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管理岗过渡成为公务员的概率大吗?

老秘写作


事业单位管理岗直接过渡成为公务员,理论上有可能,但是受机构改革因素影响,最终取决于编制数量、职位数量。

一种情况,改革的方式直接划转。新一轮机构改革的背景下,要求行政类事业单位全面撤销,行政审批职能全部划转到行政机关承担。行政类事业单位,按其承担的行政审批职能的多少,通过改革,将所有的行政职能划转到行政机关承担后,根据承担职能的多少,撤销原有的事业机构,将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划转、整合到其他事业单位,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的原则,过渡成为公务员。这里有个例子,海南省机构改革中新组建了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此前,海南省粮食局只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而改革之后,粮食局将变身为行政机关,强化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行政职能,人员编制也就转为公务员了。

第二种情况,换届的方式直接提拔。2017年换届的时候,我们这里有政策,三类乡镇人员可以直接任行政副科。一是事业编干部,二是大学生村官,三是优秀村干部,但是员额比较少,要经过考试并报市委组织部审批备案。这种情况,五年才有一次机会。

第三种情况,转任的方式直接安排。我们本地的政策是在事业编制科级实职岗位满一年,不超过40周岁(最新政策延后到45周岁),大专以上学历,身体健康就可以转任到公务员实职科级岗位。但,同样要报请市委组织部审批备案。因为机构职数数量锐减,这条路基本上是独木桥。

第四种情况,考试的方式转换身份。有的地区,为了集中解决目前混编混岗情况,由省委统一安排专门考试,符合一定条件的,可以通过考试直接转换岗位。这里有个例子,辽宁省为扎实推进乡镇、县(市、区) (不含街道办事处、管理区等,下同)事业单位改革,有效解决机关缺员问题,经省委研究决定,采取调任、考试录用相结合的方式,择优选拔公益性事业单位(不含学校、医院,下同)工作人员充实机关公务员队伍。


上书房行走


在现行的背景下,基本是没有可能的了,而各项规定是越来越严格,事业单位和公务员被严格区分开来。所以事业单位过渡成为公务员的概率很小,很小!



我身边就有一个朋友,他是属于事业单位,然后被借调到政府办公室做秘书,我以前还以为他将来可以转公务员,但是至今仍然是属于事业单位,而且还特别忙,经常需要加班,就算这样也没法过渡成公务员。


事业单位要转变为公务员现在几乎只能是重新参加公考,比如国考和省考以及地方招考,其他方式概率都很小。我遇到的很多比如银行里面的、国企里面的人考公务员。这几年银行营收能力减弱,运行压力较大,国企也是一样的,烟草行业不是很清楚(我也有烟草系统里面的同学,但是很少听说过辞职考公的)。去年很多在银行系统的转而考公务员的比较多,去年银行推行ETC,每个职员都有指标,指标与业绩挂钩,影响收入,所以有一些就转向考公务员了。



一般来说事业单位考公务员的单位都是同意的,只要你能考上,基本都会放行的。而且一边上班,一边备考公务员,过了面试环节基本就可以辞职了,还是很安全的。


道无至尽


前两天刚答过类似的问题,在这里再次重新一下观点: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过渡为公务员的可能性不大,不大,不大!

事业编制人员想不参加考试直接转公务员,目前只有三种方式可以实现:

第一,提拔。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比如在管理九级或者专技十二级、十一级岗位上任满4年以上,有乡镇工作履历,符合学历、年龄要求,可以通过换届选举的方式直接提拔为乡镇副职置换为行政编制即公务员。这在县区比较普遍,几乎每次换届各地都会拿出一定比例的名额面对基层事业单位人员选举提拔。

第二,调任。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在职在编人员可以通过调任的方式进入行政机关担任领导职务置换为公务员。管理岗的调任资格一般要求为:1、在事业单位取得副科以上职务,即管理八级以上,且任满两年;2、年龄在45周岁以下,这是新版公务员调任规定调整后的调任年龄上限;3、有接收单位,接收单位有空编。除此之外要有一个关键条件,必须有领导助力,否则再好的条件也调不了。

第三,公选。2012年前,机关事业单位公开选拔风靡一时,符合条件的事业在编人员只要通过公选,即可转岗到相应的行政岗位上任职,担任领导职务。这两年,公选基本上已经停止,但各地仍会以引进人才等方式开展一些类似于公选的干部选拔,吸纳部分企事业单位人员进入行政机关。

当前正在进行事业单位机构改革,部分事业单位可能被并入行政机关,或转为参公单位,有的人就以为事业编有机会转公务员了,其实不然。机关事业单位目前实行的是编制限额管理,机构改革可能会撤并整合部分单位,原则上不允许增加编制,确需增加的只能在总盘内调剂。因此实际上机关单位现在仍普遍缺编,根本拿不出那么多编制用来置换,事业单位转隶后,只能按照“编随事走、人随编走“原则随职能划转,保留原有身份不变,暂时混编混岗使用。事业编想通过改革方式直接过渡转公务员,一个字:难!


