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曉曉筆記


如果顏寧教授當年當選為中科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



我認為她還會出走清華,只不過出走的時間稍緩些而已。說到底,顏寧出走清華與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是沒有必然聯繫的,許多人都說顏寧是因為沒有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而賭氣出走的,後來想想其實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一代科學家怎能因賭氣而出走呢?顏寧後來也回應了,說她去美國是因為多種原因的。


我們可以想想,一箇中科院院士的頭銜難道就是這些科學家們的追求嗎?顯然並不是,我們中國有許多著名的做出過許多傑出貢獻的科學家也都不是中科院院士,比如被稱為中國水稻之父的袁隆平和獲得諾貝爾獎的屠呦呦等人。他們真正搞科研的,是不在乎那些頭銜的,他們渴望的只有公平公正的科研環境。

顏寧去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當選為了終身教授,並且還被入選為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這個消息足以證明美國科學界對顏寧的學術和科研的認可。作為一箇中國人,她是我們的驕傲,因為她不僅得到了自己國家的認可,也得到了世界的認可。顏寧作出去往美國這個決定想必也是有她自己的原因的,我們也不必過多揣測了。不過我們國家沒能留住這樣的人才,也確實是一個損失。



不管怎樣,顏寧都是在為科學界做貢獻,我們也應感到高興!另外,我們還要思考,如何才能留住這些人才以防外流呢?


阿菜科普


 顏寧教授當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她還會出走清華嗎?----這樣的問題,對於一個沒有親自經歷的人來講,其實說不上會與不會,顏寧的個人選擇,要尊重和理解。提升不到那麼嚴重的程度,不管怎麼說,顏寧還是我們中國人,骨子裡面還是會多一些親切感的!

 我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論資排輩的國情

 中國的傳統文化發展到現在,論資排輩是一直存在的,不管你多麼才華橫溢,技藝高超,這一點肯定是不可能改變,也不會改變的,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遺產,潛移默化的精神境界了,同樣的領域,大家的付出都差不多,升誰不升誰,拿什麼做考量?說是說綜合素質,到最後論資排輩還不是佔一大塊,你是誰的門徒,什麼貢獻,得到過誰誰的的褒獎,是什麼派系等等。。這些東西你擺脫不了,也沒有辦法去擺脫,何必呢,這是她離開的原因之一。

以退為進的心境

 顏寧對於整個七零後來講,雖說不是頂峰人物,佼佼者那是一定的,在這種當選和不當選的環境中,想她也不可能做到獨佔其身,想做什麼事情,就是自己心裡不這麼想,不在乎。身邊的環境因素也會打擾到她的科研成果。在這樣的情況,我們中國人常講,離開這種是非圈,退一步海闊天空。這點是符合當時最佳精神狀態和條件的,顏寧的退就是為了以後的進,這種退是對她自己的一種保護和重新調整的最佳狀態。

勇攀高峰的恆心

說出走其實都是一種負氣話,清華在我們國人眼裡是一流大學,可放在世界,和頂尖大學應該說還差那麼一段距離,建立也不過百年吧!(我沒有看不上清華的意思)清華大學一手培養的高尖端人才,會虧待她嗎?那顏寧為什麼要離開呢,因為她的能力和成就已經達到了這樣的水平。並且她還在努力學習和成長中。有這樣恆心的人,會被一箇中科院的院士頭銜給絆住了,我想那絕對不會呀,她所要做的事情,是造福全人類,推動世界的發展盡一份力!當選了,反而是一種負擔,套住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顏寧的能力和業務水平在國內應該說是佼佼者了,那麼放在國外呢,這要競爭才知道,顏寧通過自己的業務能力當選美國科學院士,這說明金子在哪都是會發光。國內對科學研究的經費、培訓人才計劃還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而美國又是一個實用主義國家,沒有那麼多規矩,反正你有能力,我就給你平臺,顏寧完全可以通過這一個平臺,培訓出更多的“王寧”“劉寧”“張寧”出來,到時候為國家民族多培養些人才出來,這樣不也是在貢獻。當年愛因斯坦是徳國土生土長著名的科學家,受到德國科學界高度尊敬和重視,後來離開德國移民美國,可見優秀人才在哪裡都可以受到優待。想留住科學家、學者、傑出專家等,他們也會選擇你,最優秀的人才一定會去最優秀的國家,如果當年給顏寧當選中科院院士,她也會出走清華的,這是由品質與信仰所決定,我們都要尊重她的選擇。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不能不切實際的上項目

