羊骨均能補腎,強筋骨,固齒,治牙齒疏活疼痛為君。用鹽醃製引藥入腎為使。

製作並不複雜,有心人可以留意一下。

第二個驗方,是取材於《黃帝內經》十三方之一:寒痺熨法,經山東中醫趙巖改良後分享的一個小驗方(摘錄自其平臺文章):

開門七件事:鹽

注意:不是冰糖!

我們先看《黃帝內經》中是如何描述的:

《靈樞經·壽妖剛柔篇》曰:黃帝曰:藥熨奈何?伯高答曰: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斤,乾薑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種,皆嚼咀,漬酒中,用綿絮一斤,細白布四丈,並內酒中,置酒馬矢熅中,封塗封,勿使洩。五日五夜,出綿絮曝幹之,幹復潰,以盡其汁。每漬必晬其日,乃出幹。幹,並用滓與綿絮,復布為復巾,長六七尺,為六七巾,則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痺所刺之處,令熱入至於病所,寒復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起步內中,無見風。每刺必熨,如此病已矣。

趙大夫把古方進行簡化,方便現代人操作,用古方中的酒、肉桂、花椒、高良薑(根據經驗,我把乾薑換成高良薑,止痛效果更佳),再加上二斤大粗鹽,放鍋裡面一起炒熱或微波爐中打熱,倒入大瓷碗中,請注意,白酒少許即可,一二十毫升足矣,其它藥物都是30克。然後用毛巾把碗口封住,用繩子在碗底把毛巾繫緊,用碗口對著腰部熱熨即可,每天大約一小時,五天一療程,效果十分理想,有些用不了5天就症狀全消。尤其是對於年青上班族腰痛,自己晚上在家即可操作,方便。

中醫和中國廚房中所說的五味:酸苦甘辛鹹。鹹也是其中重要的口味,而這個口味的產生,主要是我們所吃的鹽,看過歌劇《白毛女》嗎?為什麼在山裡的喜兒,就成了白毛女?看過《閃閃的紅星》嗎?潘冬子,帶鹽去進城,怕被搜到鹽,他是怎麼做的呢?這些都是和鹽有關的,民以食為天,鹽為五味之首。

開門七件事:鹽

潘冬子出妙計,用棉襖蘸鹽水,運輸鹽


開門七件事:鹽

歌劇《白毛女》

就寫到這裡吧,不用轉發,不用收藏,不用點贊,愛看不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