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俗社与秦腔的发展

辛亥革命后,西安成立了以“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为宗旨的易俗社。

易俗社与秦腔的发展


易俗社聚集了一批文人志士和著名艺人,吸收京剧等剧种的营养,移风易俗,锐意革新,改良秦腔,在开拓事业、培育人才、创作剧本和革新舞台面貌等方面,既保留了原有风格,又融入了新的格调,为秦腔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


  • 西安易俗社原名“陕西伶学社”,是著名的秦腔科班,与莫斯科大剧院和英国皇家剧院被公认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1912年7月1日,由陕西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孙仁玉以及王伯明、范紫东、高培之等160多名热心戏曲改良的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创建,是我国第一个集戏曲教育和演出为一体的新型艺术团体。
  • 易俗社将文化教育、戏曲训练、演出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了大批戏曲人才,致使秦腔唱腔从高亢激昂而趋于柔和清丽;创作和演出了许多优秀剧目,对戏曲改良起到了示范作用,对戏曲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易俗社的戏曲改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192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颁布训令,赞扬易俗社编演的剧本“命题取材,均有可取,不失改良戏剧之本旨”,并颁发“金色褒奖”。
  • 1924年鲁迅来西安讲学,观看易俗社的演出后亲笔题赠“古调独谈”匾额一幅,并将讲学全部所得50元大洋捐赠易俗社。1929年,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邵力子捐资大洋百元奖励易俗社所取得的成绩。1932年,蒋介石通过陈果夫奖励易俗社大洋一千元。
  • 易俗社的创作机构制定有剧目编写要求,剧作家王伯明、李桐轩、孙仁玉、范紫东、高培支、卢缙青、李约祉、李仪祉、王绍猷、李干臣、胡文卿、吕仲南、王辅丞、封至模、冯杰三、樊仰山等庞大的创作队伍,先后创作、改编大小剧本500余本,其中《吕四娘》、《三滴血》、《火焰驹》、《柜中缘》等早已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保留剧目。

建社至今,招收培养了15期学生近千人,遍及西北各个秦腔剧团。如已故的秦腔表演艺术家刘毓中被誉为“秦腔须生泰斗”,王天民被誉为“西京梅兰芳”,还有在观众中享有盛誉的孟遏云、“秦腔皇后”肖若兰等,健在的有张咏华、全巧民、伍敏中、郭葆华,还有中、青年演员如张保卫、宋百存、任炳汉、毛文德、戴春荣、惠敏利、王科学、冯永安、李淑芳、薛学慧等,他们都在各自艺术生涯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深受观众喜爱。


  • 新中国成立后,易俗社由国家接办。1952年、1958年两次参加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戏曲观摩演出。1959年,奉命进京调演,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领导人看了《三滴血》非常高兴,都夸内容好、戏曲好、表演好。周总理建议此剧应该到全国演出,以配合党的反对教条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教育。

易俗社随即携此剧先后到南京、无锡、苏州、上海、杭州、厦门、福州、泉州、南昌、广州、武汉、成都、重庆、贵阳、昆明、兰州和银川等地演出,颇受赞美。1961年,西安电影制片厂将该剧拍摄成戏曲艺术片。2006年5月30国务院确定易俗社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易俗社在百年历史进程中,创作并演出了大量优秀剧目,据2008年11月21日的《中国文化报》最新资料显示,目前易俗社有剧本存量800余种,1000多册。如《三滴血》、《游龟山》、《周仁回府》、《西安事变》、《软玉屏》等,其中《三滴血》1960年被改编为首部秦腔电影,在当时引起轰动。

  • 西安易俗社现有《双锦衣》、《翰墨缘》、《夺锦楼》等数十本戏及四五十个精品折子戏。演出足迹遍布陕、甘、宁、青、新、豫、晋、京等省市,并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大型演出,在西北地区享有盛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