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真的崛起了吗?销量全球过半,难掩核心技术缺失

国产手机真的崛起了吗?销量全球过半,难掩核心技术缺失

安卓系统的问世,给手机制造商带来了全新发展机遇,华为、OPPO、vivo、小米、魅族等多个国产厂家纷纷进入这一市场,其中许多品牌是首次涉足手机行业。经过十年高速发展,尤其是最近五年,国产手机不仅在国内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全球市场份额也节节攀升,成主力玩家。国产手机似乎迎来了全盛时代,十多年前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国外品牌霸占国内手机市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国内市场,Canalys 的数据显示,2019 年华为以 38.5% 的份额继续稳坐头把交椅。华为之后,第 2 到第 5 名分别是:OPPO(17.8%)、vivo(17.0%)、小米(10.5%)、苹果(7.5%)。前四名均为国内厂商,合计占据了 83.8% 的市场份额。

国产手机真的崛起了吗?销量全球过半,难掩核心技术缺失

全球市场,按照 IDC 的数据,2019 年全球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手机厂商,有三家是中国厂商,分别是华为、小米和 OPPO,市场份额分别为 17.6%、9.2%、8.3%,合计为 35.1%,而三星、苹果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21.6%、13.9%,合计为 35.5%。

国产手机真的崛起了吗?销量全球过半,难掩核心技术缺失

芯片

和智能手机品牌一样,移动芯片同样经历了激烈的竞争,许多芯片厂商被淘汰出局,如今高通一家独大,随后是苹果、三星、海思和联发科。可以看到,世界三大智能手机厂商三星、华为、苹果自己研发处理器芯片的能力,三星更是拥有晶圆厂,能帮其他企业代工芯片。

国产手机品牌,除了华为使用自家海思芯片,大部分采用高通骁龙芯片,也有部分机型使用联发科芯片。最近两个月一大批「骁龙 865」手机发布,最大的主角不是手机,而是高通。如同 PC 厂商离不开英特尔,手机厂商们受制于高通,不得不缴纳高昂的专利费。海思寄托了国人的希望,肩负着华为旗舰性能保障。相对高通骁龙、苹果 A 系列处理器,麒麟处理器无论 CPU 还是 GPU,性能还有差距。不过凭借 5G 优势,这种技术差距在减小。

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芯片都采用 ARM 架构,包括苹果的 iPhone,海思同样如此。位于英国剑桥的ARM 是移动设备芯片产业的领军者,2017 年被日本软银集团收购。有人表示:如果没有 ARM 授权,用不了最新的架构,华为的旗舰将全部沦落为中端机型。

海思也不制造晶片,而是将制造业务外包给台积电。而若美国对台湾施压,阻挡台积电和海思合作,将可能打击依赖台积电生产的海思。在芯片代工领域,台积电拥有最成熟的 7nm 工艺,即将到来的 5nm也只有台积电和三星才玩得起。以中芯国际为代表的国内晶圆代工厂,近年来进步很快,但在先进制程上依然有不小差距。

这回合新机发布,无论是小米 10、OPPO Find X2 还是 vivo NEX 3S,都以「骁龙 865 + LPDDR5 + UFS 3.X」组合为卖点。这些最新技术的内存、闪存芯片,又是三星、SK 海力士、美光的主场。就像某大 V 所说:没有美国芯片专利技术,中国一台手机也造不出来。

系统

这个不用说了,除了苹果自给自足的 iOS 系统,谷歌的安卓系统完全垄断了移动操作系统。安卓系统本身是开源的,即 AOSP(Android Open-Source Project),AOSP 提供了安卓底层架构,手机厂商可以修改和定制。不过开源并不等于开放,谷歌通过各种手段牢牢控制着安卓系统。

谷歌移动服务 GMS(Google Mobile Service)并不开源,是纯商业代码,这是谷歌的核心利益所在。GMS 是安卓系统的核心服务,为谷歌应用提供底层服务。如谷歌商店、谷歌搜索、谷歌地图、Gmail 等应用,脱离了 GMS 完全不能工作,且不易找到替代品。

谷歌越来越倾向于把更多的功能和开发者接口放到 GMS 框架内,而非安卓框架。这样的结果就是开发者对谷歌的依赖越来越重,因此谷歌的开发者生态(而非安卓的开发者生态)越来越稳固,OEM厂商也完全受到 GSM 制约。谷歌有一套应用授权协议,对 OEM 厂商进行限制,并向其缴纳授权费。

谷歌还牵头成立了一个叫 OHA(Open Handset Alliance)的组织。OEM 厂商只有加入了这个组织,才能使用 GMS,且强制每台手机必须搭载 GMS。每生产一台符合 OHA 标准的手机,还需要交给谷歌一笔验证费。

去年谷歌暂停华为手机 GMS 授权,对华为海外市场造成了很大的打击。华为目前正在大力推广 HMS(Huawei Mobile Services,华为移动服务),以替代 GMS。另外华为的微内核系统「鸿蒙」,早在 8 年前就开始研发,可作为无法使用安卓系统时的后备方案。

利润

Counterpoint 对 2018 年高端手机市场进行了调研。数据显示,在全球 400 美元以上的智能手机市场中,苹果仍以 51% 份额排名第一,三星以 22% 居次,二者分别下滑 7% 和 1%,华为以 10% 排第三。

国产手机真的崛起了吗?销量全球过半,难掩核心技术缺失

尽管遭遇了出货量下滑,苹果仍获得了 2018 年全球手机市场 73% 的利润。三星为 13%,所有中国手机厂商合计 13%。剩余的 1% 利润分布在全球其他地区的 600 多个手机品牌中。

国产手机采用“机海战术”,虽然出货量大,但仍以中低端为主,单台手机利润远远低于苹果、三星。这么多国产手机厂商,利润加起来才能赶上三星,远远落后于苹果。简单的比方,苹果卖一台 iPhone,可能产生了卖 5 台国产手机的收入,并获取了卖 10 台国产手机的利润。

其他

在产品设计、研发投入、技术创新等领域,国产手机也要弱于行业龙头苹果和三星。在涉及手机无线通讯领域、系统软件等众多关键专利上,国外企业牢牢掌握着主动权。不过在 5G 时代,华为通过多年努力,表现出了反超势头,话语权已大幅提升。

国产手机真的崛起了吗?销量全球过半,难掩核心技术缺失

处理器清一色选择高通、联发科,存储离不开三星、海力士、美光,图像传感器来自索尼、三星、OV,屏幕又依赖于三星、LG、京东方、深天马,操作系统离不开谷歌,大多数国内厂商缺乏把控上游供应链的能力,在产业链上话语权少得可怜。

国产面板虽有京东方、深天马两大厂商,但是在高端 OLED 面板领域,技术积累、创新能力与三星、JDI、LGD 相比,仍有不少差距。

高管们在微博上互撕友商,却没人敢挑战三星。三星依靠上游供应商的优势地位,曾让不少下游厂商蒙受损失,HTC、小米、华为都有被三星打压的历史,不仅影响手机正常销售,盈利能力也大打折扣。

不可否认的是,在 HIFI、摄像、充电技术、3D结构光、ToF 技术、指纹识别等方面,国产手机厂商走在了前列。希望未来手机产业链各领域的厂商们,能像华为一样持续加大技术投入,在集成电路、操作系统、5G 通讯、专利创新等领域有所突破,出现更多引领行业的高科技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