科學院院士王貽芳為主的一大批中國科學家提議修建大型高能粒子對撞機,對於不懂科學的國人來說,這是一件好事呀,因為這件事情如果搞成了,又可以填補我國科學領域的一項空白。但楊振寧教授提出認為現在做出這一舉措是一件時機不當的事,建造高能粒子對撞機,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小事。這需要數十年的不斷研究以及上千億元資金的投入,在相關科研領域並未取得突破性成果的當下,耗費如此巨大的資金卻不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結果,無疑性價比不高。老先生的意思是錢要花在刀刃上,現在的中國在很多方面都需要資金,例如教育,環保等方面。同時美國的粒子對撞試驗的失敗收場,也證明了老先生這一英明決定。這只是一方面的,另外一方面可能是老先生一直想說又不會說出來的東西,能粒子對撞機,在前期使用和配裝中,需要大量的科學技術人員,這方面我們根本就缺乏,東西建出來誰來操作和使用呀!我們是不是要先培養這方面的人才呀。顏寧雖然在結構生物學中膜蛋白的結構與功能研究,2014年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三 維晶體結構,2015年進一步獲得了具備更多構象的GLUT3結合底物和抑制劑的超高分辨率結構,葡萄糖跨膜轉運這一基本細胞過程的分子基礎。離子通道結構生物學領域,解析了電壓門控鈉離子通道的晶體結構,最新冷凍電鏡技術獲得了最大鈣離子通RyR1的高分辨率結構、跨膜轉運蛋白的結構生物學研究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等等這些成就,最後如果要付諸於行動,國家是不是準備好了呢?

畢竟我國的人才出走國外的太多太多了。但是在顏寧看來,學術研究不分國界,她希望自己在學術研究上能夠有所突破,換一個新的環境也許會有更大的收穫。


程俊談教育


不要這麼說好麼,對於一個真正的科學家來說,最重要的並不是名利,也不是什麼錢,他需要的是一個可以為他的科研提供高級的設備和高級的團隊的平臺啊,顏寧在美國的實驗室是世界頂級的,這樣的話可以讓他更有利於開展研究,對於科學家個人來說這是正確的,而且不要拿錢學森爺爺等來做比較,年代不同,我不否認他們的赤子之心,可是你也不能說顏寧這樣就是不愛國的表現。


KYLIN極海聽雷


不出國也沒啥,就是一直沒有經費,一直研究不能開展研究,服從組織,幫別人研究唄,世界也沒它的成果而已,忍一忍,服從組織嘛,搞什麼個人英雄主義嘛!當個普通人不好嗎?在剩下的歲月里老死在崗位上,默默無聞的踏實工作,領導最喜歡啦!當個有人養的廢人多好啊!哈哈哈哈哈哈!


還哦還i


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不為名不為利,追求自已的事業是他的生命,在他們看來一切都是小事,唯有科學研究事業才是首要。哪裡有利於他的科研,他們就到哪去,顏寧也不例外。顏寧是中國人,骨子裡永遠愛自己的祖國,大災大難時,你會看到顏寧倒向哪一邊。


漫步火星372


我覺得有些人才被挖走,不見得都是背叛祖國,不見得全是衝著經濟待遇。當然,也不否認他們可能缺少了像“錢學森”那一代老科學家高風亮節的愛國情操。可是,中國目前的用人制度確實存在一些弊端:評聘講論資排輩(現已在不斷改進,但“任重道遠”),文章看等級篇數(造成學術上的弄虛作假)。如果能引進西方國家的先進用人制度又結合中國實際情況,取長補短,留住我國優秀人才就好了。


隱隱迢迢


顏寧出走,對論資排輩的抗爭,自我檢討,這個頑疾真要改。改是為留住自己人才,對有報效祖國的人留個立足空間,對象類似人才,產生號召力。

顏寧,作為中國人也應有所忍奈,人生總會有不順心的地方,由著性子來,會傷愛你的人民,會傷愛你的祖國。從家國情懷講,國家培養你,你成才了,不要你國家,你跑了,只能欲留不能,眼巴巴看你遠去……心中的無奈……知道嗎?


四老闆39


想出走的人你就是給他的職稱在高也還是會出走,志在中國的就是外國再好也會回國為中國效力。如錢學森、錢三強,華羅庚等老一輩科學家。


京東一漂


太過在意名利的科學家,不要也罷。為顏寧叫屈完全沒必要,真相可能完全和我們想象的相反。不過能成大材者,逆境求存是必休課,不然成名必將德不配位,位,難以善終。


奮勁一海


請忘了這個人吧,別老是提起來給人添賭,一個沒有愛國心的人才有什麼值得提,人家再是天才也是為美國服務的,不是來造福國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