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俗社與秦腔的發展

辛亥革命後,西安成立了以“輔助社會教育,啟迪民智,移風易俗”為宗旨的易俗社。

易俗社與秦腔的發展


易俗社聚集了一批文人志士和著名藝人,吸收京劇等劇種的營養,移風易俗,銳意革新,改良秦腔,在開拓事業、培育人才、創作劇本和革新舞臺面貌等方面,既保留了原有風格,又融入了新的格調,為秦腔的發展做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 西安易俗社原名“陝西伶學社”,是著名的秦腔科班,與莫斯科大劇院和英國皇家劇院被公認為“世界藝壇三大古老劇社”。1912年7月1日,由陝西同盟會會員李桐軒、孫仁玉以及王伯明、範紫東、高培之等160多名熱心戲曲改良的社會各界知名人士創建,是我國第一個集戲曲教育和演出為一體的新型藝術團體。
  • 易俗社將文化教育、戲曲訓練、演出實踐結合起來,培養了大批戲曲人才,致使秦腔唱腔從高亢激昂而趨於柔和清麗;創作和演出了許多優秀劇目,對戲曲改良起到了示範作用,對戲曲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易俗社的戲曲改良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1920年,國民政府教育部頒佈訓令,讚揚易俗社編演的劇本“命題取材,均有可取,不失改良戲劇之本旨”,並頒發“金色褒獎”。
  • 1924年魯迅來西安講學,觀看易俗社的演出後親筆題贈“古調獨談”匾額一幅,並將講學全部所得50元大洋捐贈易俗社。1929年,國民黨陝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捐資大洋百元獎勵易俗社所取得的成績。1932年,蔣介石通過陳果夫獎勵易俗社大洋一千元。
  • 易俗社的創作機構制定有劇目編寫要求,劇作家王伯明、李桐軒、孫仁玉、範紫東、高培支、盧縉青、李約祉、李儀祉、王紹猷、李幹臣、胡文卿、呂仲南、王輔丞、封至模、馮傑三、樊仰山等龐大的創作隊伍,先後創作、改編大小劇本500餘本,其中《呂四娘》、《三滴血》、《火焰駒》、《櫃中緣》等早已成為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保留劇目。

建社至今,招收培養了15期學生近千人,遍及西北各個秦腔劇團。如已故的秦腔表演藝術家劉毓中被譽為“秦腔鬚生泰斗”,王天民被譽為“西京梅蘭芳”,還有在觀眾中享有盛譽的孟遏雲、“秦腔皇后”肖若蘭等,健在的有張詠華、全巧民、伍敏中、郭葆華,還有中、青年演員如張保衛、宋百存、任炳漢、毛文德、戴春榮、惠敏利、王科學、馮永安、李淑芳、薛學慧等,他們都在各自藝術生涯中形成了獨特的風格,深受觀眾喜愛。


  • 新中國成立後,易俗社由國家接辦。1952年、1958年兩次參加在北京舉辦的全國戲曲觀摩演出。1959年,奉命進京調演,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領導人看了《三滴血》非常高興,都誇內容好、戲曲好、表演好。周總理建議此劇應該到全國演出,以配合黨的反對教條主義形而上學的思想教育。

易俗社隨即攜此劇先後到南京、無錫、蘇州、上海、杭州、廈門、福州、泉州、南昌、廣州、武漢、成都、重慶、貴陽、昆明、蘭州和銀川等地演出,頗受讚美。1961年,西安電影製片廠將該劇拍攝成戲曲藝術片。2006年5月30國務院確定易俗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西安易俗社在百年曆史進程中,創作並演出了大量優秀劇目,據2008年11月21日的《中國文化報》最新資料顯示,目前易俗社有劇本存量800餘種,1000多冊。如《三滴血》、《遊龜山》、《周仁回府》、《西安事變》、《軟玉屏》等,其中《三滴血》1960年被改編為首部秦腔電影,在當時引起轟動。

  • 西安易俗社現有《雙錦衣》、《翰墨緣》、《奪錦樓》等數十本戲及四五十個精品摺子戲。演出足跡遍佈陝、甘、寧、青、新、豫、晉、京等省市,並多次參加國家、省、市級大型演出,在西北地區享有盛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