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產優質玉米栽培技術,把握每一個環節都事關重要

玉米產業的發展,以及玉米栽培技術的不斷完善,對提高玉米經濟收入、促進農業快速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推進作用。為此,不斷優化玉米栽培技術,在深耕改土,精細整地的基礎,選擇合適的播種技術與田間管理辦法,科學防治病蟲害等方面,做了詳細的介紹,以提高玉米作物種植質量,實現高產優質栽培,為後續玉米栽培種植者提供借鑑。

高產優質玉米栽培技術,把握每一個環節都事關重要

1.深耕改土,精細整地

玉米植株高大、根系發達、吸水量大,需從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分與養分,針對這一特點,應做好深耕與整地工作,為後期玉米增產豐收做好準備。因此,在土壤凍融消散後,有灌溉條件地區,應行冬灌蓄墒,促進土壤熟化,以確保土質鬆軟、細碎平整,確保養分的充分吸收。

2.施足基肥,配方施肥

在對玉米施肥過程中,應靈活控制有機肥、氮肥、磷肥、鉀肥等施加量,其中,基肥應以緩釋肥料(豬糞、肥等有機肥)與速效肥料(化肥)配合,氮肥與磷、鉀配合。一般畝施有機肥2500至3000kg,玉米配方專用肥50kg或磷酸二銨25至30kg、硫酸鉀肥15至20kg,鋅肥和硼肥各1kg。有機肥施入較多時,結合深翻撒施,使肥料能與土壤充分腐熟分解並與土壤結合,提高土壤肥力和蓄水保墒能力。

高產優質玉米栽培技術,把握每一個環節都事關重要


3.播種準備工作

3.1選擇品種

優選良種,能夠提高玉米產量,實現增產增收。選種過程中,綜合考量土壤、氣候、耕作制度等,選擇高產、抗病、抗倒伏等優良玉米品種。例如,豫玉22、大豐30、先玉335、榆單9號等。選擇玉米品種時,考量土壤情況、前茬作物等因素,兼顧抗病性。保證株行緊湊、適宜密植。玉米種大小、形狀、色澤一致,有正規包裝,標明生產日期、純度淨高、水分等相關信息。對於新型品種,試種達標後,大幅度推廣,保證玉米優質高產。

高產優質玉米栽培技術,把握每一個環節都事關重要

3.2種子處理

精選種子,把病蟲害、損傷、黴變等玉米種剔除,始終保證玉米種均勻、飽滿。科學曬種,促進種子發芽,確保長勢良好,便於更好地吸收水分、發芽、整齊出苗等。作包衣、拌種處理,對各類病蟲害問題加以規避,促進玉米種生根發芽。

3.3適時搶播

3.3.1播種時間。為防治玉米播種後出現爛根、出苗不齊的現象,應適時播種,根據當地區域性氣象影響,露地直播最早播種期以地溫穩定在10至12℃為宜,一般在每年穀雨前後(4月中下旬)開始播種,到立夏前(5月上旬)結束。

高產優質玉米栽培技術,把握每一個環節都事關重要

3.3.2嚴格控制播種量、播種深度、播種密度等各指標。其中,播種量2.5至3kg/畝。

3.4合理密植。依託密植方式,使玉米產量提升。緊湊型和半緊湊型品種的單畝保苗量分別為3500至4000株和3000至3500株。

3.5播種技術。提高播種質量是保證苗全、苗齊、苗壯的主要措施。壤土墒情好的地塊,播深以4至5cm為宜。粘土或土壤過溼時,播種宜淺,以2至3cm為好。底墒不足,沙土和沙壤土播深應增加到6至7cm。種植方式採用等行距60cm種植或寬窄行種植,即寬行70cm,窄行50cm,株距視密度而定,一般30至35cm。播種量機械精量播種畝需2kg、人工播種畝需2.5至3kg。

高產優質玉米栽培技術,把握每一個環節都事關重要

4.田間管理

4.1苗期管理

4.1.1查苗補苗。玉米出苗後3葉期,要做好查苗、補苗和施水肥的工作,肥水次數1至2次為宜。

4.1.2間苗定苗。玉米3至4葉期時,種子內部的養分已經耗盡,出現幼苗擁擠、爭光爭肥等苗荒現象,為了確保養分和水分充足,應做好間苗定苗工作,遵守間弱留強、間病留健、間小留大的原則。

4.2水肥管理

4.2.1灌溉。玉米作物的特性決定了其對水、肥需求大,不同生長時期,需求各異。依據玉米需水規律,實施灌溉工作,為玉米植株營造良好的生長髮育環境。這一過程中,杜絕大水漫灌方式,對土壤板結情況加以規避。

高產優質玉米栽培技術,把握每一個環節都事關重要

4.2.2中耕施肥管理。出苗後依據實際情況,適當補施尿素20至25kg/畝,為玉米生長髮育提供充足的養分。倘若玉米作物在苗期生長速度非常緩慢,或者,磷、鋅等微量元素缺乏,需要在玉米作物上噴施腐殖酸、磷酸二氫鉀等各類葉面肥,為玉米作為營造良好的生長髮育環境,加快其生長速度。倘若發生脫肥問題,需要在第一時間用磷酸二氫鉀、尿素等作噴施處理。其中,尿素施加量為20kg/畝。

4.3化學除草

完成玉米播種工作後,用噴藥機噴施異丙草胺+莠去津、乙草胺+莠去津等複合配劑。通過這種方式,把土壤封閉除草工作順利完成。

高產優質玉米栽培技術,把握每一個環節都事關重要

5.病蟲害防治

5.1玉米病害防治

優選輪作方式,對玉米進行種植,增施鉀肥,保證玉米具備較強的抗病害能力。種植過程中,大斑病、小斑病等均為常見玉米病害,防治方式相對比較靈活。無論採用70%代森錳鋅可溼性粉劑500倍液,還是50%百菌清500至800倍液均可,二者可交替使用,噴施頻率一週一次,連續噴施2至3次為宜。在玉米鏽病發病初期,用20%三唑酮800倍液噴霧防治,間隔5至7周。

5.2玉米蟲害防治

玉米螟、玉米蚜、地老虎等為常見蟲害,除了摘除老、病葉減少蟲源外,還可在大喇叭口期用50%辛硫磷1000倍液防治粘蟲,或在玉米穗期,用10%呲蟲啉2500倍噴霧防治蚜蟲。也可使用25%捕蝨靈等藥劑防治其它蟲害。

高產優質玉米栽培技術,把握每一個環節都事關重要

6.適期收穫、儲存

應科學準確地掌握玉米生理成熟期,當玉米果穗下部籽粒乳線消失,籽粒含水量下降到30%左右時,果穗苞葉會逐漸變白,呈乾枯鬆散狀,此時玉米產量可達到最高。可及時收割,在收割過程中,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採用人工和機械兩種收割方式。完成玉米收穫後,還要在較短時間內,依次完成晾曬、烘乾脫水工作,防止黴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