80后小公


这个不是概率的问题,而是有哪几种途径可以转为公务员身份。

一、管理岗八级两年后可调任为公务员。

事业单位管理岗要想过渡成为公务员,可以通过先提拔成为事业副科,也就是管理岗八级,两年以后再调任为公务员,这种情况在乡镇、县区经常存在。

事业副科在事业单位比较经常出现,但是他们不属于单位的班子成员,所享受的工资待遇与行政副科工资待遇差不多,也有车补,但是编制还是属于事业编。

二、参加公务员考试。

事业编工作人员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来转变身份。对于一些有理想,学习能力强的年轻事业编工作人员来说,可以通过参加公务员考试转变身份。

我一个朋友在乡镇政府工作了6年,他是事业编身份,前年参加公务员考试,成功的转变了身份,去年恰好赶上他们乡镇届中调整,他就成功地提拔成了副镇长,实现了职务的提升,而他今年才32岁,可以说前途一片光明。

三、由事业编管理岗提拔为副科级领导。

除了以上所说的这两种途径,还可以由事业编管理岗直接提拔成为行政的副科级领导,只不过这一步跨度更大一些,需要更强的助力才能实现。

2016年换届的时候,朋友所在的乡镇政府党政办主任当时就是事业管理岗九级,由于他与党委书记的关系比较好,而且党委书记也积极帮助他到县委组织部协调,可以说起到了很强大的推力,直接由事业编管理九级提拔为副镇长,实现了身份和职务的双跨越。

总之,随着干部提拔渠道的拓宽,事业编干部的天花板也在逐渐打破,上升的渠道越来越多,只要你能够把握住机会,就可以达到自己想要的位置。

欢迎从评论区发表你的观点。

作者:体制内公开课,用工匠精神专注分享体制内生存底层套路。


体制内公开课


管理八级以上岗位可以调任,但对绝大多数一般职员来说,转为公务员的概率不大。

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转为公务员有三种途径,一是参加公务员考试,二是走公务员调任,三是参加乡镇换届选举。

01.对于第一种公务员考试途径来说,事业编考公务员和其他社会人员一样,都需要参加各级统一组织的公务员考试,但这种途径有年龄限制,一般要求35周岁以下,并且公务员考试竞争也比较激烈,这对于上了三十多岁的事业编人员来说不是很占优势。

02.对于第二种公务员调任途径来说,管理岗位想要成为公务员,需要至少在管理八级以上岗位任职,然后调任到公务员副科级领导岗位上,就可以转成公务员。调任规定最早是2008年出台的,职级并行政策出来后,去年又对政策进行了修订。根据最新的调任规定,调任的年龄限制放开了很多,以前调任科级职务的一律不得超过40周岁,而修订以后,将调任科级领导职务的年龄提升到了45周岁和50周岁,可以说是大大增加了基层事业管理人员调任公务员的机会。

03.对于第三种参加乡镇换届选举途径来说,这种方式一是机会太少,二是必须是乡镇上的事业编才能调任。因为乡镇换届五年一次,谁能等几个五年呢,这次没赶上估计下次也就没有机会了,并且,乡镇换届要求的候选人必须得是乡镇上的干部,所以其他县直事业编想要参加换届选举,就必须要先把编制调动到乡镇上才行,而调动工作估计比提拔还要难吧。

总之,事业管理岗位转成公务员的方式不少,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这种机会的。

欢迎关注中省直遴选,有问题欢迎关注交流。


中省直遴选


事业单位到公务员不是不可能,但是过渡的话是不可能了。

事业单位到行政编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办法。

1,当然就是公务员考试。

从2015年开始,国考省考已经关闭了在职公务员再考公务员的大门,但是在职事业编可以继续考,也是最可行的途径。

2,岗位变动。

比如你从科员一步步提拔到某个行政单位的副局(副科级),因为你这个岗位必须是行政的,所以你的编制也就成了行政编,不过理论上是这样,实际上如果你是事业编把你提拔副科的概率仅仅比你中彩票的概率大。

3,单位性质转变。

这种就是可遇不可求了,事业单位因为社会需要转成行政单位,全员的编制也就发生了变化。

4,各显神通的了。

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办法,有的业绩确实突出,有的不方便说的,但是运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如果想着事业编一直上班一步步按部就班走,那么转成行政编是不可能的了。

不过题主说的比较难晋升,应该是在乡镇政府吧,其实走了事业编就不要想晋升了,直接提管理级别好了。


渡船的渔夫


确实挺难的。但身边确实也有不少朋友做到过。不扯长篇大论,直接谈方法,简而言之就两种:1.靠别人——如果有愿意帮你忙的大领导,等你级别到了副科可以转任或者调任公务员,成为事业单位里的行政编公务员。这种方法较难!2.靠自己——通常来说事业单位的工作相对来说会比较闲,我有很多朋友就是利用事业单位闲暇的时间在职准备公务员考试,考上后直接转公务员。这种方法相对上种来说简单!


杰一克拉


事业单位人员过渡为公务员,很难。从县市级这个层面讲,也就两个途径:一是提拔到副科级职务以后,年龄、学历、资历都符合条件,可以调任,不过,比例少之又少,没有相当的理由,相当级别人的关照,机会微乎其微。二是瞅合适的机会,如乡镇换届,年龄、结构、学历等方面的结构要求比较严格,为了调整相关的干部比例,到乡镇担任委员、副镇长等,有可能转任公务员。当然了,也可以参加各级的公务员考试。别的渠道,在基层基本没有。

实际上,无论是公务员,事业编,都是过五关斩六将得来的,就现在就业形势来讲,都是很不错的选择。起码收入有保障,各方面也比较稳定。除了工资有点差距以外,别的没有啥区别。放平心态,随遇而安。况且,事业编的同志可以考职称。如果有职称的话,收入也可能比公务员高。

当然,人的追求不一样。有好的出路,为什么不去追求呢?愿心想事成!



闲情吐语


在目前的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员想要过渡为公务员,可以说不可能,先说说原因:

1、现在的公务员都是考试招录制度,也就是常说的“逢进必考”制度,这个是公务员法所规定的,基本上不可能改变,包括在这次疫情期间,给予转正的都是事业编制。

2、你所说的“过渡”,那是很早以前的政策了,也是公务员、事业单位刚开始改革的时候,那会毕业都是包分配的,大家的身份是干部(统一称呼),然后开始改革,这段时间,是可以过渡的。在现行的背景下,个人也经历过好几次事业单位改革,包括职能划转、单位合并、单位划转只能以后,注销事业单位等,都没有听说过、见过哪个人因此而改变身份。

那么,是不是事业岗位不能转化为公务员,也不全是,还是有一些渠道的(考试不讨论),包括:

1、在乡镇进行任职的时候,如果你是管理九级,且在乡镇任股长(县直单位的内设股室负责人也可以),通过乡镇的人大选举,可以过渡为公务员,这个算是难度最低的了。

2、如果你在事业单位干到副处级职务(管理六级),这个时候公务员的身份束缚已经很小了,因为副处级干部是可以进行交叉任职流动,只要你到行政部门去任职,自然就会给你进行公务员登记。(一般事业编制副处,有机会都会去区县,也是选举路线,正处更简单)。

3、还有一个就比较难了,比如你立功了,这个时候有可能也会给你进行转编(比如疫情期间的辅警,不过也没说是公务员登记还是事业编制),是有这种规定的,至于执行的情况,就不清楚了。

总之,有机会还是选择考试比较实在,性价比也高,也更容易实现。


贫困山区的亮光


事业编在工作单位晋升成为副科级。根据组织部干部科最新的政策解读,事业编晋升渠道相比原来拓宽了许多,慕客所在的单位在2016年和2019年有两次大规模提拔,分别提拔了2名和3名事业编制人员,相对原来的5年提拔一名无疑概率成倍的增加了。所以事业编制人员要想晋升,这是最常见和最直接的方法,但是这种晋升条件要求比较严格,首先是年龄要求,其次是职务要求,具体不再详述。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提拔后仍然是事业编副科级领导身份。

副科级进入领导班子。这一步是在完成副科级晋升的前提下,一旦成为“领导班子”成员,相应的身份就要进行转变成为行政编制,也就是公务员。

面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竞聘。慕客这两天没有回答问题,是因为参加了所在地经济开发区岗位竞聘,这种竞聘主要是由于工业园区或者经济开发区等类似机构进行设立、调整、改革,面向本区域内行政事业单位符合要求人员公开招聘的,没有笔试程序,直接进行面试。慕客参加的这次,要求年龄40岁以下、职务中层满两年、根据岗位要求专业对口等条件,慕客所在单位6个人申请,仅仅只有一人通过审核。相对比第一种晋升渠道,只要符合条件,最大的优势就是竞争人员较少,一个岗位不会超过6隔热膜,3人4人的居多,但是相对应的对手也很优秀。

合同期外报考。慕客属于基层事业编制人员,所以一入职就要签订5年的基层服务合同,因此在合同期限内,不能报考公务员岗位。然而慕客很多同事,在渡过五年的服务期后,就会准备并参加公务员考试,甚至直接报考国考。毕竟相对比刚毕业的大学生而言,有着机关单位工作经验的人,无论在文笔或者工作经验等等方面,都存在一定优势。

综上所述,事业编制直接过渡到公务员概率极小,除非有着重大的突出表现和立功的可能会。但是只要条件允许,而工作成绩突出,通过提拔过渡的方式还是可能性比较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